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疲软成因及改善建议

2020-03-09李金国

ViVi美眉 2020年8期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建议

李金国

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明显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行业发展都带来了积极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工作条件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也正是因为生活条件日益改善,某些大学生认为艰苦奋斗不再是促进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良方。因此,本文立足于大学生生活调查实际情况,对新时代的艰苦奋斗做出了别样的解释,分析大学生不再重视艰苦奋斗精神的原因,从而强化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并为提升精神境界给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建议

时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也在迈着前进的步伐,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艰苦奋斗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新的时代必然有新的内涵。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内在精神理念,同样也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性措施之一。总的来说,艰苦奋斗不是要我们继续像前人一样吃糠咽菜,而是希望我们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进行消费,不铺张浪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同时积极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困难,敢于迎难而上,不屈服,在面对困难时依然具有乘风破浪的决心和勇气,一个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艰苦奋斗不仅是具有意识层面的意义,更具有实践指导的内在价值。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艰苦奋斗必然具有新的表现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艰苦奋斗是一种形式化东西,我们必须将其落实到实处,落实为具体的措施、具体的行动。人的发展与成功必然需要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持,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精神的保障。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布满荆棘与鲜花,我们只有用汗水浇灌鲜花,用奋斗披荆斩棘,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一、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疲软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的表现

1.生活上铺张浪费、贪图安逸

普遍来看,当代大学生从小到大都没有经历苦难时期,没有体会过上世纪末的心酸和贫困。因此,在生活学习上难免会有些浪费,不注意节俭。再加上,部分大学生追求享乐主义,多攀比,奢靡之风影响甚大。

2.学习上不求进取、得过且过

长久以来,大学生没有体验过前人的艰辛,长期的幸福生活使得更多的大学生沉醉其中,无法自拔,在言行举止上颇有浪费,在学习上也没有努力学习,而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经常逃课缺课等。大学生没有摆正自己的思想,也没有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而在大学生活中铺张浪费,甚至部分学生被退学,严重浪费了时间和学习资源。

3.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缺乏理想信念

正确的人生观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如果缺乏了正确观念的引导,那么大学生很容易迷失在纸醉金迷之中。没有坚定的信念去支撑大学生努力学习,而大学生也只会在大学生活中得过且过,遇到困难时只会退缩、为自己找借口,这对于未来的社会生活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如今社会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大学生不努力学习只会面临失业。

(二)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的原因

1.部分大学生存在认识误区

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很多人,尤其是年轻学生认为现在优越的社会条件已经不需要我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精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大学生没有正确理解艰苦奋斗的内在价值。

2.学校教育的忽视

传统的教育深入人心,尽管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推进,但是应试教育在当前教育模式中仍然存在位置。应试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忽视了对学生思想观念的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再加上高校与教师也没有正确认识到艰苦奋斗的重要性。

3.家庭教育欠缺

家庭教育具有强烈的先导性和感染性,家长的价值在很多方面甚至高于学校教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如果家长没有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指导,那么学生在后期的教育中也很难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4.不良社会風气影响

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消费主义开始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享乐主义、攀比风更是比比皆是,很多人都开始通过网络传播自己的价值观,长此以往也形成了一股不良社会风气。

二、新时代下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建议

(一)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丰富,也包含了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但是在实际过程中还存在些许偏差。对此,高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该有所侧重点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对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从思想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学生进行双向教育。首先,在思想层面上,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前辈的奋斗历程,让学生在这些影像资料中得到进步思想,明白艰苦奋斗精神对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实践层面上,教师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各种志愿活动能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艰苦奋斗精神的实际意义,也为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精神提供了具体的措施。此外,高校以及教师要善用奖惩机制,对各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适当的奖励,对表现不自觉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惩罚,由此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共享共创。

(二)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加强对艰苦奋斗精神的宣传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也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学生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校园氛围之内对学习也会抱有更大的兴趣和热情。因此,高校要积极利用校园文化打造与环境建设,做好思想教育的宣传工作,从而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自觉的进行思想教育,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高校可以利用校园文化宣传栏,张贴标语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在校园网站、社交媒体软件上发布相关信息,使得学生在浏览网站时能够不自觉地进行思想教育,净化心灵,从而纠正自己的行为,在学习生活中对艰苦奋斗精神做出正确的诠释。

(三)高校应通过各种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感受艰苦奋斗精神

以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得到能力的拓展以及思想境界的提升。主题教育活动鲜明突出,更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和深刻的体验。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例如红色延安,这些地方留下了前辈的身影和付出,让学生身临其境更能感受上世纪那段血与泪的交融史、民族解放的胜利史诗。此外,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红色经典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观看红色电影,如《开国大典》《狼牙山五壮士》《白毛女》等,阅读红色经典作品《红岩》《红旗谱》《山香巨变》《暴风骤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读后感、观后感交流,并对表现优秀、思想深刻的学生进行表扬和物质奖励,从某种程度上说,物质奖励能够更加有效的鼓励学生参与学习。就大学生来说,大学实践活动丰富多样,例如“三下乡”活动,由学院组织学生到教育条件落后的地方进行支教,在具体的环境要求之下,学生更能体会到艰苦奋斗的重要性。

(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践行艰苦奋斗精神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日益受到更多的认可和重视,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创业大军。但是,创业的道路上向来是坎坷不平、曲折迂回,成功人很多,失败的人也比比皆是,要想在创业大军中拔得头筹,就必须付出比旁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持艰苦奋斗精神,会让我们在创业中走得更远。创业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口号,而是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证明的,在证明的道路上妖魔鬼怪常有,风雨雷电也不少,我们如何才能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精神就告诉了我们答案。大学生经验缺乏,而又对社会、对未来抱有强烈的信心和自信,以至于当他们面临失败的时候,往往大受打击,甚至一蹶不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高校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乐观的心态,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创业道路中的失败与成功。当我们取得胜利时,不骄傲、不攀比;当我们失败时,同样不气馁、不言弃。引导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精神,拥有会当凌绝顶的自信与豪迈,拥有乘风破浪的勇气与胆识。

(五)高校要重视模范人物的榜样示范与带动引领作用

学生干部来源于学生群体之中,学生干部的作用如果得到有效的發挥与运用,那么必然会对学生群体产生深刻的影响。树立艰苦奋斗的典型,发挥典型的榜样与示范作用,引导学生向榜样看齐,约束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态度,在学习中努力学习,在综合活动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此外,榜样不仅可以来自学生,更可以来源于教师群体甚至社会大众。高校教师要积极的与社会进行交流沟通,邀请社会上的行业典范、榜样进校举办演讲或者讲座,让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这些社会人物,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努力。学生与社会人群接触的时候,也能够间接地接触社会,针对于他们未来进入社会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童勇.用艰苦奋斗精神塑造大学生灵魂[J].天津社会保险,2019.

[2]石梦希.从“裸贷”现象谈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

[3]僧婉妍,王静华.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培育高素质人才[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7.

课题项目:

本文系《新时代奋斗精神在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课题项目。项目编号:CZXG19YB03

猜你喜欢

高校大学生建议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山西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成因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