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APP数字化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性

2020-03-03谢志娟

师道·教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竖笛数字化小学生

谢志娟

2016年9月,深圳市福田区水围小学召开了《竖笛数字化教学应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会。报告会摒弃惯用的固定化呈现模式,以新颖、轻松、务实、特色受到专家、领导和来自各个区的课题组成员的赞叹。这个别开生面的报告会,展示和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APP数字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将逐步引入到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颠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

深圳市福田区水围小学《竖笛数字化教学应用研究》开题报告的新颖性,焦点是小学竖笛教学APP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开题报告中,课题主持人赵倩仪老师用其团队开发的“54IDS(我是爱迪生)”APP进行竖笛课堂教学的示范讲解和展示。“我是爱迪生”APP,是一个以小学生为开端对象,以竖笛零基础循序渐进到高端演奏的一个极具人性化设计的优良应用软件。首先,“我是爱迪生”APP卡通画界面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小学生所喜爱,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再,软件直观性整合性非常强。以竖笛零基础第一课堂教学为例,竖笛按孔和吹奏的气息控制,传统教学需要老师示范讲解到学生操作到学生掌握约需30分钟的教学时间。而竖笛APP教学模式将竖笛按孔画面呈现与正确气息吹奏竖笛的检索功能、伴奏功能完美地整合在一起,五分钟之内,就解决了传统教学的所有内容,极具高效性!竖笛教学中,学生吹奏竖笛的气息控制是个难点,过强过弱都不行。传统的教学,需要老师花很多时间教授和听辩,以纠正学生的吹奏气息。学生自练,也很多孩子分辨不出来什么声音是正确的。而“我是爱迪生”APP的教学模式,只有检索到正确的气息和正确的演奏音,才能通过练习,这正好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尝试的能力,不需要老师的纠正就能掌握吹奏竖笛的方法。学生们在自行的成功体验喜悦中,对学习竖笛的兴趣有增无减。课堂中,这款竖笛APP设计能轻而易举地吸引小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学习竖笛的阶梯过程,APP数字化软件设计成有趣、兴奋、奖惩性、竞争性、高互动性的电子游戏模式,吸引学生进入学习当中欲罢不能!这是传统教学模式难以企及的效果。最后,APP将竖笛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也就是传统的作业布置、家庭作业模块。“我是爱迪生”APP,有学生演奏、视频上传、家长参与、教师点评等等能多方位多角度多互动性的平台让学生很积极主动地利用家庭的手机、IPAD、电脑练习吹奏竖笛,还能将视频上传,赚取老师和家人、亲朋好友的奖励、点评、鼓励等等,是学生高主动性的行为。

上述例子,足以说明现代APP数字化教学对于小学传统音乐教学的颠覆性。为什么APP数字化教学模式能翻转小学传统音乐课程教学?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直观易懂高形象性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形象性很重要。APP数字化教学软件,能根据人性化特点设计,使其高度儿童化,让儿童在直观形象中通俗易懂地学习和激发学习兴趣。

二、信息容量高整合性

APP数字化教学平台功能强大,它能将我们小学传统音乐教学的教具示范、音像视频展示、教学方法、互动平台等等进行整合、重叠、交互在一起,为音乐课程服务。而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把那么多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只能分步、分块、分别进行,过程比起APP数字化模式慢多啦。APP数字化教学的高整合性体现如上述的竖笛音符吹奏与气息的训练、伴奏音乐的高度融合;学生、家长、教师的互动性融合。

三、教学过程高效性

高效性是APP数字化教学模式应用到音乐课程教学中最大的特点。功能强大的APP平台,把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内容高度凝练、高度组合,让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演示作用于小学生。APP的这个特点,大大加速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进度,有别于传统音乐课程教学的时间限制,向更广、更精的深度去教学。对于传统的音乐课程教学,达到质的飞跃。

四、多角色高互动性

APP数字化教学模式,利用当代已广泛普及的移动智能终端和移动网络,把学生、家长、教師、学校、家庭、社会紧密联结在一个平台上,提供一个到多个板块无限时地进行高效互动,对小学生的音乐课程学习提供多方位、多手段、立体式的高互动性学习和沟通交流。比如“我是爱迪生”APP将传统的竖笛家庭作业数字化,在平台中将教师、学生、家长、学生演奏展示的模块,通过网络进行评价、反馈、鼓励、纠错等等,以激励学生主动把所学的课堂技能通过家庭的智能手机、IPAD、电脑进行多方位的展示。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竖笛数字化小学生
农村小学竖笛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笛声悠扬 回味悠长——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三计
数字化制胜
小学竖笛教学“分层互动”模式研究
需求、追求、求法、求效——自觉教研行为下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