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未来之星

2020-03-03陈表香

师道·教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少先队员中队德育工作

陈表香

习总书记说:可持续发展是破解全球发展的金钥匙。

环市西路小学的核心文化是竹文化,校训是“谦和刚进”,同时也是环小人的精神,从2017年开始进行在竹文化滋养下的“星教育”研究,让每个人都成为闪亮的星,让每一位环小人都成为“明星”,从培养老师和学生的自信心开始。

一、德育课程谁说了算

每一位教师都应参与德育课程的研究,德育工作核心小组研讨会上,低中高三个年部的老师成立三个德育课程研讨团队,结合品德科課程标准、教材,认真分析本年段学生的行为习惯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每个孩子都是一颗闪耀的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未来之星,拟定本年段德育课程框架初稿。研讨活动中,老师们各抒己见——我们把校训“谦”“和”“刚”“进”作为我们德育课程框架的理念指标,然后根据理念指标设定教育目标,教育目标之后应该是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各个年部讨论形成了初稿,老师们并不满足,提出:低中高年部的德育工作不能脱节。分开研讨,怎能做到从低到高德育工作的有序性呢?每个团队研讨的成果能经得起推敲吗?符合教育的规律吗?……团队世界咖啡的开展,每个团队的代表自信地陈述自己团队的研讨成果,自信地面对其他团队的质疑,谦虚地吸收他们的建议,完善自己的德育课程框架,最后在学校的思政课程专题研讨会上向全校老师讲解各自年部的德育课程框架搭建思路及成果。德育课程自信的老师说了算,落实课程的主动权在老师处,每个老师都是明星教师——自信的老师才能培养自信学生。

二、“谦和刚进”上舞台,我是学校小主人

自信的教师团队是培养学生的根本,发展的舞台和机会是培养学生的基础。“谦和刚进”是我们环小人的精神,四个笋娃——谦谦、和和、刚刚、进进是我们优秀学生的形象,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孩子们。自信心的培养需要环境、需要锻炼的平台和机会。环小的特点是,学生多场地少,老师敬业学生好学,可是学生每天上课基本就是呆在只有四十多平方的教室里,让学生锻炼、展示的机会不多,学生自信心不足。为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场室建设方面,除了教室无法改变外,其他的每个场室都尽可能打通,把场室扩大,并设置舞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站在舞台上发表演讲,每个舞台上都摆放笋娃——谦谦、和和、刚刚、进进,让环小学生的优秀的形象时时激励孩子们要自信。红领巾楼就是特意为孩子们打造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少先队员们是红领巾楼的主人,在这里自主开展红领巾小主人、红领巾小百灵、红领巾小创客等活动,每年的少代会由少先队员们(学生)自主策划、组织——代表证的设计、展示、评选、印制由少先队员说了算;一年一度的少先队工作报告由大队委和辅导员一起完成;新一届少先队大队委竞选活动由参与竞选的队员一起组织,在组织的过程中既得到锻炼也同时接受少先队员的考察;每次少代会自信的环小小主人不断地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每一次有客人来环小,都由少先队员自主介绍学校,他们尤其会自豪地介绍属于少先队员的“红领巾楼”,孩子们自信而有个性的介绍、对学校的热爱每次都给客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校园剧”我能行

教育的使命是为每一颗耀眼的星星提供广袤无垠的宇宙,让每个生命绽放自身独特耀眼的光芒。因此,我们期待:人人成功,个个是星,让每一颗星绽放光芒,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闪耀的星。自信的前提、成为明星的前提是自己有实力,让学生真正地认为“我能行”。我们以校园剧为载体,将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灯光、舞台等多种艺术综合于一体,从剧情产生到剧本形成、从舞台设计到舞美制作、从剧的排练到剧的演出,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校园剧是学科综合教学和丰富校园的一种形式,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让学生进行拓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模仿力、创造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交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等各项综合素养。具体的课程实施分为四阶段,第一阶段小剧本——我创编,学生整合文学、技术、艺术、数学、工程、科学等跨学科内容进行剧本创编,将学习的知识融在创编剧本之中。第二阶段小戏剧——我导演,学生担当小导演,按剧本写出脚本,全面策划、组织,进行排练。第三阶段小舞台——我制作,学生在艺术老师的指导下设计舞台背景、设计灯光、设计服装等,并且进行制作。第四阶段小角色——我成星,学生在某个阶段会重点担任不同的角色,或者导演、服装设计舞台设计、演员……无论担任哪一个角色,他都会成为这个领域的“明星”。

