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南太平洋岛国外交突破之后

2020-03-10费晟

世界知识 2020年3期
关键词:基里巴斯南太岛国

费晟

2020年新年伊始,基里巴斯总统马茂访华,成为今年访华的首位外国元首。2019年9月,基里巴斯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成为中国建交朋友圈中的第180位成员;而第179位是同样属于南太平洋岛国的所罗门群岛,2019年10月,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访华并出席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闭幕式。

2019年,中国对南太岛国外交取得迅猛突破:9月,所罗门群岛与基里巴斯在五天之内先后与台“断交”,转向支持“一个中国”的正确立场。至此,与中国建交的南太岛国已占岛国领土总面积的99.87%,拥有人口占岛国人口总量的98.89%。总体而言,这些突破不仅进一步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认可,也标志着我国蓝色海洋战略获得了更多元的支点,同时还意味着我国南太地区外交将迎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

地缘政治特点与时代契机

这一轮中国对南太岛国外交突破的影响不止停留于双边关系层面,也会牵动地区国际秩序。这是由该地区在现代国际体系演化历程中的独特命运决定的。所谓南太地区并不只是单纯的自然地理概念,而是一个从属于亚太地区的次级地缘政治单位。它主要由14个国情趋同的独立岛国构成,还有一些群岛是美国军事基地或法国海外领地。由于岛国地狭人稀、汪洋环绕,迟至19世纪末,这里才沦为列强竞逐的对象,同时也成为列强比拼海上实力与扩张意志的极限考场。继西班牙帝国出局后,两次世界大战分别粉碎了德日扩张野心,最终在此处形成了英美法强国分治的传统。

2019年9月2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同基里巴斯总统兼外长马茂签署两国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基里巴斯成为中国建交国朋友圈中第180位成员。

两次世界大战后,南太岛国长期被置于战胜国的“委任统治”或“托管”之下。太平洋战争后,这里形成了一种复合式地区安保秩序。这个秩序的第一个层面是,美国以关岛为中心,直接占领或辐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战略要冲,而法国则坚决维持对波利尼西亚大型群岛的直接统治。第二个层面是,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以英国殖民遗产嫡系继承者与地区警察的双重身份自居,掌控着美拉尼西亚群岛及波利尼西亚中小型岛屿。其“前顾”即与美国的西太平洋岛链体系互为犄角;“后盼”可震慑周边,并对太平洋东部地区构成奥援。过去十年,澳大利亚反复强调南太地区既有秩序不可变,反映的不仅是对中国崛起可能带来的冲击的焦虑,也是对美国战略收缩可能打破这种责权明晰的复合结构的忧心。美国提出“印太战略”后澳大利亚等国积极响应,正是因为它至少具有定心丸作用。以欧盟为包装的法国也频频置喙南太岛国事务,亦非偶然。因此,中国的南太岛国外交实质上要面临一种排他且定型的多边地区合作秩序的掣肘。

然而在南太岛国事务上,传统地区大国也面临着一系列无法自洽的现实矛盾,这决定了中国良性介入并赢得岛国尊重的可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南太岛国和平独立成为一股浪潮,但与诸多亚非拉新兴国家一样,南太岛国是依据殖民者武断划分的行政地理边界立国,缺乏维系新兴国家认同的政治基础,也缺少发展的资金与技术,社会资源整合动员水平低下。这就迫使岛国继续采取依附式外交,受制于毗邻大国。而澳大利亚等国长期自视为岛国“恩主”,视岛国为其扈随,一旦后者表现出独立自主倾向,它们的不甘与焦虑就油然而生。这尽显其所谓“尊重岛国自主性”的局限,亦违背其标榜的自由、开放与多边国际合作原则。近年来美澳等国持续炒作“中国威胁论”,却无法动摇中国对南太外交的稳步推进,此为根本原因之一。

