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菜与名人

2020-03-11越檀

工会信息 2020年8期
关键词:老豆腐豆腐店宫保鸡

◆文/越檀

中国的名菜,有许多与名人相关。如东坡肉,相传是北宋诗人苏东坡谪居黄州(湖北黄冈)时发明。苏东坡还为此做了一首《食猪肉诗》:‘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当时的“东坡肉”,被称为黄州烧肉。后来苏东坡去杭州任太守,将黄州烧肉带到杭州,杭州人一下子爱上了这道菜。因这道佳肴是苏太守带来,人们渐渐忘却了黄州烧肉的菜名,而亲切地称它为“东坡肉”了。自宋以后,近千年来,东坡肉始终是江浙一带的一道名菜。还有徽菜中的“曹操鸡”,相传是三国枭雄曹操屯兵庐州(合肥)时,为治疗疾病所食用的一道药膳鸡。这道皮脆肉烂、营养丰富的药膳鸡,被后世称为“曹操鸡”,与臭鳜鱼、李鸿章大杂烩一同,成为徽菜中的看家菜。

往事越千年,姑且不议。就说近世,有几道名菜,也着实与几位历史名人息息相关。

宫保鸡丁与丁宝桢

宫保鸡丁是川菜中的拿手菜,现在一般被称为“宫爆鸡丁”。“保”和“爆”一字之改,人为地隐去了这道名菜的来历。宫保鸡丁,乃是以切丁的鸡胸脯肉、花生米为主料,佐之以辣椒、花椒、生姜、大葱、白糖、酱油等,喂制后爆炒的一道甜辣咸香口的荤菜。这道名菜,佐酒下饭俱佳,且价格不贵,是老少咸宜的川菜。京剧名角梅兰芳酷爱宫保鸡丁,他经常到北京的峨嵋酒家去满足舌尖之欲,为此还为峨嵋酒家题写了店名。宫保鸡丁的发明者是谁?他是晚清重臣、曾任四川总督的丁宝桢。丁宝桢的政绩被晚清统治者高度认同,慈禧太后曾经为他题写“国之宝桢”四字,足见他在当政者心目中的地位。丁宝桢去世后,被追赠“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所以后人就将他发明的炒鸡丁这道菜,称之为宫保鸡丁,也就是丁宝桢鸡丁。

丁宝桢在四川担任总督时,因其喜欢吃鸡肉、花生米和辣椒,他又对烹饪颇有研究,于是他索性叫厨师将这三味食材混炒在一起,实现了他“鱼肉熊掌兼得”的初衷,这道菜成为丁府的一道“私房菜”。后来流传出去,广受赞誉,遂以“宫保鸡丁”之名入列了川菜的阵营。

丁宝桢,贵州平远人(今毕节市织金县),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出生,1853年考取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四川总督。

在担任山东巡抚期间,他所做的三件事名重当世。其一是当捻军席卷河北、逼近京城之际,丁宝桢率四千精骑自山东出发驰援河北、京师,终致捻军溃散奔逃,丁宝桢由此得到清廷的褒奖;其二是他在山东诛杀太监安德海,作为慈禧太后心腹太监的安德海,1869年私自出宫游玩敛财,至山东泰安被丁宝桢派兵逮捕,上奏朝廷,得旨后将其诛杀于济南,大块了朝野人心;其三是他投身洋务运动,于1875年在山东创办了兵工厂——山东机器局,引进西方机器设备,制造洋枪火药,使其成为洋务运动的积极实践者。

在担任四川总督10年期间,丁宝桢最大的功绩,莫过于对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大修。在修缮之前,他12次前往灌县进行实地调研勘察。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丁宝桢最终决定将都江堰分水鱼嘴、内江仰天窝鱼嘴、蒲柏河鱼嘴和人字堤全部改用条石砌筑,同时营建导水、泻水系统,清理淤塞河道,为提升2000多年的老堤坝——都江堰的灌溉、泄洪功能,做出了贡献。

丁宝桢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病逝于四川总督任上,享年66岁。由于丁宝桢将朝廷所发俸禄大多赈济了贫困百姓,身后债台高筑,连办丧事的钱都是由掾属凑集而来。

李鸿章大杂烩与李鸿章

李鸿章大杂烩,是一道颇能刺激食客味觉的安徽名菜。这道荤菜,汇集了鱼肚、海参、鱿鱼、鸡杂等食材,通过烹制烧烩,多味杂陈,醇香爽滑,咸鲜可口,回味无穷。这道集营养和味道于一身的菜肴,食客食之大快朵颐,为徽菜的流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鸿章大杂烩,一听菜名就知道,它与李鸿章密切相关。关于菜名的来历,要从晚清重臣李鸿章访问美国说起。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在访问美国期间,李鸿章曾在清政府驻美大使馆宴请美方宾客,宾主之间杯觥交错,品尝着中国的美味佳肴。一晃几个小时过去了,外宾兴味正酣,主菜却没了。情急之下,使馆厨师只好将做菜剩下的边角料混在一起,炖了一锅菜端上餐桌,没想到这道临时拼凑的杂和菜,却博得了聚餐宾客的一致好评。宾客问李鸿章这道“名菜”叫什么名字?李鸿章随口答道“好吃好吃。”而好吃好吃与英文杂烩发音相近,于是,“李鸿章大杂烩”这个多少有些戏谑的菜名,连同这道“杂和菜”,就流传开来。

