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中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2020-03-09张静

ViVi美眉 2020年8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途径素质教育

张静

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和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黨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新课程改革推进以来,素质教育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所重视,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新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我国的农村人口数量较为庞大,农村学校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推进一直是我国近几年来的重要突破方向。虽然素质教育改革推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就目前农村素质教育实施情况来看,推行力度和涵盖面仍有欠缺。

关键词:农村中学;素质教育;问题;途径

前言

中学阶段的学生刚刚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心智较为成熟,对于新事物有自己的评判标准,需要新的引导方向和知识构建。这一时期也是塑造学生道德素养和奠定学习基础的关键阶段。但是农村教育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专注度并不高,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精神没有更多的教育投入,这也导致现阶段农村中学学生素质教育欠缺。现阶段的教育关键就是帮助农村中学寻找素质教育实施的疏漏,改善农村素质教育缺乏的现状,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进步。

一、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深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中,成绩是作为学习成果的唯一考核标准,这也造就了我国传统教学理念中的应试思想,成绩至上。不论对学生还是教师,学习成果和教学成果只能靠学习成绩来体现。在这种应试教育影响下,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于学生的分数极为看重,在日常授课中往往采用死记硬背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教师沦为无情的讲课机器,学生则被迫成为学习机器,没有对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引导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

(二)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情况来看,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较差,还有极少数偏远地区的交通不便利,这也导致了农村教育资源的缺乏,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地区发展情况缓慢,交通条件较差,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有待提高。这些条件也导致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较差,既要忍受苛刻的生活条件,待遇又相对较低,相比城市的教学条件,很少有教师愿意主动去农村学校任教;其次,因为国家政策的扶持,到农村任教一段时间回城后可以得到较好的待遇,所以也有不少教师前往农村教学为后期提升打基础。但是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返城提升待遇,所以农村的教师资源不断更换,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不稳定。师资团队的缺乏和频繁地更换,使得农村中学的教学模式难以稳固,素质教育推进断断续续,难以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提升。

(三)家庭原因影响农村学生学习思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对子女的期盼和教导很大程度决定孩子的性格因素和学习习惯。当孩子小的时候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完全是来源于对父母行为和言行的模仿,从最初的学说话,学走路开始,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改变孩子的发展方向和学习习惯。好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让孩子的性格更加活泼开朗,阴郁的家庭氛围也会导致孩子性格内向,胆小怕事。但是从农村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水平来分析,大多数的农村学生父母受教育水平有限,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只能从考试分数来了解,又缺乏辅导能力和沟通能力,所以当孩子成绩不好时大多数会选择过激的教育手段。另一方面,农村因为经济发展情况较差,很多农村父母选择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中。这导致很大一部分农村孩子被迫成为留守儿童,无人看管,学习全凭自觉,也缺少家人的陪伴,情感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欠缺。

二、改进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建议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大力推进的薄弱教育环节,通过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方位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提升也是我国教育的目的之一。但是,因为农村发展条件与城市发展条件的差异性,适用于城市教育改革的策略到农村地区遇到多重阻碍。面对这种情况,农村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应当因地制宜,进行人性化的改革,由老师、学生、家庭以及社会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提高农村中学素质教育水平,真正实现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

(一)社会应加大关注和扶持力度

农村人口数量占我国总人口数量的六成之多,在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人数占到80%,这也就意味着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我国教育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农村教育工作来说,加紧势头猛力地追加改革重点,要求农村教育实现几个突破必然是不现实的。农村中学的教育应当从做好基础教育,保障每个农村学生的学习才是当前阶段的重点工作。要改变农村教育师资力量差、上学条件差的情况,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为农村教育资源建设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帮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农村教育建设。让农村学生享受平等的教学资源,得到应有的关爱。

(二)农村中学应转变办学理念

教育理念是决定学校教学方向和教学模式的关键。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前,我国的教育思想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深刻,刻板的教学方式和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以及应试思想的教学印象让我国的教育发展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困惑。虽然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体较高,但学生缺少独立思考能力,教师缺少创新意识,学校缺乏引导思想。因此,农村中学要想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认清农村素质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转变办学理念。教师是与学生直接沟通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学校要转变办学理念首先应当提高教师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通过进修学习,邀请优秀教师讲座,举办学习研讨会等形式,让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当前阶段素质教育对教育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改变应试教育思想,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精神思想,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应当清楚,当前阶段的教学目的不再是培养定向性的劳动者,而是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潮流的全面发展性人才,而全面发展不止表现在学习成绩这一个方面。

(三)与家长沟通,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农村中学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学校应当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分享会,多与学生的父母沟通,了解学生在家时的表现。对于外出打工不能陪伴孩子的父母,也应当多打电话和回家看望孩子,让学生感受到来源于家庭的爱。其次,学校也应当利用家庭分享会和家长会帮助学生家长了解目前教育的发展趋势,让家长了解和重视素质教育。在家时多关心孩子,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身心健康。

(四)提高教师素质

除家长之外,教师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引导学生学习,提升自身能力的人。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清楚自己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努力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应当多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多向思维。善于创新教学方法,多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论:推进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工作,帮助农村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农村学校的经济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办学理念较为落后,学生家长对教育的盲目认定等因素导致农村中学基础教育工作还不够完善,使得素质教育工作难以顺利推进。面对这种情况,农村中学还是应当从基础教育入手,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育改革经验,转变自身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借助政策的扶持和社会人士的爱心帮助,共同努力,实现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突破发展,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迎新.?浅谈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问题[J].?赤子(中旬),2014(12):135.

[2]王磊.?浅谈农村中学素质教育与教师队伍建设[J].?零陵学院学报,2004(02):30-31.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途径素质教育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
也谈素质教育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