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的具体策略

2020-03-03陈戈兵

师道·教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剪纸美术

陈戈兵

小学美术课程中包含很多德育元素,将德育知识与美术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的美育作用,还能使德育教育的途径得到拓展。

一、以美术欣赏课堂为平台讲解德育知识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应该启发学生感受美术作品中的韵味。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欣赏课堂作为平台,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讲解一些德育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达到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还能使美术课堂教学知识更加丰富。例如,教师讲解“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时,可利用信息化设备为学生展示几幅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这些民族服饰的特点,并尝试通过讨论总结不同民族服饰的特色和风格,并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分别为学生简单介绍一些民族文化和其发展历程。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学生渗透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使学生能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保持着敬畏之心,形成传承意识。

二、运用合理化的方式向美术课堂导入德育内容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为此,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工具,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导入到课堂当中。为学生构建生动化的美术课堂,使学生能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思想理念的目标。例如,教师讲解“家乡的节日”时,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动画,展示几个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不同地区的节日习俗,比如,中秋节人们吃月饼、赏月;春节人们放鞭炮、贴春联、换新衣;端午节人们吃粽子、赛龙舟等。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家里在庆祝这些节日时会举办哪些活动,或者做哪些准备。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学生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尊敬长辈、尊重不同地区的习俗是一种美德。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生动和灵活,有利于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德育教育的氛围当中,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在美術手工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果教师一味采用口述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德育知识,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融入到美术课程中的手工实践活动当中。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手工课活动。例如,教师讲解“有趣的剪纸娃娃”时,可带领学生进行剪纸活动,在剪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剪出“囍”“福”字,使学生在感受剪纸魅力的同时,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剪纸文化,使学生从深入的文化和历史角度认识和理解剪纸这项工艺,从而认识到我国文化和艺术的博大精深,并形成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通过剪纸的方式剪出“仁、义、礼、智、信”这几个汉字,使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

四、开展美术课外活动拓展德育教育途径

在现代小学美术教学中,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是两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在向学生渗透德育知识的目标下,美术课外活动能使得德育教育的途径得到拓展。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开展美术课外活动,并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德育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德育教育。例如,教师讲解“环保小发明”时,可鼓励学生结合“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的理念,尝试设计和发明一些作品。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学校附近的社区中,与环卫工人进行交流,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做法,得到启发后,完善自己的发明,比如,有些学生发明了指导人们进行垃圾分类的手册、不同类型的垃圾桶等。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环保、生态文明的理念,培养学生形成爱护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剪纸美术
创意美术
课外活动类作文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剪纸
剪纸鉴赏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