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盆腔磁共振扫描检查与动态增强扫描对子宫颈癌的价值

2020-03-03胡昱婧于平年杜鹏飞崔原孙永雷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子宫颈癌磁共振宫颈癌

胡昱婧,于平年,杜鹏飞,崔原,孙永雷

通化市中心医院CT核磁科,吉林 通化 134001

子宫颈癌十分常见,在中年女性中的发病率最高,近几年逐渐趋于低龄化,主要症状为阴道异常出血,针对子宫颈癌患者实施治疗需要先判断肿瘤的病理类型,尤其是浸润范围的分期。目前,磁共振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已经成为常用手[1],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近些年逐渐应用到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本研究分别分析磁共振扫描检查和动态增强扫描在子宫颈癌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活检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年龄均在28岁至65岁间,年龄均值为(52.50±3.28)岁,其中有24例为绝经后患者,6例为未绝经患者。这些患者均存在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1.2 方法 方法盆腔磁共振扫描检查和动态增强扫描,选用的仪器为SIEMENSVerio3.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盆腔磁共振扫描序列如下:矢状位和轴位T2W1选择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层厚设置为5mm、间隔设置为5mm,TR为7000mS、TE为800mS,矩阵为256x134;轴位SET1WI,层厚设置为5mm、间隔为5mm,TR为100ms、TE为4.5ms,矩阵为256x134。动态增强扫描选取的序列为3D-VIBE,其中TR设置为4.2ms、TE设置为1.8ms、层厚设置为3mm、层间距为3mm。将钆双胺20ml通过高压注射注入肘前静脉,流率为3.0ml/s,主要后16s、45s、65s分别进行一次扫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扫描方法检出这些患者临床分期情况,活检结果得出ⅠA、ⅠB、ⅡA、ⅡB分别有6例、10例、9例、5例,ⅠA:无法显示;ⅠB:宫颈中间位置低信号环消失或是中断,宫颈外缘光整;ⅡA:阴道位置2/3低信号被高信号肿瘤信号取代,宫颈外缘和宫旁脂肪间隙具有清晰的分界;ⅡB:阴道当中未发现肿瘤信号,宫颈外缘不规则、不光整。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盆腔磁共振扫描检查:ⅠA、ⅠB、ⅡA、ⅡB检出分别为4例、9例、9例、5例,检出率为90%;动态增强扫描:ⅠA、ⅠB、ⅡA、ⅡB检出分别为5例、9例、10例、5例,检出率为96.67%。两组检出率和活检结果比较P=0.261,P>0.05,且动态增强扫描准确性比磁共振扫描检查高。

3 讨论

宫颈癌属于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近些年存在低龄化的趋势,需要加强早期诊断措施,才能选取合适的方案来进行治疗,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期。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病灶浸润范围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进行判断,才能确定患者是否能够接受手术,出现宫旁侵犯则只能接受化疗、放疗措施,但针对部分肿瘤采取手术治疗较好,需要应用影像学检查来准确评估宫颈肿瘤范围、肿瘤血供情况[2-3]。

超声和CT应用于宫颈癌检查价值不大,主要是这两种方法的密度分辨率比较低,无法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因此,近些年在宫颈癌诊断中大都采取磁共振成像检查,磁共振成像检查可多方位、多序列观察,其组织分辨率很高,可对患者肿瘤形态、体积进行直接显示,从而准确分析浸润深度、转移的范围等。常规磁共振扫描检查在宫颈癌诊断中就具有一定的价值,随着技术不断得到提升,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对病变侵犯的范围显示得更清楚,常规扫描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图像是固定的,而在动态增强图像上,在增强早期宫颈癌为明显强化,和正常的宫颈组织比较显著,增强晚期宫颈肌层强化显著,肿瘤位置的中央信号下降,比正常的组织要低,通过图像显示来分析宫颈癌病灶病变情况。

综合本次研究可知,宫颈癌患者实施磁共振扫描检查和动态增强扫描,两种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均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准确鉴别宫颈癌分期,准确率更高,可将该方法作为宫颈癌诊断的首选方案。

猜你喜欢

子宫颈癌磁共振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如何早期发现子宫颈癌
得了子宫颈癌怎么办?
HPV疫苗和筛查:人类癌症防治的典范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