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新教材 实现高效课堂

2020-03-03黎爱欢

师道·教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彩旗灯笼新教材

黎爱欢

新教材给我们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手段。下面,我结合一些教学个案谈谈自己是如何灵活使用新教材的。

一、借助教材,再现真实生活,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数学

新教材“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课标语),这句话告诉我们,有效的学习情境应该是真实可信的现实背景,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努力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小学生联欢主题图

1.观察思考

师:我们一起先来看一幅图,你们看,六一儿童节那天,同学们在教室的上面挂起了漂亮的彩旗,彩花和灯笼,这些装饰品把教室打扮的多美呀!小朋友们也围成了一个圈,正开心的做游戏呢。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画面上哪些地方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又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呢?

2.同桌讨论

师:轻轻地和你旁边的小伙伴说说,看谁发现的多!

3.逐一说图中的规律(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

4.教师小结(将所有有规律的事物逐一出示在屏幕上)

我们一起找到了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排列的规律,像彩旗的一面红旗一面黄旗(课件点击圈出这一组),彩花的一朵红花一朵紫花(圈出),灯笼的一盏红灯笼一盏蓝灯笼(圈出),小朋友的一个女孩一个男孩(圈出),以及黑板上的一颗黄星一颗蓝星,我们都把他们叫做“一组”。(在第一组黄蓝星下板:一组,齐说)

当我们找事物排列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再看看剩下的是不是按一組一组(师在屏幕上指出)重复的出现,如果是,我们就说他们是有规律的排列。当然,重复出现的次数越多,最少要重复3次,这样我们就能更准确的找出他们的规律。

二、灵活利用新教材中的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在“做数学”中感悟数学

我以新课程理念为前提,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活动有效进行。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活动时空,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自主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发挥创造性、主动性。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片段:

换币游戏,了解元、角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方法将人民币进行了分类。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游戏吧!(实物展示2角、5角、1元的人民币各几张。)

师:老师这有一些面值是2角、5角、1元的人民币,我想把它换成零钱,你想和老师换哪张?想怎样换?把你的想法悄悄告诉给你的同桌。

师:10个1角就是1元,也就是1元=10角。(板书)

【学生在换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建立起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师生是一种友好、平等、朋友式的关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活动中,教师充分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的获取知识,体会教学的使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精心加工教学资源,灵活处理教材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由浅入深,使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深刻地认识数学的作用,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片段:

识别人民币。

(课件演示)

聪聪:“小朋友们,你们对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了解的可真多!我这里也有一些人民币,快看看,你们都认识吗?”(学生回答)”那我可要考考你们了!你们知道这是多少钱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

师:我们在认钱的时候,不仅要看人民币上的数字,还要看数字后面的汉字,来辨别它的面值是多少。

再出示几张人民币让学生说面值。

师:刚才我们认的这些人民币就是我们在生活总经常使用的第5套人民币和部分第4套人民币。

【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较丰富的感知经验,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因才老师要做必要的引导,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总结特征,归纳重点识别方法,以此方法保障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有效进行。】

责任编辑 李少杰

猜你喜欢

彩旗灯笼新教材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小熊嘟嘟备彩旗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插彩旗
挂灯笼
挂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