李鸿章,晚清名臣,与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齐名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生于1823年,安徽合肥人。1861年,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38岁的李鸿章组建了淮军,他统领淮军,与曾国藩的湘军一道,参与剿灭了太平军和捻军,从此一路攀升,成为清廷重臣。

在担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时,李鸿章提出了办“洋务”的主张:“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他还认识到“必先富而后能强”的道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李鸿章开始了他办“洋务”的实践:通过与洋人合作,引进西方列强的先进技术、机器设备和管理经验,兴办中国的近代企业。他主持创办和扩建的中国近代企业有江南制造局(上海机器局,中国当时最大的兵工企业)、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上海电报总局、唐胥铁路、塘沽铁路、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涉及军工、民生的近代化企业,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不过,李鸿章在外交上的几次丧权辱国之举,至今被人们广为诟病。1885年,中法战争时期,李鸿章与法国代表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使中国在取胜的情况下,让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中越边境对法国开放的特权;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在日本马关与日方签订了《马关条约》,除中国向日本赔款外,还割让了台湾及附属岛屿;1901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之后,78岁的老臣李鸿章与西方11国列强签署了《辛丑条约》,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白银!

就是在1896年访问美国期间,李鸿章因不谙当地习俗,还遭遇过尴尬的局面。他作为大清国的钦差大臣,去华盛顿国立图书馆时,欲在图书馆里抽烟,被拒绝;他在图书馆大门外吐痰,被责令擦掉痰迹并被罚款……

1901年9月7日,寓居北京贤良寺(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北口以东,已不存)的两广总督李鸿章,突然大口吐血,仅仅两个月后的11月7日,病入膏肓的李鸿章,溘然长逝于贤良寺的病榻上。

李鸿章的后人中,有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她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

福山老豆腐与王懿荣

胶东烟台,有一味知名的“黄金早餐”,叫“福山老豆腐”,就是北方人说的“豆腐脑”。 食用老豆腐时,要加上红辣椒油、韭花酱、腌鱼汁(虾汤),早晨起来,吃上一碗这样的老豆腐,当真会刺激味蕾,增加食欲的。那为什么烟台的豆腐脑,会以“福山老豆腐”之名而蜚声胶东,成为烟台的名小吃呢?原来,这与晚清著名文臣王懿荣有关联。普普通通的老豆腐,是因为王懿荣为一家小豆腐店题写了店名——“福山老豆腐店”,而名声大振的。

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王懿荣回故乡山东登州府办团练,准备投笔从戎抗击日寇,他变卖祖籍田产,作为办团练的经费。无奈清廷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王懿荣壮志未酬,赋闲在家。一日,王懿荣经过福山一家小豆腐店门口,发现这家的豆腐渣居然存放在一口宋代的青龙大瓷缸里,作为著名金石家和收藏家的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王懿荣觉得用绝世宝物装豆腐渣太过可惜,小店主人的儿子对他说:“这口缸虽是宋代均窑名瓷,在大人手中是至宝,但在百姓家里,与泥缸没区别。既然大人喜欢,尽管拿去好了。”王懿荣觉得这后生谈吐不凡,再一询问,这后生是个读书人,两人遂成为知已。王懿荣要用银子买下这口难于割舍的大瓷缸,但后生坚决要赠送,王懿荣后来想出一个办法,为小豆腐店题写匾额:“福山老豆腐店”,并附题一副对联:“日进黄豆即斗金,捧出豆腐满堂福。”算是顶买缸的银两。大书法家王懿荣为小店题写店名,在四里八乡迅速传遍,也一下子催生了小豆腐店的知名度,“福山老豆腐”从此盛名于胶东。

王懿荣,山东福山县(今烟台福山区)人,1845年生,1880年(清光绪六年),35岁的王懿荣考取进士,曾三次担任国子监祭酒(清朝最高学府的校长),属于典型的文化人入仕。王懿荣一生,有两件事值得大书特书。

其一,他第一个发现并收藏了甲骨文,是我国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1899年京城的秋日,王懿荣患病在家,家人依照老中医的药方,抓到了一味叫“龙骨”的“药材”,精通铜器文字的他,发现这些兽骨上有古老的文字,这文字比篆籀还要早,于是,王懿荣花费重金四处高价购买这些“龙骨”——龟甲兽骨,共购买了1500多片。王懿荣追根溯源,最终发现了这些龟甲兽骨产于河南安阳的小商屯,即现在的殷墟!经王懿荣反复研究,他最终确认这些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王懿荣的开创性研究和发现,把汉文字历史前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代。

其二,作为文人的王懿荣,在庚子年间壮烈殉国。1900年,农历庚子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光绪西逃西安。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的王懿荣,以一介文人之身,组织团勇与敌寇拼死搏杀,最后,他写下绝命词:“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之后,他“吞金二钱不绝,复仰药仍不绝”,遂率夫人谢云鹤、儿媳张允淑投井壮烈殉国。王懿荣文弱书生,竟能壮烈赴死,以殉国难,真可谓感天动地。

王懿荣的曾孙王宪钧(1910-1993),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我国著名的逻辑学家。

猜你喜欢

老豆腐豆腐店宫保鸡
藏在豆腐里的智慧
太原府名小吃麻叶儿、老豆腐
基于电子舌对27份宫保鸡丁样品进行味觉品质分析
豆腐店
Recettes chinoises
宫保鸡丁 香辣九州
高唐老豆腐
豆腐店的主人“6”
走进日本 “最牛”豆腐店
金银豆腐包等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