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不良品行的矫正策略探究

2020-03-08于会云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矫正策略中学生研究

于会云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现阶段各中学更加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素质与学生的品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谓不良品行,指的就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违反,以及犯有的严重道德错误,在现阶段的教育背景之下,有不良品行的学生属于极少数,却对学校的整体教学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本文我们将对中学生不良品行的矫正策略进行一些具体的探索。

【关键词】  中学生 不良品行 矫正策略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023-01

前面提到过,现阶段依然有不良品行中学生的存在,这对于学校班整体教学氛围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矫正他们的不良品行也是当下中学所面临的迫切问题,这不仅仅对这部分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学习,具有重大影响,还对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直接影响。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其不良品行的形成原因以及相应的有效措施。

1.对文化市场加强管理,从而实现社会环境的优化

首先,要想矫正学生的不良品行,就要在舆论的导向上进行良好的引导,使更多的正面教育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少一些反面教材,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就多一份保障。在进行正面教育期间,应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及灵活性。在实际教学当中多渗透时代英雄的故事,在心理上激发学生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例如:每周每班播放一期《羊城时政学堂》、《开讲啦》《今日关注》等,这些栏目内容能够让学生学习名人的精神,促进中学阶段的思想道德教学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对案例的综合分析能力。其次,对学生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优化,健康的大环境能够对中学生不良品行的矫正起到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应该对一些具有诱惑力的视频影音进行查禁,对于一些文化报刊书籍更要做到严格把关,从而保障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2.对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目标明确化

学校在进行教学期间,既要从现实出发,对社会价值的多元化进行认可,不能回避,又要对社会环境下所产生的一些不良观念进行摒弃,把社会主义正确的价值观,灌输给广大的中学生,促进其身心的发展与健康成长。同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有针对性的制定明确的达成目标。例如:孩子的家庭教育背景、成长经历、受挫经历、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孩子的优势和劣势、孩子不良行为的性质(课堂?语言?学情?交友?)等。找到原因后,就可以对出现品行不良行为的学生,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其进行关注,例如:思想上的沟通、学习上的帮助、心灵的陪伴、一个眼神的关注、对孩子实际问题的解决、对孩子闲暇时间的有效指导……

例如:我带的班当时有几个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精力旺盛,经常干扰课堂。于是我带他们在学校天台开辟了一块空地,起名“我的植物角”,由他们规划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小葱、蒜苗、辣椒等),每天浇水爱护,看谁的植物长得最旺盛,他们对这件事特别用心,一下课就跑上天台去看,内心有了寄托,进而连课堂纪律都开始遵守,变得开始喜欢学习了,青春阳光的气息重新出现在他们脸上,不知不觉中,原来的不良行为减少了直到不见了。播种植物跟德育教育表面上看似没有联系,其实质上就是一种有效教育。另外各班级之间还可以开展座谈会,鼓励和肯定这些孩子的进步,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这样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可以很棒的,在会议上得到交流,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这样才能使中学思想道德学科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3.对起始教育以及系列主题教育进行掌握

起始教育对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生刚入学对新环境陌生时候,就应该制定规范设立标杆,对其进行严格的要求与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教师还应对不同年龄性别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表示认可和尊重,根据学生的成长及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例如:演讲比赛、志愿者活动、我是讲解员、年级或班級球赛等。这样可以使中学的教育实施更加具有整体性、制度性、系统性、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同时也适当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增添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还有利于对学生不良品行现象的矫正,从而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4.坚持培养中学生的耐挫能力,并且实行具体课程教学

很多中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家庭成长环境比较优越,其耐挫能力较差。如果学生在学习或者学校生活中受到挫折,就很难接受,这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不良行为概率。针对这一问题的产生,班主任及相关教师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给孩子锻炼耐挫的机会,例如:角色互换体验(师生面对面、生生面对面)、心理课程开设、参观革命圣地等。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伟人的强大精神力量,了解国家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价值重新产生正确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的行为规范作出准备。

总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各中学更加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经过我们的调查与分析可以了解到,不良品行现象在中学依然存在,本文我们对其相关矫正措施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能够提高中学思想道德教学效率,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中学生的不良品行进行矫正,可以对学生日后的社会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毛想.如何正确引导低年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对策研究——以农村单亲家庭学生为例[J].中华少年,2019(2):102-102.

[2]李菁菁,窦凯,聂衍刚.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8.

[3]陈健美.从简单粗暴回归理性认知——一例轻度品行障碍中学生的辅导案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5):54-57.

猜你喜欢

矫正策略中学生研究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谈学生学习不作为的正向引导
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及矫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