与第三世界诸多新兴经济体一样,南太岛国存在赶超式发展的急切心理。但在不平等的南北关系中,岛国难以实现美澳等国期待的“经典现代化”模式,即在保持自由开放政体的前提下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从斐济多次军事政变后澳大利亚的外交应对来看,政治价值观先行的传统地区大国惯以经济与外交施压手段干预岛国内政,而不附带政治诉求的外来经济援助反而被视为潜在的威胁,这令面临发展重任的岛国颇为失望。此外,南太岛国成为气候变化最大受害者,但历史上碳排放最多或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美澳均对气候问题持消极甚至质疑态度,引发南太岛国强烈不满。这些状况决定了中国对南太岛国外交具有巨大的深化空间,而且只要能切实解决岛国的合理需求,还将有利于推动地区治理更加开放、多边,更加正义平等。

中国南太外交实践的调适

长期以来,对南太岛国外交都是中国在国际上彰显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手段。此次与两国建交之所以影响重大,不仅在于有力打压了分裂势力的国际空间,还造成了进一步接近美国南太军事要冲的事实。尚未与中国建交的四个南太岛国,除图瓦卢外,帕劳、马绍尔群岛与瑙鲁均位于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这些国家的普遍特点是受美国亚太军事同盟体系的直接覆盖、高度依赖外援但需求总量不大、有限的基础设施完全被域外大国掌控。在所罗门与基里巴斯转向后,进一步压缩台湾“岛国邦交”的难度加大,因为极有可能触发传统大国的反弹。2002年陈水扁当局的“烽火外交”曾对中国南太外交造成较大冲击,但十余年之后两岸实力对比已完全不对称,台湾方面以争取“邦交”为目标进行挑衅的可行性锐减。未来需要警惕的是台湾方面以小动作破坏大陆国际声誉。如2018年9月4日,太平洋岛国论坛在台湾“邦交国”瑙鲁举行,会议召开前夕台湾方面派团造访,随后瑙方就在中方代表入境所持護照类型上进行刁难,会议期间又不顾国际会议惯例阻挠中方代表讲话。就新建交国家而言,台方人员与经济活动仍很活跃,同样可能干扰大陆外交实践的顺利施展。

中国还需做好长期应对岛国复杂陌生国情挑战的准备。南太岛国不仅具有地狭人稀的特点,更是在传统氏族社会状态下突然被裹挟进全球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一方面传统社会制度横遭殖民主义搅扰破坏,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积习遗存深厚,域外力量难以用一般民族国家建设的价值标准去应对岛国公共资源分配机制与国家治理体系。一些岛国普遍存在政局不稳、政策连贯性差、土地产权不清晰、裙带关系盛行以及宗族利益凌驾国家利益之上的现象。不同岛国之间亦有相当的文化差异,甚至存在矛盾,有的国家甚至被邻国视为有地区霸权主义倾向。此外,南太岛国深受热带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影响,对我国对外援助惯用技术标准和经验构成挑战,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钢材、水泥以及管线都需要格外耐高温和耐腐蚀,否则极易出现豆腐渣工程。针对上述问题,在过去一个世纪,传统地区大国都投入大量资源对南太岛国地区进行研究。而目前中国的同类地区研究整体还停留在现状分析与摸查基本国情的阶段,面临很重的补课任务。

这些问题都提醒我们,对南太岛国外交需要站在国际体系与地区秩序变化的高度作精致化处理。不仅要关注现实操作的技术性难题,更需要具体深入掌握岛国制度与文化嬗变的历程,以真诚尊重与戒骄戒躁之心精准了解对方的合理需求,才能做到南太岛国外交的长治久安。

猜你喜欢

基里巴斯南太岛国
跨越四个半球的国家
本期导读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本期导读
基里巴斯再拥抱北京有助于中国太空雄心?
南太岛国“说不”背后的智慧(观察家)
巴新:中国元素越来越多的大洋洲岛国
各方应在南太齐奏合作共赢进行曲(社评)
渲染“中国威胁论”伤害了南太
千年五战:一个岛国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