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培养策略

2020-03-03卜艳红

师道·教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听力形式语言

卜艳红

英语作为一项主要课程,需要学生在各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提升整体素质。在小学期间,学生刚刚接触英语,需要重点培养他们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认识,尤其是重视英语听力,这时候的学生是接受能力较强的阶段,对英语的认识不受应试的局限,合理的培养有利于他们英语基础的扎实。

一、英语教学中听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听力培养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课程的实施,主要有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本身认识不够,应试感强,在小学期间就强调如何适应考试题型,有时候会忽略学生的听力能力,在课堂上没有营造出良好的语言氛围,学生不能真切的感受到听力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同时提升对听力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听力内容形式单一,不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多为听课文知识或者考试题型,这种单一的听力形式会逐渐消磨学生的积极性,产生抵触情绪。

二、提升听力教育培养策略

在日常授课中,如何提升听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听力水平,有一些策略可以参考。

第一,创造良好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对于语言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上使用英语,对学生听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日常的课程中逐渐接受一些口语,也了解到该如何发音。比如,老师在上课前可以问学生“How are you today?”,在授课过程中说“Lets learn some new words”“Please turn to page 85”等类似的语言,在称赞学生表现良好的时候多用“great”“excellent”“good job”等词语称赞,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对日常用语也有了巩固的作用,听力上同时会有很大提升。除此之外,良好的语言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参与,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上除了多用英语以外,也要鼓励学生全程使用英文,可以用英语讨论问题,用英语提出问题等,在课堂上尽量不要使用中文,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也在听,这样互相听说,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第二,丰富听力形式,拓展听力资源。在小学授课期间,教师多用课本配套听力做练习,学生对听力的形式仅仅局限于教材同步和应试练习,并没有其他的听力资源。老师可以在平时的授课里丰富听力材料,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听力资源。学生只有接触更多的听力形式,才会对听力更有兴趣,尤其是小学阶段,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培养阶段,对有趣的资源更感兴趣,老师可以增加一些“Lets sing”的听力,让学生听英文歌曲,配有趣的视频,“Put your hands,touch your nose”类似于这样简单的听力,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可以让学生跟唱,做出相应的动作,学生对于这样的形式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也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锻炼他们的听力的過程中,也提升了他们的口语表达。此外,还可以利用英文故事、英文短剧的形式来丰富他们的听力材料,可以通过课上的短剧视频欣赏、英文故事朗读加图片来吸引学生对听力的注意,提升他们的兴趣。

第三,注重学生为中心,提升学习听力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听力培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在课堂上开展更多与听力训练有关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你说我猜”的游戏,找两组同学,一个用英语来描述卡片上的动物或者人,另一个学生猜是什么,比如谈到“tiger”的时候,可以说“They are very scary and terrible.”学生会说“Lion”“Tiger”这样的词语。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锻炼了听力,在猜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会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描述的情境里,跟上同学的语速。此外,还可以建立听力小组,或者在英语学习小组的基础上在班级里设立一个档案袋,里面是各种学生的听力材料,同学们每周可以将自己听的故事、歌曲或者有意思的文章、动画的材料放在档案袋里,可以把音频传到班级的群文件里,同学们不定时的更新可以让大家拥有更自由的听力时间,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听力文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在听力培养上也要让他们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他们对听力学习的兴趣,根据学习状况和对学习的感悟自己来定想要什么样的授课方式,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习。

总的来说,小学阶段是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时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学习认知的重要时期。而作为英语学科,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来讲,听说读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而作为小学生来说,听、说能力的培养对他们的能力提升有基础的作用,只有听懂、会说,才能更好的提升英语素养。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听力形式语言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