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心脑血管病八大特点

2020-03-08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出血性心脑血管病缺血性

在我国,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居首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流行病研究室赵冬教授最近率团队完成了一篇研究综述,总结了中国心脑血管病的八个流行病学特点,对未来我国做好疾病预防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负担大幅增加。

赵冬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其快速持续增加,特别是死亡率和发病率的明显上升,是当前我国心脑血管病流行的重要特征之一。”

2. 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死亡率仍在国际上位于前列。

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死亡率仍接近国际平均水平的2倍。国家心脑血管病中心2018年发布的《全国高血压控制状况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3.2%,知晓率却不及50%,治疗率为40.7%,控制率仅为15.3%。加强高血压的防治仍是进一步降低我国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的最重要策略。

3. 主要心腦血管病的流行存在较大地区差异。

数据显示,我国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存在较大地区差异。如黑龙江省人群缺血性心脏病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是上海市人群的4.2倍;东北地区与华南地区相比,脑卒中发病率高2.4倍,死亡率高1.4倍。赵冬教授认为,这与不同地区生活方式以及对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防治差异有关,如要扭转,须根据各地主要问题,制定针对性策略。

4. 老龄心脑血管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

根据预测,2010~2030年,我国65~84岁的老年急性冠心病患者数量将大幅增加。这种变化带来的不仅是老龄患者就诊数量的增加,还有更多挑战。首先是老龄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措施缺少充足的研究证据。其次,老年患者常常有多种共患疾病,而我们缺少共患多病的综合评估和治疗指南。最后,大量的心脑血管病老年患者,可能成为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的“后备军”。

5.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轻型脑卒中患者数量不断增多。

研究发现,较轻型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明显增加,但人们的知晓率仍停留在较低水平。比如,约2.3%的国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但仅16%的人知晓,4%的人接受了规范治疗。中国国家脑卒中注册研究发现,55%的TIA或轻型脑卒中患者发作后存在就诊延迟。

6.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院外死亡率居高不下,院前急救不足。

研究显示,2007~2009年冠心病死亡患者72%死于院外,近万例被急救车送到医院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中,仅24.4%真正启动了心肺复苏,大部分患者失去了急救的“黄金”时间。赵冬建议,进一步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知识和基本急救技能。发生急性胸痛后,就算不能确定是否为心肌梗死,也要立即叫救护车,以防万一。

7. “三高”未诊、未治、未控制人群庞大,控血脂做得最差。

“三高”是指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其中,国人控制效果最差的是血脂。血脂异常且需要服药的高危人群中,仅5.5%在接受治疗,极高危患者中也只有14.5%进行了药物控制。

8. 健康生活方式相关指标的改善与指南推荐差距较大。

尽管社会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但诸如大量摄入含糖饮料和加工肉类、低体力活动等与心脑血管病危险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仍广泛流行。研究显示,与1997年相比,吸烟率和食盐摄入量有所降低,但远远不够。赵冬补充说,目前,我国在肥胖人群比例、居民每日活动强度、水果消费量等方面,与健康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水欣/文,据“人民网”)

猜你喜欢

出血性心脑血管病缺血性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出血性痔疮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血压≥140/90,血管病升140%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治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体会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预测
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