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题评讲“启导——开智”模式初探

2020-03-05黄平欢

师道·教研 2020年2期
关键词:应用题审题题目

黄平欢

近年来,笔者经常听到同行埋怨学生在应用题的学习和测评中问题重重。究竟是学生真的变差了,还是我们的教学法出了问题?为此,笔者做了相关调查,发现原因大致是:大多数的数学老师在评讲应用题时,采用“满堂灌”形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思维得不到锻炼,慢慢地变得“呆板”起来,而老师教得越来越辛苦,课堂效率低。笔者尝试实施“启导—开智”的教学方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优化应用题评讲课,做了如下的探索与尝试。

一、学生提前做题,老师积极备战

“教在学之后,练在评之前。”新授应用题后,明天要评讲的题目老师最好提前布置给学生做,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后,再听评讲,学习收获会大大提高。此外还可以分配好明天课堂上的任务,即哪些题目由哪些同学负责讲解,提前布置任务,目的让一些不太自信、口头表达稍逊一点的同学作好充分准备,更能提高课堂效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更高,所以老师布置作业任务后,自己也应该课前把这些题目做一遍,预测学生做题将可能出现哪些典型或特殊错误,学生在评讲时会出现哪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何启发学生解决,如何引导补充,如何减少或杜绝同样的错误重复等。未雨绸缪,方可取胜。

二、评讲课堂,精彩回放

“启导”就是启发引导学生教学前的学习活动,“开智”就是课堂上引导学生思维积极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启导—开智”应用题评讲课按以下步骤进行。

1.自主发现,独立纠错

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做事缺乏耐心,部分学生解应用题时难免粗心大意以致审题不够仔细,思考问题不够深入,甚至个别学生马虎了事、随意应付完成。因此,小组活动前,我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批改后的应用题中的失误,进行自我反思,把由于粗心、马虎、审题不清等主观原因引起的错误独立订正,如漏写解字,设的问题不完整,计算出错、审题不清以致列错方程等,初步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习惯。

2.互教互助,组内评讲

我们的合作学习小组人员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配,因为每组都均衡搭配有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以便每次活动都能快速有效地开展。自主纠错剩下的题目就在组内请教同学,老师要设计好各种表扬方案,刺激“小老师”认真地讲解。“授之以鱼还不如授之以渔”,今天教会了A同学指导差生,明天教会了C同学辅导有困难同学,慢慢地我们老师的工作量就少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也因而提高了。引导学生的同时,我们老师还要关注各小组存在的共同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请各小组将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次标记,为下一环节精要讲解作准备。

3.提出问题,精彩评讲

教师千万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他们经过组内的锻炼,再加上课前的充分准备,敢于出来评讲的同学加倍自信,简直会让老师刮目相看。比如A组长提出他们小组无法解决的题目,肯定有优秀的“小老师”站出来作精彩评讲,很可能他会比老师评讲的更易让学生理解,更符合孩子们的口味。但也不排除评讲的过程中离题了,思路方法不正确等,此时老师应及时提醒,及时纠正,或再请同学进行补充,甚至也可进行反驳、辩论;同时要求学生讲解题目时,注意要把讲解答案转移到同类题目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来。当发现有同学的解题思路更科学简便时,老师必须及时给予肯定与夸奖,并推广到全班中进行交流,激起思維之花的绽放,培养学生爱上数学、会欣赏数学、懂得享受数学课堂的核心素养。

4.小结评讲,教师解惑

在这个环节,老师须解决本次评讲课所有疑难杂症,或许解释讨论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或许适当点拨学生讨论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实现思维的转化,但学生基本不能解决的问题,可能就要像新授课一样详细讲解。

评讲课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其实都应在老师的预料当中,所以,重难点化解后,老师就应该出示早已准备好的变式题目,帮助学生们进行巩固,消化知识。作业中所出现的错,仅凭一次两次讲评,所有学生未必都能完全掌握,我们老师应该在这个时候趁热打铁,把易错题改变一下,让学生当堂完成,及时反馈并进行激励性评价,对再次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使评讲课效率得以提高。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应用题审题题目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关于题目的要求
“三招”学会审题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追根求源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