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芳”:尹派艺术在福建

2020-03-05蒋芃

上海戏剧 2020年1期
关键词:流芳剧目芳华

蒋芃

古人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越好的声音越悠远无声,越好的形象越飘渺宏远。100年前,一位人民艺术家诞生于浙江新昌县,她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尹派”以及福建芳华越剧院共同的创始人尹桂芳先生。尹桂芳先生的一生不但是一部芳华史,也是一部尹派史,更是生动鲜活的越剧史——生于浙江,兴于上海,兼容并包,荟萃精英。尹桂芳在1946年创办的芳华越剧团(以下简称“芳华”)吸引了大批仰慕先生艺品、人品的优秀人才,他们或将一生献给尹派艺术,或有中途离去的,但无论时间长短,尹桂芳先生和她的尹派艺术都深深镌刻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

1959年,尹桂芳率领芳华全团63人南下福建,由此开启了一场越剧和尹派在福建的“拓荒”。初到福建的尹桂芳和芳华遭遇了“寒冬”——1959年大年初一演出的越剧《信陵君》竟然只有十几位观众,这与在上海演出时的火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福建是一个多方言的地区,由此诞生了大量极具特色的地方剧种。纵观福建戏曲分布,我们可以看到各剧种以方言为分布界限的形态,而越剧作为一个非福建方言的剧种,在入闽初期遭到当地观众的冷遇也是可想而知的。1959年夏季,尹桂芳带领芳华越剧团参加了福州市文艺界前线慰问演出团,开启了为期近2个月的巡演,此次巡演的观众人群主要为福建海防前线官兵。此次的巡演剧目,大戏为此前荣膺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三项大奖的《屈原》和在上海票房表现上佳的《秦楼月》,小戏和折子戏则是包括《梁山伯与祝英台·思祝、回忆、楼台会》《借靴》《踏伞》《丑人记》《挑女婿》《二堂放子》《拾玉镯》《送花楼会》《盘夫》等11个古装戏,及《风雪摆渡》《慰问篮》2个现代戏,可以看到其中有舞台经典,有应景的新创、有悲剧、有喜剧,这样的安排既考虑到了基层观众喜好,又兼顾到了时事需要,可谓是用心良苦。据福州80多岁的老观众黄女士回忆,大约在此次巡演返榕后,芳华又在福州上演了在上海时引发热烈反响的《西厢记》等剧目,一些本地观众通过这些演出开始逐渐了解越剧,并成为芳华的固定观众。

然而芳华并没有满足于此,一贯善于吸收学习的芳华人开始主动与福建地方戏交流。大约在1960年初,尹桂芳率领芳华全团赴莆田市仙游县,观摩了此前在全国引发热议的莆仙戏《团圆之后》,并很快决定将这个剧目移植改编为越剧《父子恨》。该剧先由尹桂芳在福建演出,后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小芳在浙江演出,均取得了较好的反响。根据《团圆之后》编剧陈仁鉴的子女回忆,尹桂芳与陈仁鉴还曾有进一步的合作意向,尽管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但这件事充分说明了尹桂芳主动融入福建戏剧圈的理念。

在尹桂芳这种理念的引领下,60年代初,芳华移植了在福州当地深受好评的闽剧大戏《梅玉配》和小戏《侠义凤》《墦间祭》,并在1962年赴上海“回娘家”时将这些剧目带回上海演出,此时距离《梅玉配》整理创排的1958年不过才4年。此后创排的福建题材剧目《闽江旭日红》《抗洪曲》等,很可能也和闽剧有一定关系,而1965年排演的《碧水赞》则是直接移植自漳州芗剧(歌仔戏)。通过主动与福建戏剧交流,芳华在福建真正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并凭借自身实力从最初的市属福州市芳华越剧团升为省属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到1965年初演出《江姐》时,芳华已经可以在福州创造连续演出77场,观众达8万多人次的空前盛況了。在芳华的影响下,越剧在福建呈现出蓬勃兴盛的状态,全盛时期福建省曾有30多个专业越剧演出团体,分布范围则涵盖了闽浙交界的闽北及方言文化迥异的闽南等,越剧自此成为少数能够突破福建方言壁垒的外来剧种之一。在以福建地方戏丰富自我的同时,芳华还将自己在二度创作及表演中的优势反哺于福建地方戏,已故福建戏剧家、原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蔡怀玉提及芳华入闽后对闽剧的影响时曾说:“闽剧在20世纪50-60年代大量吸收了越剧在生旦戏方面的表演及先进的舞台美术理念,并延续至今。”

