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教育路上一通失败的“告状电话”

2020-03-03黄文丽

师道·教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金家庭作业电话

黄文丽

一、案例描述

事情源于一个叫小金的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已数不清有多少次的家庭作业是在学校补做完成的。就拿上周五来说吧,在校补完作业后,我还特意利用信息提醒他的家长要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结果周一来到学校,作业登记本上又醒目地登着他的名字。“又没有完成作业!”我极力忍着怒火,翻开他的作业,不到两页的练习册,竟然只写了一个字。这是什么学习态度?这又是什么样的家庭管理?瞬间,我火冒三丈,随即拿起手机拨打了小金妈妈的电话。

由于累积着小金屡教不改的愤懑,对家长监管缺失的强烈不满,我的告状言辞也很是犀利,直言家长没有检查家庭作业,甚至说到如果作业不完成的话,第二天的单元考也就不用考了。或许是这一“恐吓性的惩罚”戳中了家长内心的火力点,她立马指责我不负责任,把孩子不完成家庭作业的责任归咎于家长;也再三强调她没有文化,不懂教孩子做作业,教学生做作业是老师的事;还说她早就管不了孩子,没有办法,所以要交给学校去管。

我一听可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还真算得上是家长中的一大奇葩了,竟然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找了一大箩筐“理直气壮”的托词!我也毫不客气地把“机关枪”对准家长:“课堂作业自然是由我负责监督完成。我现在反映的是小金家庭作业没完成的问题,难道你还想让我负责监督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更何况我只是要求家长检查作业完成与否,没有要求检查正确与否?”电话那头响起了“嘟嘟嘟”的电流声,小金妈妈不再争执了,直接挂断了我的电话,落下了电话这头正在气头上的我。

二十多年来第一次与家长起了争执,内心除了愤怒就是不满。但随着内心的平复与冷静,我开始认识到自己“告状”失败的原因所在——情绪过于激动,对家长的态度不敬、出言不逊。站在对方家长的角度来分析,我更为自己的言语感到自责,毕竟作为家长,因孩子犯错接到老师的“投诉”电话,心情已经是糟糕的了,而老师又将孩子的过错迁怒于家长,直言指责家长,难怪平日里对老师很是尊敬的小金妈妈也会一反常态,愤怒地挂断老师的电话。

于是,我拿起手机,心平气和地给家长发了一条致歉短信:“您好,小金妈妈!我想为下午的事道个歉。小金本来是个很乖巧听话的孩子,上个学期我也欣喜地看到了他的进步,期末考还取得了90分的好成绩。可是,这个学期接二连三没有完成作业,我也多次发信息提醒您要看看他是因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看到他再三犯错,作为老师,我很是心焦!我诚恳地为我下午的言辞道歉,衷心希望您能配合老师,一起帮孩子把偷懒的坏习惯给彻底改过来,让他尽快又进入班级优秀生的行列!”很快,我又接到了小金妈妈的电话,电话那头,小金妈妈也在愧疚地為她刚才的言行道歉,并征询我如何教育好小金的意见……

二、分析与思考

为了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就必不可少了,那今后再遇到类似这种孩子屡教不改的情形,必须告诉家长,得到家长配合的情况,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告状”时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闪光点,切忌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他积极的一面,在与家长通话前,老师要先梳理一些孩子的闪光点,与家长通话时给孩子多一些积极的标签,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老师,接受老师的建议。

其次,“告状”时要委婉指出孩子的不足点,切忌对家长兴师问罪。教师必须心平气和地向家长真实地反映孩子的情况。虽然屡教不改的学生肯定会让老师义愤填膺,但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是无人可以替代的,家长往往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优秀的,有些家长会把老师口中的“大”问题看成是老师有意的小题大作,甚至是无中生有。因此老师在反映问题时,要显得平和而真诚,实事求是地陈述现象,摆出问题,多站在学生、家长的立场分析问题,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是关心的、爱护的,而不是一味的指责,老师更不能训斥家长,指责家长的教育方法。

第三,“告状”时要殷切提出教育孩子的切入点,切忌命令家长该如何做。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先从自身找原因,公平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提出对孩子的预期目标,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可以推荐家长观看一些好的家教宝典,提供给家长的建议要以委婉的方式、建议的语言为主:“如果我是家长,我可能会尝试这么做……”“家长不妨试试这么操作……”“这种方法你试试看行不行?”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小金家庭作业电话
特殊的家庭作业
小金橘树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张 晖
谁帮派翠克完成家庭作业
夜半电话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