“校园剧”利用学科课程统整,全面推进学生、教师、学校三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德育工作需要渗透到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学校从2017年开始进行的课程统整让学生自信地说:“小剧本——我创编、小戏剧——我导演,小舞台——我制作、小角色——我成星,环小明星,我能行。”

四、以竹子精神设定团队目标,指引个人发展目标

学校的核心文化是竹文化,竹子精神“谦和刚进”就是我们环小精神“向上向上再向上”的具体体现,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少先队组织,学校大队部下设29个中队,每个中队选择一种竹子作为中队名称,如:佛肚竹中队、雅竹中队、孝顺竹中队、方竹中队、凤尾竹中队等,各中队都有自己发展目标,并指引少先队员的个人发展目标,中队组织将帮助每一位少先队员达到自己的目标,让每一位少先队员都自信地说“我能行”。

看:我们四1雅竹中队这样来阐释自己的中队:雅竹,胸怀正直之虚心竹。我们的队伍里有三十五株小雅竹。我们把自己中队的名称定为“雅竹中队”,寓意我们中队具有“雅竹”的特点:生机勃勃、正直谦虚、积极向上、坚强不屈。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队员们无论在学习,生活,工作还是活动方面,都以积极、健康、热情的心态去参与,努力奋斗,笑看过程,坦然面对结果。队员们都亲切地称自己为小雅竹。我们的口号是:正直、善群、坚毅、创新。我们雅竹中队是一个活泼乐观、团结向上的优秀中队。我们中队成立于2015年10月,现在共有35名队员。中队队员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学习,勤于动脑;热爱劳动,具有爱心;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中队营造了一种人人争上游、你追我赶、互相帮助、生气勃勃的良好氛围。每位队员都为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感到骄傲,同时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集体添光彩。《竹风雅颂》是我们的中队的队刊,记录着我们成长的心路历程。仿效《诗经》,我们的《竹风雅颂》也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队员的风采与展示,雅是各小队的活动与剪影,颂是中队的集体荣誉与回忆。在每一次的队活动后,队员们都希望在《竹风雅颂》中留下清晰留下清晰的足迹。

再看看我们三2凤尾竹中队——中队名称内涵:凤凰之尾,集百鸟之精华。凤尾竹中队,亦集众队员之长,以广府文化为滋养,展现新时代队员之面貌;中队目标:建设一个自信自主、充满广府味的动感中队;品牌活动:寻找游戏中的广府童谣,感受传统广府孩子的有趣童年。各小队目标……中队文化滋养着队员的自信特质。

五、家长一起来,争当明星做偶像

家庭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家长是我们的教育伙伴,光有明星老师还不够,星教育怎能少了明星家长呢。“向上向上再向上”的环小精神,在家长中也得充分体现。学校利用家长学校引导家长主动学习,帮助家长建立终身成长的思维模式,引导家长尊重孩子的个性成长规律,帮助孩子成长从培养自信心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我们鼓励家长成为自信的明星家长,学会与孩子相处,不因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而恼怒,鼓励家长成为孩子的偶像,我们的孩子在《我的明星妈妈》中这样写:我觉得我的妈妈什么都会什么都懂,是世界上最棒最厉害的妈妈……我要成为像妈妈一样厉害的人。

我们针对有特殊行为的学生家长开展具体的家庭教育、亲子教育指导,还邀请心理教育专家为家长开设系列小组学习辅导。课程以参与式体验的形式开展,强调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经验分享。我们带领着家长进行思维模式的学习和探讨,进行一次次“头脑风暴”,引导家长从注重结果的定势思维转变成为注重过程的成长思维,教予了家长“共性、自我管理、控制自我情绪、挖掘孩子兴趣”等操作性强的策略。家长们开始换位思考,能够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并重新审视自身与孩子的相处的方式,家长开始改变,特殊孩子的家长也可以成为自信地明星家长。

我们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耀眼的星,星光灿烂、绽放光彩是教育最舒展的姿态。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未来之星,遵循尊重的原则,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从个人自信到团队自信,培养民族自信感,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 邱丽

猜你喜欢

少先队员中队德育工作
我热爱的中队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我爱我的中队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永远的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