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队伍建设促进高职院校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0-03-11陈之蕾

公关世界 2020年23期
关键词:纪检工作队伍建设高职院校

摘要:高职院校纪检工作的高质量,离不开高质量的纪检干部队伍。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纪检干部可能存在的被“边缘化”,职业定位不清晰、岗位认同度不高、评价体系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纪检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聚焦选人用人标准、制度规矩意识、专业能力提升以及激发队伍活力,是高职院校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路径,也是高职院校纪检工作落到实处、见诸实效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纪检工作,队伍建设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新时代高职院校纪检工作的主题。推进高职院校纪检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确保高职院校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落地落细落实,需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干部队伍来实现。而纵观当前各高职院校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当前高职院校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

1.职业定位不清晰。

定位准,才能责任清;责任清,才能履好职。高校纪检监察体系改革以来,明确将学院纪委职责归纳为监督执纪问责三方面,同时明确学院纪委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履行好“监督的再监督”职能。但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学院纪检干部主要来源于校内行政人员、輔导员和教师的转岗,他们中的大多数在走上纪检岗位之时,往往处于对纪检工作职责定位以及后续纪检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双茫然”之中。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人事招聘招考过程中,对纪检干部与普通教职员工的要求、标准和程序相同,导致很难招到有志于从事纪检工作的专门人员,大部分招录进来的纪检干部会在3-5年离开纪检岗位。职业定位的模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院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开展,也影响了“监督的再监督”职能的有效履行。

2.岗位认同度不高。

高职院校纪检干部的工作职责是对学院各级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履职用权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推动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对监督中发现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涉嫌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予以处置,并根据审查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对失职失责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按规定程序实施问责。通过监督执纪问责的方式扎牢笼子、源头防腐,使各种可能出现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推动整个校园风清气正、生态良好,大家都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却鲜有人会想到这其中纪检干部付出的辛勤汗水。与此相对应,一旦直面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纪检干部往往冲在最前线。由于高职院校普遍规模较小、教职员工数量偏少,纪检干部面对的监督执纪问责对象大多是老同事老朋友和身边人,身处其中的纪检干部常常感到思想压力大,推进阻力大,降低了对自身岗位的认同度。

3.评价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校升格而成,进入高等教育领域发展时间较短,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还不够完善。近年来,虽然学院对纪检工作高度重视,但相关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却仍处于探索阶段。伴随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学院纪委在上级纪委和学院党委的双重领导下开展工作,势必要接受双重考核评价。一方面,上级纪委重点考评学院纪检干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开展情况,难以兼顾各学院的区域特征、行业特色和管理特点,考评标准相对宽泛;另一方面,学院党委对纪检干部的考评难以兼顾纪检工作的特殊性,考评标准与学院其他行政人员完全相同,很难规避由于纪检干部严格履职所造成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纪检干部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高职院校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1.聚焦选人用人标准,把好准入门槛。

高职院校纪检工作岗位是锤炼优秀干部的重要平台,要发挥利用好这一平台优势,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度责任感权威性的优秀干部。第一,明晰入职标准。在招录招考过程中,明确体现纪检工作特点,制定入职要求、标准和程序,尤其要加大补充吸收法律、经济、心理学等专业人才,提高这类人才在纪检干部队伍中的比重。第二,理顺入门渠道。目前,各高职院校纪委书记、副书记由上级纪委提名考察,纪委书记已实现异校异地任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由上级纪委对学院纪检干部的统一招录选派工作。第三,拓宽人选范围。在坚持注重质量的前提下,把那些热爱纪检事业的人充实到纪检部门。对部分党性强、能力突出、作风务实又熟悉学院情况的后备干部,优先放到纪检工作岗位予以锤炼。

2.聚焦制度规矩意识,强化纪律约束。

学院纪委不是天然“保险箱”,伴随着监督范围的扩大、权限的丰富,纪检干部更要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严格依纪依法履职。第一,合理设置职责分工,形成有效权力制衡。在推进学院纪委内设机构改革中,按照“职能分离、部门分设”的原则,将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管审理等职能分设,通过权力分解和内部制衡,把学院纪委最重要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第二,依规依纪依法行使监督执纪权力。强化制度意识,严格执行制度,严守纪检干部“六条禁令”,严格按照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履行职责,确保学院纪委各项工作都在制度轨道上运行。第三,强化自我约束,主动接受监督。按照“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政治要求,严格加强日常监管,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持续防治“灯下黑”,切实维护学院纪检干部队伍良好形象。

3.聚焦专业能力提升,练就过硬本领。

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纪检干部队伍,是推动学院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坚持通过自我提升、教育培训和实践历练等途径提能赋能。第一,自学要注重基础性。把学习党纪国法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围绕党章党规、监察法、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督执法工作规定等基础性法律法规,着重学习掌握基本功,练好看家本领。第二,培训要侧重实务性。在深化全员培训的同时,分类分层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培训的精准性针对性。注重学考结合、以考促学,建立有效的学习培训考评机制,激发学习内生动力。第三,练兵要偏重实战性。通过开展轮岗交流、到上级纪委跟班锻炼等,有计划安排纪检干部在重大活动中学习、特殊岗位上锻炼、急难险重任务中摔打,磨练意志品质和过硬本领。

4.聚焦激发队伍活力,确保有序流动。

纪检干部队伍的有序流动是调动工作积极性,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式。第一,完善纪检干部任期交流机制。高职院校纪检干部肩负着监督执纪的职责,原则上在岗满一届任期必须轮换岗位,满两届任期必须交流使用。第二,打破纪检干部交流任职的界限。一方面,学院党委要把纪检干部的交流使用放到整个学院干部选用的“大盘子”中去考虑,在一些重点岗位、关键部门优先选用优秀的纪检干部;另一方面,上级纪委要推动特别优秀的纪检干部在院校与院校、院校与企业、院校与地方之间的交流转任,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第三,建立纪检干部进退流转机制。强化对纪检干部考评结果的运用,对年度考核结果多次靠后的人员,提出岗位调整建议并予以实施。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校纪委“第一种形态”高质量运用及保障体系建设研究》(2019SJB974)

参考文献:

[1]编写组.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专辑.方正出版社,2020年3月第1版

[2] 何艳、陈杨. 打造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纪检监察机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实践[J].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0(23):12-14

[3] 梁有祥、田腾飞. 激发高校派驻监督新动能[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09-15(007)

(作者简介:陈之蕾,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硕士。)

猜你喜欢

纪检工作队伍建设高职院校
如何开展县级广播电视台纪检工作
浅谈我院纪检监察工作的做法和体会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加强纪检工作科学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