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信息技术支撑的“自主——互动”课堂模式的观察与分析

2020-03-05沈梦红

师道·教研 2020年2期
关键词:用电动画师生

沈梦红

身处信息社会,如果希望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取得成功,就必须使学生能够精通数字技术。作为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想信息技术支撑的融合课程 在“自主——互动”课堂模式中发挥出有效的应用,就需要对数字化学习规律、方法的深刻理解和对“自主——互动”课堂模式进行灵活运用,除了千百遍的练习尝试并无他法。本文将对综合实践课《家庭安全用电》课例进行观察与分析,并力图从教育教学理论上分析教与学成功与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探索教与学的基本规律。

本人从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在课堂的引入、自主—互动、交流总结这三个阶段来分析这节课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这一堂课利用信息技术和课程充分融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在导入阶段的嵌入

1.利用视频和 Flash 动画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来导入新课,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引起学生的兴趣信息技术作为创设学生学习安全用电知识情境的手段。尤其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表现能力来创设有丰富教与学资源支持下安全用电的学习情境。利用视频、音频、动画、图片、动态文本创设物理电学的学习场景。在本节课中,教师设计并利用 Flash制作触电的场景动画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相关问题的动画,它给予学生生动、直观、形象的视觉效果,能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

2.师生交流与合作来明确本节课自主探究学习的主题内容,在创设完情境后依据教学目标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并最终确定本节课自主探究学习主题内容。在这一阶段可以设计一些学习卡片来分发给学习小组成员,在课前学生要充分预习新课内容。教师鼓励学生在平板电脑上写出自己认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对新授课的学习内容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判断和理解。

二、自主——互动探究阶段

1.在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融合下,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习。为了使学生能更容易地发现物理电学问题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文本、图形、视频、音频、动画等信息资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知识的传递,而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充分的沟通与合作对知识建构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合作研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来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

2.在教师组织引领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进行师生之间更紧密地互动交流,师生共同努力优化完成探究学习的过程,强化学习效果集体主义价值观在教育中表现为普遍采取集体化的教学计划,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发扬团体精神。在合作交流中让学生感受知识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以此为目标来开展教学并体现学习小组团队合作效果。

三、信息技术在总结交流阶段的融合

1.小组之间进行 PPT 自主学习总结汇报,师生互动交流并共同归纳出自主探究学习结论。小组 PPT 汇报过程中,用记录表记录汇报评价,并且当时的小组汇报讨论氛围比较好,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学生不仅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在第二阶段的学习,小组内的成员已经达成了对自主学习主题内容学习的共识,掌握了相关家庭安全用电的知识点。通过 PPT 课件形式进行充分的展示与交流,师生共同努力并最终完成知识的概念图的制作以及得出探究结论。

2.学生迁移创造并应用生活实践 。师生共同总结探究结论,并在课堂研究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网络环境学习家庭安全用电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并能解释现实生活中物理电学现象,體现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的价值。例如,解释一些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并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体现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重要性,服务人们的生产生活,做到学以致用并去享受知识应用所带来的价值与快乐。

基于技术支撑的“自主—互动”式教学模式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比较而言,在课堂组织结构、教学过程侧重点、教学资源的优化选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角色的定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和提高。

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用电动画师生
用电安全
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用电安全要注意
我是动画迷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