APP下载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探讨

2020-03-12周兵兵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3期
关键词:排水管道施工单位施工人员

刘 微,周兵兵

(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00)

1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理论概述

1.1 排水管道的施工特点

与其他工程相比,排水管道项目工期较短、施工难度较高,因此施工单位要有效管理施工现场,降低施工行为对周围居民造成的不利影响。施工方要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并优化各类资源配置,保障工程质量。由于排水管道占地面积较大且管线复杂,因此施工单位要全面考虑供暖、供气管道的局部情况,与其他部门协调工作,避免排水管道施工影响其他基础设施。

1.2 排水管道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

在项目建设之前,施工单位要按照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尽可能优化施工流程,了解现场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并结合ISO9001的相关标准,做好工程管理工作。

首先,施工单位要以合同为首要标准,根据合同中的具体要求明确工程重难点,积极根据现场施工变化情况调整。在前期的计划编制阶段,要安排技术人员全方位勘测环境,做好合同拟定和技术调查工作。同时,施工单位要以项目管理思维开展科学的统筹工作。项目负责人要从全局出发,合理调配各项资源,构建和谐稳定的施工合作环境,保障各类主体能够通过信息平台进行工作交流,并充分调动各部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加快施工速度。另外,施工单位要注重对施工人员的管理。由于排水管道工程周期较长,若作业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且无法及时解决,就可能会影响后续工作,因此要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全面管理工期、成本、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存在的问题,并利用科学的监管、检测方式验收项目。

1.3 排水管道的施工管理方法

(1)技术指导法。市政工程的施工单位要利用技术指导法在施工前期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完善任务框架设计,组织行业专家进行技术研讨,明确项目施工的各类指标,并从技术层面细化施工管理内容,保障项目顺利开展。

(2)实验法。施工单位要利用实验法对各类设备和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及时发现并更换损坏的仪器设备或材料。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要通过实验方法对材料进行检测,保障项目施工所用的材料达到质量标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另外,施工单位还应抽查各类施工环节,尤其是在验收和监督过程中,要保证各工程部分能有效衔接,提升排水工程的建设水平。

(3)多部门监管法。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要组织多个部门共同开展质量监督和管理,以最大程度满足项目建设的质量标准要求。参与方包括政府质检部门、业主、建设方等。要通过多部门监管法,避免徇私舞弊等问题的发生,保障项目施工的规范性与标准性。

2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预埋深度不足

施工单位在设计排水管道覆土深度时,需根据土壤冰冻深度和道路的荷载能力等因素进行数值计算。通常情况下,埋管最小覆土深度要大于土壤冰冻线以下的0.15m。而在实际施工时,一些施工单位在完成垫层、水稳层、路基施工之后再反挖沟槽,导致排水管道深度不足,影响了项目建设质量。这主要是因为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擅自缩小了开挖深度,导致回填材料用量不足,同时受道路两边原有管道设施的影响,难以保证排水管道预埋深度达标。如果排水管道埋设过浅,管道会受路面车辆通行的影响,进而出现管道破裂等问题。

2.2 管道堵塞

对于排水管道工程,管道堵塞问题较为普遍。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施工原则开展管道施工,以及部分施工单位的工人职业素养较低,在开展现场施工的过程中根据主观经验进行相应的业务操作,导致管道存在大量杂质,再加上水流的冲击也会使管道交叉位置出现堵塞,管道的排水性能大幅度降低。另外,如果排水管道在设计阶段存在误差,管道取值过大,也会使大量的颗粒杂质沉淀在管道内,影响管道的排污作业情况,久而久之,管道杂质越积越多,最终会形成堵塞问题。

2.3 管道基础施工不规范

由于管基和管座工程隐蔽在管道之下,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引发管道泄漏等问题,因此存在质量问题也很难被及时发现。管道基础施工中可能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些施工单位在管道基础建设的过程中存在技术问题,导致管道出现不均匀下沉情况,容易造成管道接口变形;如果管道出现缺口或者基础不牢固,会出现空洞等问题,进而损坏路基;一些管道工程管座质量不达标,导致荷载能力较低,会引发断裂和位移等问题。

