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的应用观察

2020-03-12胡丽莉王珊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5期
关键词:针对性常规目标

胡丽莉 王珊玉

湖北省中医院外科,湖北省武汉市 430061

近年来,随着冠心病患病人数日益增长,行冠状动脉搭桥(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人数也呈逐年上升态势,但由于手术创伤大、术中失血量多、并发症发生率高等因素,患者术后极易产生焦躁、担忧等不同心理应激,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不良情绪是造成患者术后二次入院、再发心脏不良事件,甚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1]。因此加强术后护理服务与管理,对CABG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是以目标策略为理论指导,可进一步明确护理目标,提高护理质量及效果[2]。基于此,本文选取76例CABG患者,探究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CABG患者7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针对组(n=38)与常规组(n=38)。针对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49.68±5.02)岁;病变程度:10例单支病变,21例双支病变,7例三支病变;常规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36~66岁,平均年龄(50.05±4.87)岁;病变程度:9例单支病变,22例双支病变,7例三支病变。2组年龄、病变程度、性别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符合CABG术指征者;(2)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证者;合并肝、肾、脑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存在明显出血倾向或凝血机制障碍者;合并自身免疫系统或血液系统疾病者;存在严重意识不清、沟通障碍或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2组均行CABG术治疗,并配合相应护理服务。

1.3.1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行血常规、生化检查等术前准备;全面掌握患者病情进展;疾病知识宣教;加强病房环境管理;指导饮食、康复、用药等。

1.3.2 针对组:基于常规组实施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1)建立小组。成立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小组,内含1名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及5名护士,均需接受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参与护理方案实施。(2)识别障碍。以查阅有关资料、互联网数据、头脑风暴式讨论确定CABG护理策略,确定阻挠护理展开的不良因素,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3)目标明确。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为护理目标,综合评估其身心状态,并与实际护理需求结合,从而制定针对性较强干预措施。(4)方案实施。A情感辅导。发放《CABG术健康手册》,利用口述、图解、PPT等形式介绍手术步骤、实施目的、预后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采用耐心、亲和的讲解方式消除患者及家属顾虑与疑惑,增强护患信任感。另外,营造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控制温度与湿度,降低夜间活动声音,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B生命体征监测。严格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改变,着重注意心电图所示ST段变化,术后叮嘱患者定时口服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类药物,以降低血栓形成率,同时可利用调整输液速度,以防心力衰竭发生。C体位干预。协助患者选择正中位置,病情好转后,行半卧位。D疼痛指导。疼痛可增加患者紧张情况,进一步提升血压水平,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此,应预防性给予镇痛药物,同时还可采用听歌、看视频、交流等方式转移疼痛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予以镇痛药物。另外,发挥家属强有力支持作用,以消除患者寂寞、孤独等影响术后康复因素。E饮食指导。术后2d给予胃肠外营养供给,病情平稳者指导其经口进食,注意遵循以保护心功能的进食原则,多进食低胆固醇、低盐类食物,严禁刺激性食物。F预防并发症。实时心电监护,若发现心律失常或活动性出血,立即通知医师处理;密切观察患者心包纵隔引流性状、颜色、温度、量,每隔30min挤压1次,应实时警惕大出血发生情况,控制收缩压在100~120mmHg(1mmHg=0.133kPa);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翻身、屈曲或收缩下肢等训练,以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术后遵医嘱补充血容量,以保持循环稳定,并每隔1h观察记录1次,以防因供血不足所致急性肾衰竭;加强监测患者血清钾、尿素氮、肌酐等水平,若血清钾>6mmol/L,尿量<20ml/h,应立即通知医师对症处理。G早期功能锻炼。①运动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床上、坐位训练,并结合患者自身感受决定运动量、时间、强度,实时监测患者心率,控制心率≤140次/min,且运动时以15~60min/d为宜。②呼吸训练:当患者脱离呼吸机后,教会其应用腹式呼吸,10~15min/次,4~5组/d。其中实施排痰训练者行前倾坐位或低卧位,并指导患者经鼻行最大限度吸气,短时间憋气,便于经胸内压气流排除分泌物;实施暗示呼吸训练法者,要求其行平卧或坐位,指导其两手置于上腹部,做对抗训练,重复多次,以改善膈肌活动量;实施腹式—缩唇呼吸法者,行端坐或平卧位,引导患者两臂自然下垂,经鼻吸气时,放松腹部肌肉,保持腹部隆起,以增强腹内压,呼气时,唇形呈口哨状,并保持5s后缓慢呼出气体。

1.4 观察指标 (1)2组不良情绪。护理前、护理结束后分别应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抑郁(HAMD)量表进行判定,得分越低,焦虑、抑郁情绪越轻。(2)2组睡眠质量。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护理前、护理结束后进行评估,总分0~21分,得分越低,睡眠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不良情绪 护理前,2组HAMD、HAMA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结束后,2组HAMD、HAMA评分对比,针对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情绪比较分)

2.2 睡眠质量 护理前,2组PSQI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结束后,2组PSQI评分对比,针对组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相关研究发现,心理危险因素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3]。而CABG术虽可有效解除临床症状,延缓生命周期,但其可增强交感神经兴奋度,提高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状态,另外,数据显示,约38.0%CABG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恐惧、害怕等情感障碍,不利于降低手术风险,改善生存质量[4-5]。有学者指出,在实施CABG术的同时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有助于缓解不良情绪,降低手术风险[6]。

近年,随新型医学模式确立及护理观念改变,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临床护理领域作用越来越突出,且在目标策略理论基础上,有助于针对个体特征施护,满足个体不同需求,提高护理工作有序性。本文针对CABG患者采用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发现,护理结束后,针对组HAMD、HAMA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表明该护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显著减轻不良情绪。分析原因在于:(1)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利用图解、PPT等形式耐心讲解CABG术实施手段、目的与意义,满足患者及家属不同疾病认知需求的同时提高其保健意识,进而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改变其饮食不合理现象,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降低猝死发生可能性;(2)该护理模式利用听歌、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患者疼痛注意力,有助于缓解其焦躁情绪;(3)注重发挥家庭支持、监督作用,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还有利于转移其悲观情绪,减少寂寞、紧张等影响手术疗效因素;(4)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密切观察心包纵隔引流性状、颜色、温度、量,加强血清钾、尿素氮、肌酐等水平监测,早期叩背、翻身等,有助于预防大出血、压疮、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强化治疗效果,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此外,本文结果显示,护理结束后,针对组PSQI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提示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CABG患者,可显著提高睡眠质量。究其原因在于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加强病房环境、声音、湿度、温度等管理,营造良好睡眠环境,有助于减轻睡眠障碍,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并教会其应用排痰、暗示呼吸法及腹式—缩唇呼气法,利于减轻患者焦虑情绪,转移患者术后疼痛注意力,引导其进入深度睡眠,进而提高其睡眠质量。

综上可知,CABG患者应用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排解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针对性常规目标
常规之外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