入闽60年来,福建省各级领导始终对芳华非常关心,对尹桂芳先生充满敬重。2008年,福建省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作为传承保护单位,申报“越剧·尹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获得通过。11年来,芳华在尹派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方面做了多方面的探索。2013年,尹小芳首先提出,作为“越剧·尹派”传承保护单位,芳华应建立尹桂芳艺术陈展空间的建议。在获得领导同意后,时任芳华艺术室主任的“越剧·尹派”省级非遗传承人陈丽宇带领芳华艺术室人员数次往返上海,拜访尹桂芳先生的外甥女范益美女士等。在范女士等人的慷慨捐赠下,芳华尹桂芳陈列室终于在2016年对外开放,并在3年的运营中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成为弘扬“越剧·尹派”非遗的重要场所。2019年,陈丽宇再次带领芳华艺术室人员在福州、上海等地展开“芳华口述史”记录整理工作,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继续推进中。

在剧目创作方面,芳华也秉承着前辈们传承经典、移植改编和新创多措并举、多类型结合的方式。2019年岁末,芳华携《玉蜻蜓》《团圆之后》和《信陵君》三部剧目赴沪“回娘家”,而这三部剧目正是上述创作方式的成功实践范例。由“越剧·尹派”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梅花奖得主王君安和梅花奖得主、王派传人李敏演出的《玉蜻蜓》,本是尹桂芳先生早年演出过的尹派经典,但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新创后,该剧在艺术上获得了新的质的飞跃,成为了业界公认的芳华艺术水准最高的代表作之一。而青年尹派小生徐伟钗和优秀青年演员祝洪波主演的《信陵君》一剧作为尹桂芳先生曾经演出的传统尹派剧目,在本次演出时也做了相当的创新,因此很难将它单纯定义为传承剧目。

值得一提的是由新科梅花奖得主、“越剧·尹派”省级非遗传承人陈丽宇和一级演员、吕派传人陈翠红主演的《团圆之后》。由于时代原因,《父子恨》并没有留下包括文字、音频、视频在内的任何资料。因此,新版越剧《团圆之后》只能回到起点,以陈仁鉴的经典为本开展创作,因此该剧的传承只能归为意义上的传承,而实际的创排则归入了移植改编的行列。移植改编该剧,对于当下多演绎谦谦公子和多情书生形象的尹派小生而言是有极大挑战性的,但也恰恰因为如此,才能够在弥补这类人物形象在尹派传承环节中的缺失所带来的遗憾。

作为一个外来剧种,芳华尹派艺术能够在福建深扎根,正是因为秉持了这种以传承去创新的理念,以开拓的精神去借鉴的模式。这种模式保证了芳华尹派能够在尊重历史、尊重前人创造和尊重艺术规律的情况下,不断地在继承的基础上丰富自身,去取得良好的市场反响,从而赢得生存空间,并扩展出相应的社会效益。而这,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意义所在。

在尹桂芳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尹派在百年的历史中历经不间断的创造和传承,而芳华的尹派小生们则用宛转之音和百变形象续写着属于越剧流传最广泛的小生流派的传奇。今天,尹桂芳先生已离我们远去,然哲人其萎,风范永存。大师的音容早已融入芳华,尹派乃至越剧奔涌的血脉中,并伴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兴盛诠释着一种艺术的礼赞。  (作者为福建芳华越剧院编剧,文中剧照由福建芳华越剧院提供)

猜你喜欢

流芳剧目芳华
名人
名人
名人
芳华不再亦风流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芳华
流芳豆参 百世流芳
芳华
优秀剧目进校园
淘气包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