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审计方法

2020-03-03冯静磊

经济视野 2020年4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优化方法

文| 冯静磊

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全面推广,促使大数据在企业革新中的运用越来越多,相应的数据量也在随之增长。在大数据时代下,面对越发庞大的数据库,审计要想有效处理实践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必须要有效结合大数据技术,这也是时代变迁的必然选择。现阶段,企业在大力宣传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时,构建了“数据归集、集中分析、锁定疑点、分组核查”的大数据审计模式,这样不仅能有效处理新环境下的新问题,而且可以提升实践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企业还要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探索与创新,注重结合自身总结经验提出更加优秀的审计方法。因此,下面对大数据审计方法进行简单研究。

传统审计与大数据审计的对比

在传统企业审计中,会结合账表选用人工处理的方式进行工作。但随着审计重点导向的转变,在审计全覆盖要求的影响下,促使审计的绩效性、系统性及全面性更加显著。大数据审计方法应时而生,不仅展现出了多样性、快速性及大容量等特点,而且为企业审计带来更多机遇与挑战。

具体内容如下:其一,改变审计模式。传统审计方式更注重运用抽样的方式来研究整体,但大数据审计工作更注重从整体角度入手,收集与研究相关信息;其二,改变审计论证方式。传统企业审计工作会结合有关法律规定对提供资料进行论证,但大数据审计方法可以整合多项信息进行研究,如公交出行轨迹、社保及工商等,不仅操作更加方便,且数据准确;其三,转变审计思维模式。大数据审计技术的提出,在优化实践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基础上,还产生了思维意识上的转变。此时,审计人员既要突破传统单一模式的限制,又要从多维角度入手对数据进行研究。

大数据审计方法的含义

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在行使审计职能的基础上,完成审计业务,最终实现审计目标的一种方式。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企业在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同时,提出了在线审计的审计方法。整合实践案例分析,数据挖掘的自动算法不但可以持续审计,而且能结合数据库技术进行工作,在这一背景下,审计系统在远程接入与计算中,可以更好实现在线审计。

如何在企业中应用大数据审计方法

强化内控风险防范

在大数据环境下,被审单位内控制度的管理效果不只会受传统记录数据的影响,还可以结合数据间的勾稽关系进行逐一核查,这样有助于控制由人为因素引发的审计结论失真问题。通过在调查过程中,根据数据中的逻辑性研究审计组是否具备实质性测试,并结合数据特征设计具有方向性的审计方案。现阶段,我国大部分财务软件都属于财政系统与开发软件公司合作研制的内容,审计人员若是没有全面掌握系统运行机制,将会增加审计工作的被动性,反之若是可以自主参与软件开发工作,并在内部添加适宜的审计程序,不仅能实时监管与传输企业财务信息,而且可以保障整体工作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革新计算机审计程序

一方面,要明确软件开发者的终身责任制,以此优化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定期清除隐藏在软件内部的病毒,实时监控影响网络安全的程序,并规范用户的安全级别,全面落实定期轮岗制度,不仅能保障系统可以正常工作,而且可以持续优化内部控制制度,以此减少薄弱环节。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安全技术的研究力度,并持续优化外部控制制度。结合局域网具备的号段设置功能,分组隔离每个端口的主机,且只支持满足这一端口号的主机进行访问。同时,还要根据识别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有效隔离内外网,促使内部局域网可以有效集成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并且要让财务会计人员科学处理系统信息,以此为审计人员提供有效依据。另外,设计防火墙可以提升整体网络系统的安全性,而设计数字签字环节,可以有效保护每位用户的身份口令。

优化审计软件开发

国家政府要支持和鼓励计算机审计软件的开发工作,并为他们提供充足资金,这样有助于从基础上提升我国数据审计速度。以审计公证处为例,某单位可以将这一区域的非税收缴明细和档案登记表输入到SQL中加以关联,而后将收费标准以公证事项为依据进行限定,不满足条件要求的都需要进一步审计的主要内容。这样不仅能减少数据采集及对比研究的时间消耗,而且可以降低审计工作资源消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力宣传与鼓励企业合理运用大数据审计方法,并结合实践工作提出完善且规范的管理标准,不仅能减少审计风险的发生,而且可以提升整体工作的便捷性。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要从大数据审计方法入手,培育大量优质人才,并科学优化实践审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预期工作目标。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优化方法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