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信息化资源提升初中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2020-03-03巫伟忠

师道·教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化素养

巫伟忠

一、信息化资源对提升初中课堂有效性的重要作用

1.扩充课堂容量

相比较传统的仅仅依靠课本教学的教育模式而言,信息化资源运用于初中的课堂教学,是扩充课堂容量的有效途径。首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有助于教师在备课环节制作好教学课件,有效地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让教师利用宝贵的教学时间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扩充课堂容量的目的;其次,基于互联网资源的优势,教师可以立足教学的内容,将信息化的教育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有利于弥补课本教材的不足,达到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目的。

2.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运用信息化资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乃至信息素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信息化资源的运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视频资源等的运用,符合现代学生的思维方式、审美和价值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其次,信息化资源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化资源,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促使学生形成现代化的学习思想;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需求科学运用信息化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建构知识的能力,这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

3.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将信息化资源科学整合到初中课堂教学中,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而信息化资源运用于初中课堂教学,能够让课堂充满着“信息”的味道,是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和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信息化目标的实现。

二、应用信息化资源提升初中课堂有效性的对策

1.整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

教师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应当科学整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初中教师应当科学运用多媒体手段的各种特效功能:如动画功能、音效、色彩、超级链接、视频资源等,精心制作的PowerPoint课件,总能够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达到刺激学生感官和视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初中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补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达到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目的。

2.利用微课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逐渐兴起并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网络教育资源。首先,借助微课构建翻转学习课堂。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初中教师应当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积极构建翻转学习课堂,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而翻转课堂的构建,微课等网络教育资源的运用不可或缺,是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效的辅助资源。其次,将微课整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借助微课提前布置预习,或进行课堂导入,设疑探究,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课堂。

3.立足互联网,构建现代化的师生交流平台和教学云平台

在互联网背景下,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构建互联网沟通交流平台,有效地弥补传统交流方式的不足,让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近,同时强化对学生的远程指导,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奠定基础。例如,教师通过建立班级学习交流群的方式,将教学课件、有用的教育资源等与学生共享,同时,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借助学习交流群向同学或者教师提问,师生可以共同探讨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学校有必要为师生搭建教与学的网上云平台,让教学可以借助云平台以及终端设备,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形成教学的大数据,便与及时反馈教情和学情,为教学提供更科学的决策。

综上所述,初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科学整合信息化资源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微课资源、远程教育资源、现代网络沟通交流平台等,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編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多媒体信息化素养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