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育信息化2.0下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0-03-09张俊飞

ViVi美眉 2020年8期
关键词:辅助信息化课程

摘要:信息化教育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促进现代化教育改革与创新,新时代的教育领域无论是教学、科研、实践、管理都要融入到信息化的洪流运转之中。本论文将针对教育信息化2.0进行分析,进而针对包装设计课程在教育信息化2.0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并提出可实施的途径。

关键词:信息化2.0;包装设计;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90后、00后对于对电子产品天生具有亲近感,利用互联网和各类电子终端辅助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全面形成。

所谓信息化教育模式,主要是指深入挖掘培养高新人才,创新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解决教育改革中所遇见的问题,让教育模式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首先,教育目标是要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专业化人才,这就必须把提高信息化处理的基本素养放在核心首位。其次,信息化的现代人才是要求具备重组信息资源后的有效开发、创新、利用,这就要求当代教育者在教学与科研过程中,要具备信息技术的手段与视野。如何转变学生能力培养模式,将包装设计教育信息化有效的贯彻在理论与实践各个环节,是促进学生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环境的关键所在。这不仅仅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认知领域的观念更新,更是把教师的育人职责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促进学习网络形成,注重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学生实现知识的探索,实现发现学习、实现问题解决学习,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更好的适应社会,这才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点。

二、基于教育信息化下的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合理巧妙安排教学过程,在教师、内容、方法、互动、考核等方面有所创新。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主要针对1-2课时、一个单元的完整内容对最少课时开展教学设计。

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资源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资源的共享能够更好地辅助学生的学习。使教授包装设计课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共享平台为媒介,提供优质的资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抛出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利用课下时间借助资源共享平台探索学习、自主学习。不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闲散时间;而且丰富教学环节,扩充学生的知识和资源储备。

教学媒介的辅助:为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以多媒体辅助,增加讲授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同时,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对于包装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应用。

课中互动讨论环节:互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快速切换,教学情况及时回馈。利 用蓝墨云班等教学辅助软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最终,课堂点名、课堂讯息展示、教学服务整体提升。

课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课前备课预习,课中互动学习,课后作业复习,线上线下混合自主学习。利用“三微一端”,辅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和探究学习。

三、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新时代的新中国有着日新月异的新气象、新变化,最为显著的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给教育教学新的机遇以挑战。只有深度融合信息化教育理念与时代前沿科学技术,才能为教育的发展开辟新的前景。信息化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现代通信技术,而是要把收集、归纳、分析、重组、创新、总结、验证大量信息资料的能力与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深度结合,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新时代教育开拓新的思路。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近日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网络教育的成功实施,意味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教育信息化即将进入2.0时代。

很显然,如果没有新理念、新方式支撑下的教育信息化的参与,针对上述趋势的改革将难以奏效。而这种“新理念、新方式支撑下的教育信息化”就是教育信息化2.0。

第一,将更以“体验”为依归。“体验”是“人”的体验,以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更为注重的是业务、行为和流程,注重的是物与事,但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是“人”,教育信息化只有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归结于人才能真正发挥出效能。如,运用相关的软件的辅助,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人性化,使学生参与其中。

第二,将更以“数据”为基础。不同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1.0,教育信息化2.0将以数据技术为基础,将一切参与主体、教育元素、教育行为数据化。如,使用信息化教学系统,針对学生答题的数据分析,真实掌握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将更以“开放”为策略。事实证明“开放”与“共享”是信息时代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教育信息化2.0将在充分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开放各类 数据,实现教育大数据的全社会的共同挖掘、共同获益。如,利用资源共享平台使学生自主下载并自主学习。

第四,将更以“智能”为目标。破解当前教育难题的根本还是在于能不能将优质教育资源经济地、有针对性地投向学习者。建设更加智能、更加自动的教育信息化既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途径,也是教育信息化2.0的一大建设目标。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信息化软件当中,针对性的学生,图文并茂加以语音解释,更能针对学生的具体需要来智能化学习。

