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深化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0-03-08代莉莎

河南教育·高教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爱国主义少数民族

代莉莎

摘 要: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和国家的安全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深化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目标,从理论、方法和实践三个层面就如何深化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了“抓好两支队伍、搞好四个结合、做好四项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新路径。

关键词:三全育人;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是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建设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促进民族团结和稳定的重要使命。他们是党和国家与各族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也是党和政府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更直接关系到少數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深化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一、面向少数民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困难与挑战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顺利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教育。由于思维方式、语言交流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异,在校园里普遍具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交际关系

受生长环境、社会文化和信仰风俗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具有强烈的民族情结和民族意识,尤其是来自新疆、西藏等单一民族聚居区的学生。他们活动范围狭窄,在校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同民族学生聚在一起,且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交流,很少与其他民族学生交流,产生民族内部抱团现象,容易形成狭隘的民族思想意识。

(二)宗教信仰

我国少数民族大都有本民族的宗教信仰。这种信仰从他们出生就一直存在,大多已经潜移默化地演变成了风俗习惯。而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前长期生活在有共同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封闭区内,其价值观和社会思想辨识能力较弱,对国家政策认知不足。虽然他们整体的思想情况是健康向上的,但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来自家庭、族群的宗教信仰的影响。这让他们对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的认知产生混淆,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理想信念模糊,进而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习生活

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来自欠发达地区,经济和文化都相对落后。同时,他们从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学习和使用汉语的时间短,汉语的表达能力不佳。这给他们的正常学习和人际交往造成了阻碍,也降低了他们对文化和知识的吸收程度,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当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较缓,具有民族多样性和信仰复杂性,这决定了对他们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形式上具有特殊性。每年高校都会围绕爱国主义开展众多活动,如讲座报告、主题党团日、唱红歌等,在建党节、国庆节和一些重要政治节点上也都会开展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但这些教育在形式上、内容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常规教育多,专项教育少

目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多是面向已经建立清晰理想信念和国家民族观念的汉族学生的常规教育,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专项教育相对较少,特别是在一些与少数民族学生密切相关的热点问题上没有讲解透彻,不能完全帮助他们理解爱国主义的实质,从而影响了他们爱国主义的认知。

(二)显性教育多,隐性教育少

目前的爱国主义教育普遍是演讲宣讲、专题报告、参观瞻仰、集体升旗这种又红又专的传统方式,很少有学生较为熟悉的、有共鸣的、可感知的典型事例或实践活动,而且教育工作的主体多为教师,学生只需要按要求参与活动,这会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参与感和认同感不强,削弱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感召力。

(三)管理角色多,关怀角色少

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的工作多为“刚性”管理,如假期离校动态、特殊时期的意识形态、学业完成情况等,很少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引导他们,在情感上关怀他们,在生活上关爱他们,这就导致教育者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信任、交流不够,从而影响教育效果。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深化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研究

(一)抓好两支队伍,创新育人形式,实现全员育人

1.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的带动作用。少数民族教师在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最直接、最权威的人。他们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懂得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因此,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的带动作用,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要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的引领作用。辅导员是少数民族学生在校园里接触最多的教育工作者。辅导员要在完成少数民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基础上,深入学生中,做学生思想上的领路人、学业上的指路人、生活中的贴心人。

(二)搞好四个结合,提高教育效果,实现全方位育人

1.与民族文化相结合,尊重学生习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充分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他们营造民族团结、和谐互助的良好氛围,与他们培养感情、拉近距离、增强信任,使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以及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2.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关注他们的实际生活,把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生活问题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以人为本,关怀学生,让少数民族学生表达意愿有门、寻求帮助有路;积极发挥资助育人功效,通过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经济和生活上的问题,激发他们认真学习、回报社会的精神动力。

3.与个人需求相结合,关怀学生需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以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体发展为目标,充分尊重、肯定每位学生在心理、生理和学习上的差异,针对个人特长和需求因材施教。例如: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就鼓励他们参加文体活动,支持校园文化建设;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性格内向,就从教育他们保持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入手,引导其先修其身而后报国。

4.与网络传媒相结合,加强教育引导。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合理利用网络宣传平台,向少数民族学生传播有关党史国情、民族团结等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及时性和影响力。同时要警惕网络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煽动和渗透,运用QQ、微信、微博等工具,密切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关注热点,及时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

(三)做好四项教育,促进成长成才,实现全过程育人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素材和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璀璨的民族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壮丽的自然风光,也包括先进的国防安全、良好的公民道德和民族的平等团结,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爱国主义教育是要贯穿于整个大学时代的。因此,我们要从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丰富教育内容,不断增进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丰富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加强党史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教育,让少数民族学生全面正确了解国家的民族政策,看到在黨领导下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家认同,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民族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不移地跟随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2.做好专业知识教育。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情况,在通过辅导、一对一交流等途径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基础薄弱、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等问题的同时,加强创新教育和行业教育,让他们明白“国家强则民族兴”的道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提升自己,在实践中磨炼自己。

3.做好日常生活教育。在日常学习规范方面严格要求他们的同时,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和自强的可贵品质,不断给予他们来自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怀和帮助,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把爱国情感化作报效祖国的行动力,鼓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4.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价值观的偏差,校正敏感自卑等不健康心理,增强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建立健全的人格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使其热爱生活、努力学习、积极工作,未来发展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铁文英.精神扶贫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9,(3).

[2]冯瑛,王一帆,李永政.马克思主义信仰视域下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6,(18).

责编:艾 和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爱国主义少数民族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