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2020-03-05董妍汝

现代计算机 2020年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实训环节

董妍汝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信息学院,太原030001)

0 引言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载体与实现手段,对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创新意识、综合应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我院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发现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改进与研究。

1 发现问题

(1)在实训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

在教学中发现,一些难度较大的专业课,需要适当添加实训课堂,以便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综合实训类课程的总课时数偏少。

(2)在实训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

在教学中发现,一些专业技能没有被涵盖在课程中。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实训课程要对本专业电子产品设计所需要的技能如制板、板图设计等能力进行覆盖,实训课程需要增加相应的内容。

(3)在实训课堂效果方面的问题

在部分实验课堂中,教师全程设计讲解,学生全程盲目跟从,完全不去思考实验的设计原理,所以需要改变这种“保姆式”的教学方式,要想达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实验课堂进行设计研究。

(4)在实习实践环节方面的问题

实习实践环节是对教学环节的有效补充,希望通过短时间的学习实践,达到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专业前沿动态的了解研究等目的。但由于实习实践环节课时很少,所以没有引起学生、教师的足够重视,所以教学效果一般。

(5)在实践教学策略上的问题

我院一直以来实施校企合作“3+1”的培养模式,专业学生第一、二、三学年在校内学习,第四学年学生在实习基地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有在大四才能参与到企业的培训中,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在实习基地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与企业尝试新的合作模式,让企业尽早参与人才培养,提高大多数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 改革研究

2.1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1)了解市场人才需求

通过调研,首先明确本专业的就业岗位及岗位对人员的专业要求、素质要求,从而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

在分析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典型工作岗位技能需求的前提下,从“微型智能电子产品制造领域”、“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通信网络领域”三大领域角度确定本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的能力:

●在微型智能电子产品制造领域具备“研发设计-集成调试-应用服务”的能力;

●在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具备“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的能力;

●在通信网络领域具备“设备设计-设备测试-设备维护”的能力。

(2)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依据“微型智能电子产品制造”、“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网络”三个就业方向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构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从基础性实验实训课程,到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训课程和研究创新性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到综合应用,逐级提高的实验实训教学层次。

2.2 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各门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众私密在线课程)教学方法,根据翻转课堂本质,即教学形式变为“课前学习-课堂研究”的需要,在课堂上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基于问题的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问题式学习)教学方法,以项目(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项目为主轴而架构,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

不管哪种教学方法,目的都是突出“学生本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要想彻底转变实验课堂“保姆式”的实验教学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长期的“改革-反思-改革”。

2.3 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研究

通过以上研究,希望学生能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能够不断地进步。但人才培养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进行育人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意识,让其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应考虑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课程思政”。

(1)思政教案的设计

结合课程思政,在教案中融入思政元素,添加“思政目标”、“思政引入”“思政内容”环节。教师在备课时,首先需求结合课堂内容,明确思政目标;根据思政目标,精选思政案例,以达到思政目的;设计教学组织过程,将思政案例自然的融入专业教学中。

(2)思政内容在教学各个环节的融入

结合实训课堂的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地各个环节。如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课后总结等环节。

(3)思政内容纳入考核评价

将思政纳入考核,打破在学习中成绩决定一切的现象,对学生的能力、品行进行关注,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2.4 电子大赛与实践教学融合研究

由于竞赛的题目与实际应用联系紧密,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将各类竞赛与实践教学相融通,不仅有利于学生取得竞赛成绩,更重要的是可以从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题目剖析

剖析“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及对应课程。在表1中,展示了电子大赛题目剖析的部分内容,将电子大赛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课程归类。

(2)电子设计大赛涉及的课程内容分析

对电子大赛涉及的课程进行汇总,可以明确电子大赛对每一门课程的具体要求,方便对课程进行改革。电子设计大赛涉及课程分析表的形式如表2所示。

表2电子大赛知识点涉及课程分析表(部分)

(3)以电子设计大赛的内容为依托,更新实践教学项目

通过以上对竞赛题目的剖析,已经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目前课程内容与大赛所需知识之间的差距。因此,在相应的课程中,要对大赛需要的知识进行选择性的添加。

2.5 以“师生研发团队”为导向的第二课堂研究

深化实践专业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第二课堂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组建“师生研发团队”第二课堂辅助体系建设。此种模式有别于正常的教学模式,团队成员出于兴趣爱好,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开展学科竞赛训练,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2.6 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1)在技能大赛中加强校企合作

在技能竞赛初期有必要请企业设计一些竞赛题目。这种题目源自企业多年的积淀,源自生产等第一线最需要的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参赛学生更多地了解行业发展的动态,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以较为饱满的热情积极地参加到技能大赛中来。最终形成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全社会全心全意办职教的良好局面。

(2)在实习实践环节加强校企合作

实习实践环节的目的,就是要补充教学实践环节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果在每学年的实习实践环节中加强校企合作,可以让企业在大学四年不间断的参与到人才培养中,让学生大学四年可以融入到相关的企业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

(3)在第二课堂环节加强校企合作

在第二课堂的师生研发团队中,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项目的研发,但由于教师课余指导学生的时间有限,团队研发的进度较慢,导致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如果在第二课堂能够与企业进行合作,让企业定期进行项目开发技术的指导,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研发积极性,提高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

3 结语

以实践教学体系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以满足市场人才需求为本位,对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改革方案。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要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实训环节
赛教融合下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训平台自主建设探索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统中最温馨的环节 室内光线控制系统
01—02合刊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谚语趣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