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等合作构建澜湄流域综合执法品牌

2020-03-09张敏娇

现代世界警察 2020年1期
关键词:湄公河职员流域

秘书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本刊专访。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以下简称“澜湄执法中心”)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建立澜湄执法中心的初衷是什么,建立之初有着怎样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希望达成怎样的效果。

郑百岗:感谢《现代世界警察》杂志对我们工作的关注。从组织的性质上讲,澜湄执法中心是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它的职能在《关于建立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谅解备忘录”)里表述得非常清楚。與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机构专注于反恐议题不同,澜湄中心不仅仅是单向的合作,它是一个综合的执法合作平台。各成员国可借助澜湄执法中心平台协调开展打击流域内严重的刑事犯罪、诈骗、拐卖人口、武器走私、毒品贩运、反恐等各方面合作。除此之外,澜湄执法中心还承担着协助流域内的救援任务,如落水船员、遇难船只的救援,这也是其他执法合作组织里没有的。另外,澜湄执法中心还是流域各个国家提高能力建设和培训的一个平台。

说到澜湄执法中心建设的初衷和背景,大的历史背景就是2011年发生的“10·5”案件(编者注:“10·5”案件指2011年10月5日,中国两艘货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袭击,13名中国船员遭糯康犯罪集团残酷杀害的案件)发生之后,中国政府及时出手,和泰国、老挝、缅甸执法机构合作来侦破这起案件。

在侦破这起案件的过程当中,应该说我们对这个流域存在的问题及其治安形势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另外也对维护流域大的安全环境,服务保障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了维护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安全和稳定,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与澜湄流域各国磋商协调,在案发后很短时间内推出中老缅泰四方联合巡逻,然后就形成了机制化巡逻,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在开展四国联合巡逻的基础上,四国逐渐签订了联合执法的一些会议的文件以及一系列务实的合作,形成湄公河执法安全合作机制。随着机制的发展和深化,我们也借鉴国际组织的模式和做法,由中国政府提议,在澜湄流域建立联合执法中心这么一个综合执法机构。

作为澜湄流域第一个综合性的执法安全合作类政府间国际组织,请简要介绍一下澜湄执法中心的组织架构及运转状况,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是什么。

郑百岗:谅解备忘录实际上就是澜湄执法中心的“宪法”,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依据。这为今后澜湄执法中心有效务实地开展合作,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中心启动以来,是严格地按照谅解备忘录所赋予的职责权限和义务开展工作的。我们秉持了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平等原则。中心的每一个成员国都是平等的,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维护流域的安全稳定。这从中心的组织架构就可以看出来。中心设一名秘书长,其他成员国各派一名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秘书长的任期是三年,由各成员国轮流派员担任。我作为第一任秘书长任职期满后,会轮到别的国家,以此体现公平。

另外,我们在中心的具体运作上也秉持了公平原则。现在中心设了五个部门,情报融合和案件协查部主任由老挝派的职员担任,联合行动协调部主任由柬埔寨派的职员担任,执法能力建设部主任由缅甸派的职员担任,综合保障部主任由中国派的职员担任。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指挥部主任目前空缺,等待成员国进一步壮大后,可以由新加入的成员国派员担任。

职员方面,每个部门都有各个国家派出的职员,体现合作精神而不是某一国主导。我们在议事、研究一些问题的时候,也要求各个部门要充分听取各个国家派出职员的意见建议。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也要主动充分地听取各个成员国执法部门的意见。这样的沟通、合作方式会增加工作的环节和时间,但这是个基本原则,我们一直在坚持。

一进办公大厅,我就看到了澜湄执法中心的中英文名称和标志。我注意到您和工作人员的制服上都有这个标志。能介绍一下澜湄执法中心的名称,特别是标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郑百岗: 中心官方全称中文为“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

英文全称为“The Lancang- Mekong Integrated Law Enforcement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Center”,英文缩写为“LM-LECC”,“LM”是“澜沧江-湄公河"的缩写,“LECC”是“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的缩写。澜湄执法中心是流域各国执法机构合作的平台,如你在中心看到的,各国的执法人员在这里工作时身着统一的服装、佩戴名牌,这是我们团队平等、合作精神的体现。

