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90水平轨道大巷修复方案设计与应用

2020-03-05任小伟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金属支架大巷采区

任小伟

(陕煤铜川矿务局照金项目部,陕西 铜川 727000)

矿井二采区1090轨道大巷及周边巷道顶板下沉、帮角内移、底鼓,原有支护体遭受破环,制约矿井行人安全和正常运输。为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求和服务年限,比选汲取铜川下石节矿、彬长胡家河矿、蒲白建庄矿、山东龙口北皂矿关于高地应力条件下动压频繁区域巷道支护经验,结合照金煤矿1090水平轨道大巷现状,制定维修方案进行巷道修复。

1 工程概况

4-2煤层厚度0~14.0m,平均厚度6.5m,含1~2层泥岩夹矸,可采范围内变异系数为42.26%。顶板岩性多为泥岩、粉砂岩;底版岩性多为泥岩、炭质泥岩及粉砂岩。4-2煤层埋藏深度相对较深,层位稳定,厚度变化规律明显,属较稳定的结构较简单-较复杂(Ⅱ型)的可采煤层。该煤层地质条件简单,煤层产状平缓,起伏较小,倾角4~8°。煤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高瓦斯,易自燃,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1090水平轨道大巷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1090水平轨道大巷平面图

2 巷道变形原因分析

受一采区114工作面回采动压影响,加之一采区上下山工作面已全部回采,造成1090车场至2#联巷区域形成面积较小的“孤岛”。上、下部已采区域顶板逐步垮落后,内部围岩应力结构发生变化,向周边“碾压式”传递,二采区轨道大巷及周边区域成为压力集中区,相邻的114工作面动压显现时尤为突出;且该区域地表位于暗门村东北侧,处于旬耀路北侧(石门山森林公园口)两座大山的制高点,山体南侧呈急速下降的断崖走势,可能会对内部应力造成较为强烈的反应,影响范围会增大。

3 巷道修复方案

3.1 巷道修复原理

根据巷道状况分析,巷道支护体已严重损坏,当前为保证生产系统运行,采用扩帮、挑顶、拉底后只能保证临时应急使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补打锚杆、锚索暂能对松动圈外表体进行支护,无法形成稳定的支护体系,预防深部压力传递。

当前巷道顶部、帮部围岩松动圈为3~5m,照金矿现用的锚网+锚索支护工艺和经验模式不能保证巷道的有效支护,常规锚杆基本打设在松动圈内,需采用高强度锚索与稳定层位接触后达到强有力的主动支护效果,防止深层压力和松动圈范围的继续扩大;考虑围岩松动圈的承托压力及巷道成型,秉承“护顶需护帮”的原理,必须将帮顶支护连成整体确保松动圈达到“自稳”状态,方可保证巷道变形逐步收敛,所以巷道表体需采用有效的“刚性”支护与高强度锚索结合。故二采区轨道运输大巷修复建议采用分次施工的方式进行维修,既能保证维修期间巷道的正常使用,又能实现最终修复目的,且施工效率高。

3.2 巷道修复方案

(1)一次施工

巷道断面设计为半圆拱形,能有效地防御巷道顶部及肩部压力,适用不稳定、较破碎围岩施工,有利于第二次最终修复施工。根据设备运输的最大外形尺寸,设计巷道初次施工巷道净断面S=15.6m²,净宽度4.5m,净高度3.95m,其中拱部2.25m,直墙面1.7m。将当前巷道扩巷、挑顶、拉底至初次设计断面后,采用高强度锚索铺网进行主动支护。

顶部支护:铺设双层网,围岩接触面为铁丝网(12#铁丝编制),外部为Φ6mm点焊钢筋网。采用Φ21.8×6000mm和Φ21.8×9000mm钢绞线锚索平行交替布置(即第一排采用Φ21.8×9000mm支护,第二排采用Φ21.8×6000mm支护),间排距700×700mm(每排共计10根)。锚索托梁采用11#矿用工字钢自制加工,长度500mm。

帮部支护:铺设双层网,围岩接触面为铁丝网(12#铁丝编制),外部为Φ6mm点焊钢筋网。采用Φ17.8×4500mm钢绞线锚索,间排距700×700mm(每排共计4根)。锚索托梁采用11#矿用工字钢自制加工,长度500mm。大巷一次施工修复断面图如图2所示。

图2 一次施工修复断面图

(2)二次施工

二次施工后巷道最终设计净断面S=12.5m²,净宽度3.9m,净高度3.65m,其中拱部1.95m,直墙面1.7m,基础深度0.2m。初次施工维修完成后,架设可缩金属支架联合喷浆支护,与初次支护形成整体。

选用矿用29U型钢制造的3节直腿可缩金属支架,架设排距为1400mm,配备专用可伸缩金属拉杆,空帮帮部采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并采用废旧钢丝绳等材料将支腿与锚索连接。大巷二次施工修复支护图如图3所示。

最终喷射混凝土将锚网索支护体与金属支架浇筑成整体,喷层厚度为300mm。砼设计标号为C20,配选425#硅酸盐水泥,洁净中粗砂沙子,粒径5~8mm碎石,其配合比(重量比)为1:2:2,并添加速凝剂。

4 效果

通过两次施工修复和混凝土喷射相结合,现场观测(图4)巷道顶底板相对移近量最大为173mm,两帮相对移近量最大为132mm。轨道大巷修复支护效果显著,巷道围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能够满足后期安全生产需求。

图3 二次施工修复巷道支护图

5 结语

针对受损严重的轨道大巷提出分次施工的修复方式,采用高强度锚索与稳定层位锚固的主动支护,并结合可缩金属支架联合喷浆“刚性”支护,既能保证维修期间巷道的正常使用,又能实现最终修复,有效地控制了围岩变形,可使巷道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安全生产得到保障。

图4 巷道围岩变形曲线

猜你喜欢

金属支架大巷采区
工作面跨大巷连续开采大巷层位优化技术研究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复合煤层露天矿多采区配采推进度模型优化
胜利一号露天矿采区转向方式优化研究
叠加应力区失稳大巷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孤岛煤柱回采技术参数对下伏大巷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基于纳米技术表面改性气道自扩张金属支架治疗气道狭窄临床研究
肝门部胆管癌经内镜置入金属支架结合局部放疗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