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手机APP为媒介的协同干预模式对PCI术后老年患者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0-03-12司小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服药媒介依从性

司小丽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一病区 458030

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腔痉挛、狭窄、阻塞,心肌缺氧、缺血、坏死进而引发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其治疗方案之一,经心脏冠脉置入支架,疏通、扩张阻塞或狭窄冠状动脉,改善心脏缺氧、缺血症状,但PCI治疗只是治疗的开端,后期还要行长期、专业的康复管理。本文选取我院心内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101例PCI术后患者,应用以手机APP为媒介的协同干预模式,旨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服药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101例PCI术后患者,采用掷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2.85±10.28);置入支架1~5枚,平均(2.15±1.20)枚。观察组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55~70岁,平均年龄(62.05±11.08);置入支架1~5枚,平均(2.10±1.25)枚。纳入标准:经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确诊为冠心病[1];均行PCI手术治疗;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意识障碍;视听障碍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于出院后定时复查、常规回访等。观察组行手机APP为媒介的协同干预模式:(1)组建PCI协同干预小组,干预部主任负责实施、协调,主管医生对患者咨询答疑解惑,护士长创建微信群,安排医务人员每日发布公告,指导APP使用。(2)护士长与主管人员指导患者、家属下载“同心管家”APP,注册、绑定等,于注册成功后,APP对患者提供针对性康复指导,每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如患者术后饮食、用药目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心理疏导,对“阅读”不便者提供朗读功能;并适时发送健康保健知识,冠心病的治疗、动脉支架、术后药物成分、戒烟戒酒、急救措施;同时附录患者用药时间、复查时间、化验结果、代表意义。(3)一名组员于微信群内每日负责交流互动、答疑解惑,提醒患者阅读每日推送内容,如若患者长时间未于群聊内出现,主动了解其原因。

1.3 评价指标 (1)于患者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应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2]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此量表共4个问题组成,分4级评分,分值越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越高。(2)依据参考文献、采集我科医生意见及患者反馈自行设计冠心病及PCI术后认知评价表,并反复修订,满分100,分值越高,患者疾病认知越高。(3)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我国焦虑、抑郁评定标准值为50分、53分,当SAS≥50、SDS≥53分表示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状态。

2 结果

2.1 服药依从性、疾病认知 对照组服药依从性、疾病认知评分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疾病认知评分对比分)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t=4.797 9,11.386 9,▲P<0.05。

2.2 SAS、SDS 对照组SAS、SDS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分)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t=2.183 6、1.223 7,▲P<0.05。

3 讨论

移动医疗是电子医疗组成的一部分,WHO将其解释为: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行医疗、健康管理[3]。PCI术后虽可解除患者病变,但因致病因素依旧存在,术后仍有复发风险,以手机APP为媒介的协同干预模式打破传统空间、时间限制,满足患者对于术后康复知识需求,为与医护患交流提供交流平台与获取知识的渠道,有效发挥医疗资源作用,缓解紧张的人力资源问题,对PCI术后预防有重要意义[4]。

本文探讨了以手机APP为媒介的协同干预模式对PCI术后老年患者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组服药依从性、疾病认知评分低于观察组,SAS、SDS评分高于观察组,结果与王斌等人[5]研究一致。于微信群内交流互动、答疑解惑、提醒监督患者,使其养成良好微信阅读情况,借助APP移动医疗平台,患者与家属全面了解冠心病诊治、康复进程等问题,并对冠心病常识、自救方法、心理、药物问题熟悉掌握,生动灵活的教育方式、对此反复评估指导、系统性的管理知识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患者PIC术后为减少、预防支架狭窄、血栓等问题,必须联合、长期用药,强调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栓药物需服用达1年,阿司匹林更是需常年服用,但个别患者因术后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自我感觉良好,擅自改药或停药。以手机APP为媒介,患者与家属了解药物治疗原则、合理科学用药及用药误区,认识到规律服用药物的必要性,组员通过微信群给予患者提醒与鼓励,较大程度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患者于PCI术后因支架脱落、支架狭窄、经济负担等问题易产生各种情绪障碍,喜怒易伤心,心理障碍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密切关联,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并不利于患者疾病转归。因此,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患者充分阅读APP推送知识与康复手册,获得较高疾病认知水平,微信群内护患、患患之间相互交流,理解支持、答疑解惑,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缓解其情绪障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部分患者表示习惯面对面交流,对此仍需时间适应;微信群内需值班人员长期维护解答,占用医务人员休息时间;若患者出现疾病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以免加重病情。

综上所述,以手机APP为媒介的协同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PCI术后老年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及服药依从性。

猜你喜欢

服药媒介依从性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服药先分阴阳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