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

2020-03-08李亚楠

河南教育·高教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原文化传承创新

李亚楠

摘 要:中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缩影,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轨迹,折射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对中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领悟其内核和精神内涵,将其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融于一体,使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本研究从中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的意义、应用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等方面入手,探究中原文化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关系,从而领略中原文化精神,提高学生的设计品质和内涵,使优秀中原文化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中原文化;传承;创新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对中原文化的深入研究,领悟其内核和精神内涵,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类的应用学科,涉及艺术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等诸多文化层面,具有较强的文化性、艺术性、实践性与技艺性。中原文化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因传统文化而得到发展与创新,也因其具备传统文化因素和内涵而体现中国文化精神,并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内容而得到传承与推广。同时,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因中原文化的融合而在专业建设、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及培养目标等方面更趋于科学化和丰富性。

一、中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的意义

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离不开环境艺术设计的陪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生存”,转而对环境中的文化性和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方面源于人们审美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源于人们精神上对于艺术的需要。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不再是大众化的流水线工作,而必须呈现独特性的内容。将中原文化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中很有必要,既为设计中的美感找到历史依据,又传承了历史文化。环境艺术设计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也是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重要行业,无论人类的公共环境还是家庭及个人的生活环境,都反映着社会经济的强弱、物质生活的水平与人民精神的审美要求。因此,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要想在培养模式、目标,特别是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改革,就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着手,从精神内涵方面切入,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与环境艺术设计完美融合、共生发展。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创新与发展。

二、中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一)文化理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中原文化在精神层面建构的文化理想,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同样,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需要引入中原文化,将中原文化的内涵在设计作品中很好地展现出来。设计是一个讲究精气神的存在,氛围的烘托能给设计作品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能把设计内涵、主旨表达、情感寄托涵盖在作品中让观众更好地品读。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中原文化,真正领略中原文化的精神,并把相应的文化理想引入设计中,才能让观众在作品中充分感受文化气息带来的魅力。

(二)图腾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图腾产生的基础是原始民族对大自然的崇拜。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后来在彩陶中,一些具象的图腾也应运而生。从远古时期的图腾到明清时期的吉祥符号在艺术设计的美学领域中都有体现。同样,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能找到图腾的存在,它在我们的课程中可以很好地展现。比如,可以在室内设计的课程中把图腾的元素穿插运用到室内空间环境中;在公共空间设计课程中,把图腾的设计元素稍加修饰运用到餐饮空间、娱乐空间、展示空间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图腾文化和图腾内涵,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中原文化的精髓,并能够在今后的设计中更好地展示图腾的运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彰显图腾的魅力。

(三)绘画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中原绘画作品繁多、杰作纷呈、名家辈出,并且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绘画内容精美丰富,绘画技艺精湛,构图和谐统一,色彩搭配协调,造型优美生动,线描劲健流畅,并且空间处理合理,技法精密熟练。从优秀的绘画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优美的韵律。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大量的绘画训练为依托,尤其是在设计基础、手绘效果图技法表现、景观环境设计等课程中都需要绘画的练习,只有线条运用娴熟,才能绘制完成优秀的作品。因此,我们应当学习大师的优秀作品,从优秀的作品中感悟线条、色彩乃至空间的运用等,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帮助。

(四)壁画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洛阳龙门石窟中除了佛像,还有众多的壁画。飞舞的线条、流动的韻律,如同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盛宴。通过品读中原文化之壁画的精髓,我们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艺术的魅力,感受到色调的热烈明快、单纯和谐。把壁画的精髓引入设计之中,不仅可以感悟绘画的魅力,领悟色彩的美感,更能使设计增添几分灵气。将壁画熟练的技法运用到设计之中,把线条的运用以及色彩的搭配转移至室内外的设计中,可以为学生今后的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中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融合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将来的工作需求,高校应改变传统的知识本位教育理念,坚持能力本位和知识本位相结合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定位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目标。要改变传统的知识本位教育理念,解决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其关键在于优化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中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重要作用。国际著名的设计大师乔治·罗亚曾经说过:“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人才除了要具有扎实的实践功底,还需具备比较全面的人文教育作为支撑。因此,教师应当把中原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各个方面,让学生领悟中原文化的精美之处,更好地使中原文化的核心价值切实通过环境艺术设计得到传承和创新,从而成为适应市场需要和时代发展的应用型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二)调整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高校应根据目前市场的发展,适当调整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增添一些特色课程,把中原文化融入现有的课程中,将中原文化的精华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比如,在学习中国建筑史这门课程时,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洛阳、开封等地遗留的古建筑群、夏商周时期的城市遗址、东汉和魏晋时期的庄园、汉代陶仓楼等,让学生真正感受本土文化,从而对建筑的了解更加深入。另外,在学习室内设计和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这两门课程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地介绍中原文化中关于图腾、绘画、壁画等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手绘练习时充分运用和谐统一的构图、协调一致的色彩、优美生动的造型、流畅的线描、合理处理的空间以及中原绘画的精妙来展现相关内容,从而更好地了解课程相关知识。

(三)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培养人才

千年古城和近现代城市文明给中原留下了彰显时代特色和地域文化的历史建筑,它们是这座城市发展刻下的历史烙印,见证了城市文明的历史进程。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辛勤的人民,同样离不开绘制宏伟蓝图的设计师们。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最终目标是为市场培养优秀的设计师,而设计师的成长离不开优秀的地域文化的熏陶。教师可以根据目前尚存的历史建筑群、优秀的绘画作品、彩陶制品、壁画等引领学生了解中原文化、熟悉中原文化、体味地域文化特色,并把优秀的元素经过加工美化后进行创新运用,使学生充分了解地域特色。只有充分领悟中原地域特色,才能更好更全面地将中原文化渗透到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四)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师资构成

要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为青年教师,社会实践经验比较匮乏。为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学校应当保证教师在每一年度外出学习一个月时间,充分了解市场需求以及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教师也可以与设计公司合作,寒暑假去相应的公司实践,了解市场发展行情,并引入教学中。此外,学校还可以请设计公司的员工到校为学生辅导、答疑,通过交流,教师也能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教学水平。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目的是培养符合人民生活与环境审美的,并且体现出文化性与人文性的时代精神的优秀设计人才。把中原文化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使其既相互影响,又共同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因中原文化的融入,在专业建设、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会得到优化和提升,从而为当今社会培养出更多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有用人才。

參考文献:

[1]张茜.浅谈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农家参谋,2017,(24).

[2]陈良梅.在民间艺术中探寻现代环境艺术的传承与再开发[D].南京林业大学,2008.

[3]廖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品牌,2015,(6).

[4]李飞.浅谈艺术设计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6).

[5]白玫.中原文化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传承[J].美术教育研究,2018,(11).

[6]毕海龙.中原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J].大舞台,2014,(2).

责编:初 心

猜你喜欢

中原文化传承创新
试论中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构建
关于中原文化传承和动漫形象品牌的有效发展策略分析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