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另一面”的美狄亚

2020-03-05朱一田

上海戏剧 2020年1期
关键词:沃尔夫人偶叙述者

朱一田

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在公元前431年根据神话故事创作了剧本《美狄亚》,为这个女性角色涂抹上了厚重的血色,让其在文学艺术史上成为了一个无法为人所忽视的惊悚异类。这个故事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科尔喀斯公主美狄亚爱上了前来盗取金羊毛的阿耳戈英雄伊阿宋,帮助他屡次破除自己父亲的阴谋,带着金羊毛和伊阿宋坐船逃跑私奔。途中美狄亚为了摆脱父亲的追捕,将自己的亲弟弟阿布绪尔托斯斩成碎块抛入大海。辗转多处后两人定居到科林斯城,伊阿宋却因贪恋权势要抛弃美狄亚,和科林斯公主格劳刻成婚。走投无路又心怀仇恨的美狄亚为了报复丈夫,设计烧死了格劳刻和国王,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随后她乘坐龙车逃走。

后人以美狄亚为原型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但在这些作品里,她始终是一个被仇恨蒙蔽双眼乃至失去人性伦理观念的邪恶女性。直到1996年德国女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创作了长篇小说《美狄亚 声音》才为其翻案。在她的小说中,美狄亚不再是欧里庇得斯笔下携带复仇之火的女性,而是被集体和权利陷害的“替罪羊”,一个充满人文主义色彩和理性光芒的全新女性。这一次,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的由柏林德意志剧院带来的话剧《美狄亚》正是以沃尔夫小说为蓝本,在舞台上重塑了另一面的美狄亚。

(一)

走进剧场,观众便会一下子被舞台上的一池水吸引了眼球。四四方方的水池占据了大部分主舞台,三面被刷成灰黑色的墙,除此之外别无他物。“水”是这个“空的空间”的唯一存有物。为什么用“水”,“水”有什么含义?我脑海中旋即浮现这两个问题。

众所周知,在欧里庇得斯的剧本中,美狄亚送给了情敌格劳刻一件精致的袍子和一顶金冠,上面布满了毒药。当格劳刻穿上它们时,毁灭的火焰将她吞噬,而后她的父亲想救她却也被粘在袍子上被一起烧死了。可以说,“火”是原来“这一面”美狄亚的象征。它是复仇的、毁灭的、重生的火焰。但在沃尔夫的小说中,格劳刻的死亡形式被改成了溺亡。她穿上了美狄亚送她的白色袍子,自己走到了水井边投井而死。不仅仅是这一处,沃尔夫的小说里到处充满了氤氲潮湿的水汽,故事的核心正是建构在“水”之上的:大公主伊菲诺被埋藏在地下洞穴中,美狄亚弟弟阿布绪尔托斯被抛尸在海洋,格劳刻最后又投入水井……

导演使用“水”这一意象填充舞台,建构起了多重叙事意义。第一,给舞台空间转换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沃尔夫小说中,重要故事情节的发生地点都与“水”有关。当美狄亚佝偻着背向地穴深处行进时,我们很容易便相信了那是一个潮湿黑暗的地方。当吕萨将人偶肢解摆放在水池中央时,我们也一下子明白了那是埋葬阿布绪尔托斯的海洋。

第二,平静的水面是隱藏一切真相的最好载体,同时又是显露一切秘密的最好通道。这一版《美狄亚》的主要戏剧动作就是揭开真相、还原真相,将真正的美狄亚展露于人前。戏一开场,水面不起丝毫涟漪,就像被谎言蒙骗了的平静生活一样。当美狄亚出现时,她只行走了两步便倒在水面上激烈翻滚。这预示着她即将要打破宁静,揭开真相。戏中导演多次使用投影,将粼粼的水面投放在舞台后方的墙面上,观众仿佛置身于绰绰的水面底下看向迷蒙的真相。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投影是大公主伊菲诺被献祭的场面:养母掌控着象征伊菲诺的人偶缓缓走向叙述者阿卡马斯。这个带有虚幻性和表演性的场面被投影在墙上却显示出强大的真实性,乃至于阿卡马斯撕裂人偶躯体的瞬间震撼非常。