克服艰难 创立综合执法品牌

您刚才介绍了,谅解备忘录是中心开展工作的“宪法”。在磋商、签定谅解备忘录,澜湄执法中心启动这些高光时刻的背后,大家一定克服了很多困难,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郑百岗:从2016年7月开始筹备这个机构,到谅解备忘录的签定,前后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期间经历过文本修订、多方磋商,克服了很多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东道国的中国作出了很大贡献。

我们着重用事实和行动与各方展开沟通。万事开头难,但随着筹备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家都逐渐认识到澜湄执法中心的作用。磋商谅解备忘录的过程当中,我们得到一个很大的启示:有时候做一些事情遇到困难,需要我们去更多地沟通交流,相互站在彼此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对方去考虑。这样才能够得到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形成一股多边的、有共识的力量。

听了您的讲述,澜湄执法中心的筹建确实克服了很多困难,那在筹建与运营过程中,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郑百岗:澜湄执法中心的职员在之前的岗位上都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公安部国合局等部门,中国外交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海关总署,云南省外办、公安厅等部委和单位在很多关键问题上都给了我们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使得澜湄执法中心建设和运行得以顺利进行。老挝、柬埔寨、缅甸作为成员国,其政府机构同样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

请您介绍一下澜湄执法中心近两年在哪些方面重点开展了工作。在您看来,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郑百岗:两年来,我们每年都搞一个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澜湄执法中心要实现谅解备忘录赋予的职责,首先要对流域的基本情况有深刻的了解和准确的判断,所以我们连续搞了几次专项和综合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由副秘书长牵头带队,各部门参与,各个国家的职员参加,深入到一线去。我对职员的要求是回来不需要写大报告,只讲我们中心能帮助流域的执法部门做什么具体事,哪怕一点小事。我们把这些小事一点一点做起来,就能成大事。

深入一線,我们会跟当地的警察、军人坐到一块儿,了解到他们的一些真实想法。根据几次调研的成果,我们和有关国家执法部门合作在援建湄公河救援点、开展专项行动、执法能力建设以及个案协作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第一次深入调研,我们走访了老挝和缅甸的执法机构,中心职员回来后说触动最大的是老挝人民军的哨所。湄公河沿岸老挝人民军哨所一共30多个,部分哨所条件很艰苦。开展人道主义救援也是中心的职能之一,我们就和老挝人民军商量,选取几个水流湍急、事故多发地点,帮助改建哨所,这样做既改善了人民军的执勤条件,又为过往的船只和人员提供了一份安全的保障。目前已经建成了四个救援点。2020年准备再建四个救援点。事实上,救援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个救援点建成没多久,哨兵刚入驻不到一个月,就查获了600公斤的毒品、400多公斤的摇头丸。

我们还对金三角的毒品犯罪进行了调研,发现现在金三角毒品的生产和贩运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该地区是用罂粟来生产毒品,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觉得这个地区还是在种植罂粟,但是我们通过调研得出一个结论——新型毒品合成和生产的范围远远超过了传统毒品。因为罂粟要种植,有一定生长期,加上联合国以及各成员国都在通过替代种植、替代发展来消灭罂粟种植,罂粟的种植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已经满足不了现在毒品黑市的需求,合成毒品在该地区的生产、贩运出现了大量增长。针对这些情况,中心组织开展了“澜湄流域国家打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贩运专项行动”。中国国家禁毒办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梁云对我们开展这一专项行动给予了肯定。

通过对毒品从缅甸北部分流的路线调研分析,我们与老挝公安部禁毒部门沟通,在相关线路查堵上下功夫,在两条主要公路上建设两个毒品查缉点,打压毒品的陆路通道。统计显示,目前从缅甸进入老挝的毒品已大幅度下降。我们还加大了澜湄中心打击毒品的宣传力度,调研内容都会通报相关各方,从而为各国执法机构采取行动提供参考。

