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思政教育创新路径探究

2020-03-09高朋敏

ViVi美眉 2020年8期
关键词:引言思政教育互联网+

摘要:伴随互联网信息普及与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我国现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而互联网也成为当下社会潮流的领头者,互联网和社会各行业领域的融合亦不断深化。本文以互联网+时代下思政教育创新的意义入手,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教育;创新

引言

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报刊与广播等媒介不同,一批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借助互联网全面覆盖到数字电视、手机和电脑等智能化终端的全新传播媒体整快速进入社会大众生活中,既提供了多样性信息资讯,亦成为现实生活当中的主要娱乐媒介。新时期背景下,“互联网+”的概念界定愈发多元化,其推动了现实生活和网络虚拟空间互相构建、互相影响,促進思政教育完成了变革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思政教育方式。但是,伴随“互联网+”不断深化发展,网络文明与网络安全等各类问题渐渐突出,互联网虚拟空间中涌现出诸多青年用户,而青年阶段对每一个体来说均是意识形态生成的重要阶段。在此环境下,如何创新思政教育,使大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是思政教育工作者应深度思考的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下思政教育创新的意义

“互联网+”时代下,采取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创新手段具有必要性,主要呈现在下述几个方面:首先,国内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极易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伴随社会进步与发展,社会大众思维模式与理念亦随之改变,思政教育工作必须以时代发展为基站,积极应对时代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并牢抓发展契机,落实国家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建设的伟大目标。其次,积极适应当下“互联网+”发展动态,明确社会发展与产业变革对人才所提出的个性化需求,及时优化与创新思政教育内容,将思政教育功能和价值最大程度发挥,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多高素养人才。最后,“互联网+”教育的深度结合,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微博与微课等新媒介的诞生,对传统思政教育观念和模式带来较大冲击,唯有把“互联网+”和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才可推动教育实践和信息技术的协调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下思政教育创新路径

(一)更新思政教育观念,打破固有思维模式

“互联网+”教育大环境下,唯有促进思政教育传统观念的更新,才可将思政教育工作改革落到实处。所谓思政教育观念更新,指的是思政教育需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借助互联网平台主动和学生群体展开互动交流,深入参加学生群体对于时下热点话题的探讨中,同时利用网络语言回答学生所提疑问,并引导其树立积极思想观念。值得注意的,教师通过网络语言和学生们展开交流,能够切实缩小师生距离,对教育效率、质量提升具有正向影响。在思政教育中,教师应积极阅览学生们时常登录的APP和网站,检索学生们感兴趣的热点话题。唯有同处于相同空间和维度中,师生距离才可大幅度缩短,教师对学生而言也会具有更强烈的亲切感。除此之外,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唯有采取学生群体易接受的授课方式,在课堂中引进热点话题,才可切实提升思政教育效率及质量。

(二)深化“互联网+”运用,改革思政教育模式

伴随时代变迁和发展,思政教育工作亦需要和时代接轨,因此现阶段深化“互联网+”在思政教育领域的运用,已然成为时代发展及教育改革必然趋势。在此环境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需在渗透“互联网+”的同时,不断建设健全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并借助信息化技术革新以往教育模式,落实思政教育的全面突破。而在应用“互联网+”过程中,不可停滞在表面层次,应深入发掘“互联网+”优势。比如,以校企合作模式为依托,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时刻了解大学生群体思维动态,按照其个体差异性实施针对性思政教学。除此之外,还可借助翻转课堂、微课、合作学习等模式和互联网融合,切实深化“互联网+”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环境下,思政教育正面临诸多发展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变革,为思政教育创新带来有利条件。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更新思政教育观念,打破固有思维模式,深化“互联网+”运用,改革思政教育模式,发挥思政教育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邹平均.试论“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5):176-177.

[2]郭锐.“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突破途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40(01):75-77.

作者简介:

高朋敏(1971年6月- ),女,汉族,辽宁铁岭人,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副教授职称,辅导员兼学生党支部书记,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党建研究。

猜你喜欢

引言思政教育互联网+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