四、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建立了微信公众号

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发布一些关于包装和设计相关的推文。

该微信公众平台将会以“对内服务师生,对外展现视觉包装类设计的魅力”为基, 以“传递前沿视觉设计,构建全方位咨询与服务”为宗旨,正确引导专业舆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紧跟视觉时代发展的步伐,全方位展示视觉传达设计的魅力,打造品牌 视觉传达专业形象,使其更好地符合学生对于包装设计类的需求和资源的共享。伴随着网络时代迅猛的发展以及新的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各类的应用程序、媒体。

层出不穷,基于移动手机客户端的应用程序逐渐显现出优势,在“互联网+”的号召下,“新媒体”成为互联网界聚集的焦点。利用新媒体进行包装设计专业课程的宣传与服务将是主要的潮流趋势,而改专业更是要借助于新媒体的优势对内进行服务、对外进行宣传。目前,手机作为必不可少的移动设备,微信成为大家日常交流的渠道之一,而微信公众平台几乎成为各大企事业单位进行宣传和服务的媒介。因此,包装设计专业课程也 应迪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紧跟科技发展的前沿,针对当前网络环境,根据包装设计专业课程的特点,建立属于包装设计专业课程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为广大的师生提供及时可靠的咨询与前沿的相关设计。

(二)91速课和蓝墨云班

为了更好地辅助课上教学以及协同下课学习。针对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专业的特征,则选取了两款软件共同结合,使其优势互补: 91速课网和蓝墨云班课。 该两款软件已经投入到教学当中,并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并可以继续推广使用。

(三)教学信息化的软件的运用

这两款软件都是新型智能教学平台,各自具有优势,两者结合使用则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根据课程的需要结合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场景应用,将教学与微信、AAP 融为一体,轻松实现信息化互动课堂。

(四)借助资源共享平台辅助教学

根据该课程的需要,则需要多看素材、多积累案例。依据素材容量大,课上分享较为麻烦,则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了百度云共享资源。百度云网盘,是百度公司推出的一项提供用户Web、Android、iPhone和WindowsPhone手机客户端多平台数据共享的云存储服务。改服务依托百度强大的云存储集群机制,发挥了百度强有力的云端存储优势,提供超大的网络存储空间。

百度强大的云存储集群,是目前最具有优势的存储机制,提供了完善高效的服务;高效的云端存储速度,以及稳定可靠的数据安全。完善的文件访问控制机制,提供了必备的数据安全屏障。依托百度大规模可靠存储,一份文件多份比分,防范一切意外。数据传输加密,有效防止数裾窃取。

(五)借助群平台辅助教学

依据学生对于微信和QQ的使用和课下更多的和学生交流,相应的建立徼信群和QQ 群。在创建好群之后,可以邀请学生加入该群。可以给学生分享图片,视频、网址等,可以指导学生设计方案的改进、解答问题等。

(六)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包装设计课程的特殊性,为了增加课程的直观性,上课时必须结合口头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此时,一款个性、有趣的PPT制作将至关重要。因此,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应该增加图片,动画,互动等环节。

(七)借助多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辅助包装设计教学是必可少的。包装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融合了字体设计、版式设计、结构造型设计等。基于学生以往所学的设计软件,配合包装设计课程的开展。在整个课程的开展当中,组织学生进人机房进行实操。使具塔界的学生具有实际的应用能力,促进其知识的巩固和学习。

结语

基于教育信息化2.0下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的研究与实施,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增加了实践的环节,特别是通过学习情景的设计到达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不仅增加了学生理论上的学习,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學生的主动的参与意识。简而言之,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技能,使培养的学生更能符合社会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彭雅莉,徐伶俐,胡晓涛,王先昌.湛江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海洋文化符号构建分析?[J].?包装工程,2018(01):60-65.

[2]单英.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

[3]罗兵,张晓波,徐军.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J].包装世界,2012:11.

[4]王受之.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5]王海力.商品包装设计中海洋文化符号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7(05):60-65.

作者简介:

张俊飞(1989.2-),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设计学

猜你喜欢

辅助信息化课程
构造辅助函数妙解压轴小题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