2.4 没有科学安装防倒水系统

由于市政工程的排水系统与市民的供水系统相连,因此施工单位要妥善设计分流工作,保障每户居民正常的生活用水供给。施工单位在进行排水系统设计时,要在市民供水系统和给排水系统连接的地方安装倒流阀,避免在供水过程中出现水流倒流等问题。如果没有科学安装水流倒流防止阀,就会导致水在管道中由压力高的一侧流向压力低的一侧,造成水表倒转的问题。同时,水逆流也会给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3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有效完善途径

3.1 强化质量管理意识

为了切实提升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在施工前对不同建筑的给排水设施进行现场勘测,保证排水工程投入使用之后不会对其他管道设施造成不利影响。而且,施工单位要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在施工之前对施工团队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法律意识,使施工人员能按照项目质量管理标准规范开展管道施工作业。

3.2 科学设计管道埋设深度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要加强对管道埋设深度的控制,避免深度过浅影响路面质量。同时,施工单位要组织专家对施工区域的地形地貌、水文活动和原有管道布置情况进行勘测,编制科学的排水管道施工方案,并进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保证埋入的管道深度符合项目质量标准。另外,施工单位在开展管道埋入作业时,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减少回填材料,应要求施工人员反复验证实际埋设深度,从源头上解决排水管道的质量问题。

3.3 防止管道堵塞与渗水

排水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要对项目进行深入的技术研讨,严格把控排水管道型号、管径、安装技术等内容,在安装过程中及时清理管道中积累的杂质,并采用多项实验核查管道基础施工强度。施工单位要组织施工人员到现场检测材料质量性能,保障管道施工材料均符合国家质量验证标准,且管道内部和外部无裂缝、磨损等问题,从而有效避免管道渗水情况的发生。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要组织施工人员有效清理接口缝隙,清除管道交叉位置堆积的颗粒杂质。如果管道之间用水泥填充,应提前用清水对接口位置进行预湿处理;如果填充材料选为油性材料,则需要对接口位置进行预干处理,从而提升排水管道的防渗漏性能。

3.4 完善管道铺设施工

在完成管道开挖作业之后,需要对整个沟槽进行夯实作业。施工单位要做好该阶段的准备工作,对各类材料和设备进行检测,保障施工材料规格、参数、质量、强度达标,外观无破损和缺口。施工人员要对管道材料轻拿轻放,避免在取放和运输时造成材料的破损。在完成管道铺设施工之后,还要对照施工方案调整位置和高度,并注意管道口的密封程度,选择合适的材料填抹缝隙,用橡胶圈封口。施工单位要在完成管道排水作业之后再开展下一部分的管道施工,避免积水浸泡管道材料,保障管道材料的使用寿命。

3.5 完善管材预制和切割操作

排水工程使用的管道材料要经过相应的预制和切割处理才能投入项目施工,施工单位要检测管材、规格、壁厚、材质等,并在切割过程中有效清除管道表面的氧化物,在下料处留出10cm的富余量,便于后期的管道安装。在选择排水管类型时,施工人员要了解钢塑复合管、PEX给水管、PPR水管等常见管材的特点,用螺纹等固定管道,科学控制管道弯曲程度,并做好管道的加热连接处理。

3.6 开展排水管的闭水实验

闭水实验能够有效发现并解决管道施工存在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要通过相应的闭水实验了解管道功能是否达标。首先,检测管道外观,确保管道内无漏水、积水、含土、预留口堵塞等问题。其次,施工人员要按照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进行管道检测,尽可能节约水资源,按照分段试验的原则,逐步排查管道系统存在的质量问题。

3.7 加强巡视监督工作

由于市政工程排水管道环节较多,工序复杂,如果在管道安装之后发现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项目整体的质量并延长工期,经济损失较大。因此,施工单位要增加巡视频次,合理安排质量监管人员的巡视任务,及时制止错误的施工方法,减少返工情况。同时,组织有经验的项目管理人员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制定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巡查、旁站等方式从源头上消除施工质量问题。

4 结束语

排水管道是市政工程的重要内容,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质量管理,有效控制管道埋设深度、材料、规格等,并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按照项目建设标准规范现场施工行为,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提升排水管道的施工水平,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可靠的保障。

猜你喜欢

排水管道施工单位施工人员
探讨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中质量控制
探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加强措施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给排水管道试压技术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关于火电厂焊接生产的安全技术研究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