第三,“水”即是美狄亚的化身。沃尔夫的意图很明显,要为这个在文学史上“臭名昭著”的女性角色翻案,所以她赋予了这个全新的美狄亚不同于“火”的气质。欧里庇得斯笔下的美狄亚是名巫女,但在沃尔夫笔下她变成了精通草药的治疗师,她解决了科林斯城的饥荒又治好了格劳刻的癫痫。而“水”因为与生命息息相关,往往具有“疗愈”的象征意义。除此之外,这一面的美狄亚具有“水”一般的冷静和理性。证据有二:在其他五人的叙述中都肯定了美狄亚的智慧,尤其是三个男性(伊阿宋、阿卡马斯和勒孔)对她的聪明冷静欣赏又畏惧。其次,面对丈夫背叛,这个美狄亚没有如同之前版本的那样恨火丛生,而是勇敢追求自己的第二次爱情。

“水”这个意象帮助导演在形式上成功塑造了另一面的美狄亚。

(二)

沃尔夫小说叙述方式非常特别,分为11个部分由6个主角以第一人称独白的形式来讲述自己所看见的真相。这是一种小说独具的行文方式,长段的心理描写和细节展示以及无对白的文本形式使得它天然地很难被搬上舞台。如何完成由小说到舞台的惊险一跃?柏林德意志剧院的创作者们给了我们一个标准示范。

七名演员,除了美狄亚的仆人吕萨之外都轮番承担了“叙述者”的功能。当以一人为主对观众进行叙述时,其余演员或站在一旁倾听,或在故事谈到他时进入表演时空。导演使用多个“叙述者”,将心理空间和真实空间切分开,让观众自由穿梭在不同人物不同时空之中。演员在舞台上既是叙述者,又是表演者,同时也作为歌队偶尔扮演其他的角色。比如扮演阿卡马斯的演员同时也是克瑞翁;在结局时除了叙述者美狄亚,其余人都是被煽动的暴民。尽管“叙述”在演出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美狄亚》并未因此变成一个朗诵剧,它依旧具备很强的剧场性。导演熟练运用多种剧场手段,比如现场音乐和人偶,赋予了舞台演出多于小说文本的复杂意义。可以说,文学性和剧场性在这版《美狄亚》演出中巧妙融合。

正是因为“叙述者”的出场,大大扩展了舞台所能表现的时空范畴,也让每一个角色的独白都具有可信度,才使得观众逐步走入真相。依靠多人反复叙述,美狄亚这一人物形象逐渐丰满。这在内容上全面展示了第二面的美狄亚。

当演出进入尾声,伪饰剥离、真相显露时,我们却发现不管是“水”一样的美狄亚,还是依靠多人叙述而被补全人物性格侧面的美狄亚都只是表面,真正的美狄亚原来只是被集体利益所迫害牺牲的“替罪羊”,惶惑之感扑面而来。就像剧末美狄亚的质问:“能想出一个我适合去的世界、时间吗?我无人好问。这就是答案。”欧里庇得斯笔下美狄亚的悲剧只是个人性格造成的,但沃尔夫笔下的新一面美狄亚却是历史和人性的悲剧。无论在哪个世界哪个时代,历史进程中的集体迫害现象都一直存在,美狄亚所代表的个人与集体始终二元对立。双面美狄亚,一面是集体营造的谎言,一面是个人记忆中的迫害真相,你又相信哪一面呢?

(三)

两千年前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好的戏剧作品应当是悲剧,而且应该给人“卡塔西斯”的道德净化效果。但随着文化商品时代的来临,戏剧的教育功能被娱乐浪潮击得七零八落,越来越少的观众愿意进入剧场接受教育。但我想这一版《美狄亚》做到了,它塑造了一个在道德上比一般人要高一点的主角,同时这一主角又因为命运而遭受了悲剧性的结局。它让每一个走进剧场的观众都忍不住被全新塑造的美狄亚的善良真诚智慧所感动,又为其“替罪羊”的命运哀叹,从而思索我们应该要成为怎样的人,或者我们不应该成为怎样的集体。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沃尔夫人偶叙述者
我的妈妈是狼王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人偶师的烦恼
人偶师的烦恼
文学作品中叙述视角的“上帝”与“凡人”
《人偶大戏—一泄密》
喜欢收集各种八卦这位作者就像“墙上的苍蝇”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成长感言/ 来自一支红玫瑰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