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如人”在小学书法教学课堂上的应用

2020-03-03冯永洪

师道·教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品笔画写字

冯永洪

一、人正字正

1.端“人品”重“其字”

“心”正才能身正,身正才能笔正,笔正才能锋正,锋正才是书法中笔法之首。而“态度”——是“心正”的“CPU”,一个小学生对于自己认为写字的“心态”只不过是给老师或家长看的,他们认为的好看、工整就是好字,中心没有自己的尺子或者不是很明确,书法课就是把字写好给老师或家长看而已,与自己的关系不大,兴趣自然就不大。到底自己写的字是给谁看呢?绝大部分的学生答案都是说“给老师改作业时看的、给家长看的”。此时反问他们“你写的字或者作业,老师、家长和你自己面对面的时间哪个更长、更多?”“你写的字或者作业难道真是单单老师和家长看到的吗?”“你写的字只用来做作业的吗?”通过反问学生回答问题,就会把大部分的学生点醒回来:“哦,我写的字是伴我一生,有时可能是我的面子,也有可能又是别人对我了解的第一印象,更可能是我的形象‘代言人”。从而把自己写字的态度转变为“以后不能马虎了事了”——字不是单为作业而写好,书是我心,字是我面,更反映我这人。

2.品“我字”正“人品”

有了思想的重视,再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与评论“正”与“反”加深自己的正确选择。如:以身边的“网红”的某大学教授之“射书”或者某某的“盲书”。同时对比我们民族英雄和我们本土的中国革命艺术先驱被孙中山誉为“东亚画坛第一巨擘”李铁夫的书法作品等等。利用“正”(真“正”的书法)与“反”(当今的一些丑书)例子进行自我反省。切入对“人品与字”关系,从中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字如人品”、“品出其字”的精神。从中无形地可以“品一品”自我的“字”与“人”,让学生确立自己人品要正,更要字要正。

3.“字如人”口令促“自省”

以“字如人品,品出其字”德育渗透出“书”、“字”与“人”的密切关系。潜意识地给学生有一种写字练书法,修身养性给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素养内涵给学生埋下种子。老师在整个课堂上形成一种“口令”的提醒,学生持久时将过时,又有个提醒“字如人”。

每节课上课前与学生的约定如: 师:习字乃修身养性,大家一起读。生:德润身,字如人。师:老师读前面的,你们接下面的,“德润身——”生:字如人。师:当习字的时候,我们要坐端正。“德润身——”生:字如人。师:这将成为我们课堂上的口令,这一次看谁读得更有韵味。“德润身——”生:字如人。

二、感受“人身”领悟“字涵”

1.用人比喻字形,身“感”笔“受”

每张书法作品甚至每个汉字乃至所有的笔画均可喻以相应的“人品、人形、人态”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如:整张书法作品可以喻以定形“集体舞”艺术来欣赏,当中的每个“人”就是作品中的每个“字”。又如字的点,中国古人把正楷书法用各种笔画和方法纳入统称为“永字八法”中又叫“侧”,就用了做人做事的“昂”,昂首,充满自信和富有朝气来体现笔画与字的“神”,我更把各种点的大小和形状比喻不同的“眼”。使学生更加容易记它的形和运笔。

上一年,在指导本校黄老师的一堂参加比赛的书法课《横》中我设计了让学生互动体验环节,笔画中的“人形”“人态”,提升练习。使到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收到非一般的效果,学生永烙脑海的难忘的一课。(以下节选课堂实录的互动环节)

师:长横就像直冲拳,我想请一位同学上来体验一下。(一生上前)

师:侧身站着,出直冲拳。(师把一袋子挂在生伸出的手臂上,手臂倾斜,袋子滑落)

师:好,大家看,他的力度够吗?不够是吧?他要有力量,有擔当,马步要稳,像老师一样,拳要朝上,握紧拳头,力量往回收,横,就是“勒”,是字的之梁,起着承,担当,有力量的,准备好了?(师再把袋子挂在生伸出的手臂上)

师:看,对比之前稳当多了。好,我们都来试一下,这位同学很好,还要向同学们展示直冲拳。我们都站起来,马步要稳,一起来出拳,拳心向下,拳收向上,握紧拳头,像骑马勒紧缰绳的动作一样,力量往回收,勒拳没有,勒紧了感觉更有力量吗?(生:更有力量)同学们真棒,都请坐下。

师:我们来看,长横就像直冲拳,我们一起来“点笔起,微斜行,点笔回收。”

师:回收要勒住,这样才有力,所以在写字方法上横也叫勒,这样写出来的横就有力量,有担当了,我们做人也一样。这是一种美。

通过在教学过程容易渗透“字与人、人与字”的关系这样的德育教育,它的形更形象,与学生互动教学更生动形象。使汉字和笔画中蕴含了“人文”精神、“自然”精神、“奇偶”精神、“会通”精神的中国书法传统文化更容易领悟,从而使在下笔时更能感受到当中的运笔技巧。

2.要做到字字都“字如人”,课堂上需“收心”

书法宗旨在于润身养心,在于如何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行、品格。在唐太宗《笔法诀》说:“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去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所以对于持有不同的心理状态所写出的字也各不相同。在课之前就要把学生的“心”抓到“心平气和”中来。如在一节课之前我是这样“收”学生的“心”,上课前5分钟闭眼或看了名家作品后听着高雅的古典音乐玩“找音乐中的写字声”的游戏进行“铭想”,再用课件展示每个字衍变成不同人形,使学生对学写之前就进行了前沿了解书法的运笔节奏和用笔的轻重。让学生体会到“心”与笔法相通。

在一堂公开课《横》中我是这样设计的:边欣赏四大唐楷名家中的作品的“女”、“直”、“丰”等字边感受字会慢慢舞动变成人的各种形态。

师:“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书法字体各具特长。请欣赏名家作品——欧阳询的作品,他的字华美多变,端庄秀雅;颜真卿为人坦荡,他的字骨力遒劲,丰腴雄浑;柳公权为人刚直,他的字骨力清劲,用笔果断;赵孟頫博学多才,品行纯正,他的字圆润清秀,浑然遒劲。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融入了书法家的思想与修养,赋予了它宁静。你看,字如人之体,每个字都像人一样活起来了。”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人品笔画写字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
吃饭见人品
我学写字
一笔画
分手最见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