流域内国家都加入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达成共识也比较容易,中心举办专项行动都是相关国家执法机构主管禁毒的局长来参加的,充分体现了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了流域内执法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在澜湄流域,中国的发展比较快,一些在中国已经有成熟预防、应对经验的犯罪,在其他国家可能还属于新型犯罪。成员国可以利用中心这个平台分享打击犯罪的经验。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中国国境线上的交往很密切,比如泰国、缅甸、老挝三国交界的金三角地区,只需要一只大马力小船,一分钟就可以穿梭国境。如果没有各国间的沟通机制,很难打击犯罪,就会让犯罪分子钻了空子。但我们发现各国警察局长间确实没有一个联络机制。针对这个情况,我们举办澜湄流域警察局长培训班(研修班),促进各国警察局长沟通交流,加强合作。大家都认识了,发现可疑情况了打个电话就能找到对方,把复杂的沟通流程简单化处理。针对流域内毒品犯罪形势和执法机构的需要,中心邀请来自中国的知名专家、学者,来讲贴近实战和实用的内容:流域毒品现状如何?怎么判断、识别?怎么查缉,怎么追捕?怎么情报共享?怎么来形成合力?讲到毒品的查缉和使用警犬采取的是现场授课,到警犬基地,把毒品装到车上,直接教怎么用警犬去嗅,让学员亲自到车上去查找毒品。学员的反馈都非常好,能引发他们对打击犯罪的思考。同时,也增进了流域内国家对执法中心工作的了解。

以诚相待 服务澜湄执法合作

澜湄执法中心运行两年来,有什么值得总结的经验?

郑百岗:澜湄执法中心的建立体现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讲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我一直认为,澜湄执法中心要把工作开展好,就一定要记住,我们是服务协调的机构。因为澜湄执法中心对各个国家没有强制的作用,但是我们要通过服务和协调,让各个国家实现他们的诉求,解决他们遇到的突出问题。

我一直在跟中心的职员说,我们是要做好服务的,服务好澜湄流域的国际警务执法合作。要做好服务就要了解各方的真正需求,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思考。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尊重对方,办事、礼节上都要体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诚挚,而不是高高在上。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和各个成员国有商有量。以诚相待才能有效地交流,聊出真实的想法、困难和需求,这也是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再有就是一点小事,同样要用心做。援助不是越多越好,而要帮到实处。

我们的办公地点选在了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各国职员都是常驻昆明办公,因此作为秘书长,我对外方职员的关心更多一些。有时候一顿饭、一次团队活动都能让他们感受到真心。我们十一期间去老挝、柬埔寨和缅甸调研,正好有职员在家休假,时间允许,我们都会去家里看望他们的家人,这让他们非常感动。在中心工作的有十几位非中国籍职员,潜移默化中,他们也会把中心的工作情况转达给本国,这样大家都知道澜湄执法中心是一个彼此尊重和平等的国际组织。我出国考察期间,专门宣布,由昂潘副秘书长主持工作。中心由不同国籍的执法人员组成,有些问题有不同意见很正常,但不会有隔阂,因为我们已经形成了有问题共同研讨、互相尊重的氛围。

对于澜湄执法中心的未来发展,有什么规划和设想?

郑百岗:前面刚提到了中心在打击易制毒化学品方面的举措。未来,中心计划与成员国禁毒部门合作,争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金三角的毒品发生一个量的变化,即生产量减少,销售的难度增加。我们在研究一些对策,争取使禁毒的工作能够有序地朝好的方向发展。

要把流域的执法合作做好,我觉得最核心的东西,各个国家特别是各成员国之间,一定要有一个共识——利用和发挥好澜湄执法中心这个平台,为各个国家来服务。

中老缅泰四国联合巡逻执法已经进行了八年,使整个澜湄流域的安全形势发生了质的变化,后续如何让联合巡逻执法更务实,因地制宜地实施一些新举措,更好地发挥作用,是我们要调研的方向。(感谢张少鑫女士对本文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敏娇)

猜你喜欢

湄公河职员流域
区域联动护流域
走近湄公河
迟到的理由
建构流域跨界水环境污染协作治理机制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打错了
反差就是这么大
系在湄公河上的七色霓裳
日美中在湄公河角逐影响力
为何不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