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邂逅思维导图

2020-03-05王海荣

师道·教研 2020年2期
关键词:切入点绘制导图

王海荣

“思维导图即是能够借助文字、线条、颜色、图片等要素形式,综合运用左右脑全脑思维,将大量繁琐的信息内容转变成形象直观的、高度组织的、便于记忆的一种对发散性思维进行可视化呈现的思维形式。”(引自百度百科)由此我们可知,思维导图其实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难以理解的文化研究,而是普遍的、适用于教学工作的教学方法,只要学习者加以简单训练和理解,就能轻松地应用思维导图去学习或教学,同时也能培养大脑的发散性思维。

一、思维导图的几种形式及实例

思维导图的绘制首要确定其中心主题,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伸出“触须”。在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中根据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实际情况,利用不同的切入点,例举出以下几种绘制古诗词思维导图的形式:

(一)以作者的写作特点为切入点绘制思维导图

文人进行艺术创作,往往会在其作品中融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这就使其作品有着能够凸显其特点的创作风格,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如王维,他被称为诗佛,作品中常常透露出一种恬静与豁达。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画家,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读他的诗歌作品,脑海之中自然而然的就会勾勒出一幅幅意境深远的画作。如他的《竹里馆》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因此,可以抓住这个特点绘制思维导图。如图1。

此类思维导图,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古诗词学习和复习均可使用,相较而言,笔者认为复习课更为适用。

(二)以题眼为切入点绘制思维导图

很多的古诗词,题目的关键词往往就能高度概况整首诗词的主要内容,可以以此为切入点绘制思维导图。例如杜甫的《望岳》,这是杜甫早期作品,全诗集中在一个“望”字,以此为中心词进行绘制,如图2。

此类思维导图的绘制,往往从题目入手,便于学生更准确的把握诗词的关键点,从而将诗词的主要内容进行串联,从而形成知识网。应用在古诗词新课的学习中,效果明显。

二、课堂教学应用的实践与思考

(一)课堂教学应用的实践

广州市中考语文满分150分,古诗词鉴赏出现在第12题,共两小题总计5分。第1小题为文义理解,计2分,以解词等内容为主,第2小题计3分,考查内容以主旨、写作技巧、语言特色等内容为主。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古诗词的教学实践当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一下学期)将思维导图主要应用在古诗词的复习上,由教师绘制,进行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

第二阶段(初二上学期)翻转课堂,由学生课前预习绘制,课堂上将多个思维导图进行“碰撞”,从而达到补充与完善与完善的目的,同时按其实用性进行归类(类别如上面的六个实例)。

第三阶段(初二下学期)以学生为主体,课堂、课后复习由学生主导按需绘制思维导图,将其进行灵活的应用。

笔者认为,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古诗词的学习与复习的过程中,学习效率有了一定的提升,现就2020届学生初一上学期越秀区期末统考及初二下学期区期末统考该题得分进行量化比较,如下所示:

2018年1月初一语文越秀区统考统改。12题满分5人,本校仅有27.8%。所教1班得分率为19%,5班为23.8%。整体得分率不高,对此类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佳。(得分与人数分布如表1)

2019年7月初二语文越秀区统考统改。12题满分5分,本校有36.7%。所教1班得分率为41%,5班为46%。得分与人数分布如表2:

由此不难看出,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在此类知识点的掌握上,两个班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提高,从而达到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教学应用的思考

經过实践,发现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古诗词学习上有如下特点:

1.时间调控自由,节奏把握有度。

思维导图在古诗课堂上可用于新授课,亦可用于复习课。新授课上,教师可以据此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凸显重点难点。

2.切入点自由多样,提升教与学的效率

除了上述的六个实例外,思维导图的绘制可以有更多的形式,特别是在总结与复习阶段,制作思维导图进行古诗词教学与复习,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回顾古诗词内容。学生自己设计绘制思维导图也便于更好地总结与归纳重点。

同时,若能以此为基础,跳出课本,进行各诗词间的比较鉴赏(如初中送别诗主旨的比较)、同类诗词的比较与总结(如思乡主题诗歌的主要意象与举例)等,将会指导学生更好地适当广州中考对古诗词鉴赏的变革与需求。【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2018年度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古诗词邂逅思维导图下的古诗词鉴赏》(立项号:GDXKT17300)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切入点绘制导图
Art on coffee cups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放学后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
在转变中绘制新蓝图
VBA在宗地图绘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