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进生转化工作浅谈

2020-03-03魏鹏飞

师道·教研 2020年1期
关键词:师爱闪光点后进生

魏鹏飞

每一个班级,肯定有一部分后进生。他们虽人数不多,但若没有及时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风气。所以,能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只是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更关系到一个班级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如何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对待后进生,作为班主任,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师爱洒向他们,才能使其健康成长。通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认为从他们所具有的特殊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就能帮他们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途径,从而实现对其的转化并促使其健康成长。

一、以爱心去感化

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期待发展的个体,班主任在班工作过程中,需要用爱去包容每一位学生的点点滴滴,对后进生更应如此,因为后进生的心最需要爱的阳光去温暖,需要爱的甘露去滋润。班主任若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学生就会自觉地与老师接近,就会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问题等向老师反映或诉说,使班主任能够更快更详细地掌握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为做好班工作积累更多的第一手材料。假如班主任每天板着威严的面孔,令学生望而生畏,这是很难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特别是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班主任要做到以人为本,对他们倾注爱心,心灵上体贴他们,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不厌恶,不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去感化,让后进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价值、值得赏识、值得爱的人。

二、以尊重去激励

众所周知,人人都有自尊,特别是后进生的自尊往往是更加强烈的。要转化后进生,班主任在对待学生时,就必须要表现出更尊重后进生,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說的那样,教育工作者要保护他们“极其脆弱的自尊心”,要像对待一朵玫瑰上的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在转化后进生时,对待他们必须提出合理的要求和善意的批评,对他们的点滴进步更应及时给予鼓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信任你,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才能达到转化的目的。况且,尊重和信任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需要。所以师爱的核心就是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对于后进生来说,他们的自尊心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社会、集体尊重的情感,它促使学生珍惜自己在集体中的合理地位,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声誉,这也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

三、以表扬去肯定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被表扬、被肯定的需要,成年人都是这样,何况十岁左右的孩子呢?我们有些教师总是吝啬自己小小的鼓励、随口就可以说出的表扬,往往把那些表扬都送给了那些听得麻木了的好学生了,殊不知后进生是多么需要老师的一声鼓励和表扬。一声表扬和鼓励能让他们高兴好几天,能让他们好好地表现好几天,这比批评的力量要大很多。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赏识的人仅能发挥其潜能的20%至30%,而当他受到赏识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至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赏识和表扬的运用是极为重要的。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后进生虽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可能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于是班主任就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赞扬,并让其表现。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

总之,只要班主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充满爱心去工作,善于发现和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就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就一定能把后进生教育转化成好学生,一定能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任编辑 李少杰

猜你喜欢

师爱闪光点后进生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以师爱诠释教育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
师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