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要点

2020-03-02李洪江

种子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要点栽培技术

李洪江

摘    要:在蔬菜育苗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蔬菜育苗失败或者质量过低,造成菜农的种植积极性下降,影响当地蔬菜价格,使菜农的经济收益受到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育苗期容易出现的主要病害进行研究,简要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并对蔬菜育苗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土肥管理;要点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4-0101-02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志码: B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对健康饮食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农业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从整体上提升了我国蔬菜栽培的能力和水平,其中,无公害蔬菜的种植与栽培已经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无公害蔬菜,实际也是指绿色蔬菜,其特点为不含添加剂、化肥以及农药等物质,蔬菜质量较好、营养丰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因此,大力推广应用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明确该技术中土肥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蔬菜种植的质量,为我国人民的健康饮食提供基础和保障。

1   无公害蔬菜栽培的技术要点

1.1   种植环境的选择

无公害蔬菜种植工作中,对于种植环境的选择是其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主要原因在于种植环境是否满足无公害蔬菜生长的实际需求,将直接影响到蔬菜种植的效率和质量。正因为如此,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无公害蔬菜种植的效果和质量,保证食品的健康和安全,种植人员应该对种植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选择种植区域时,应尽可能避开工业废弃场所和城市垃圾填埋场地,以保证种植区域土壤的清洁性,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保证蔬菜生长过程中吸收到干净的水分和空气,切实保证无公害蔬菜种植的效果和质量。此外,政府有关单位应该积极鼓励广大种植户建立无公害蔬菜培育基地,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无公害蔬菜种植与管理体系。同时,农户在进行无公害蔬菜种植前,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对种植基地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对所处环境是否满足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条件进行判断,进一步提升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质量,实现为人们提供放心蔬菜的生产目标。

1.2   品种的选择

众所周知,种子自身的质量是无公害蔬菜培育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保证作物能够正常生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为了保证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效果,必须对种子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通常情况下,应该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且质量较高的种子进行种植,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也可以控制和降低病虫害在蔬菜生长过程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以种植环境的实际情况和土壤特性作为基本依据,尤其是对于一些季节性蔬菜的种植,选择种子时,一定要对气候因素和种子的生长特性进行全面细致的考虑。另外,在种植蔬菜前,还需要对种子进行分类处理,去掉质量偏低的种子,从整体上保证和提升種植无公害蔬菜的质量,将病虫害发生概率以及农药的使用控制在最低水平[1]。

1.3   育苗技术

育苗是无公害蔬菜种植工作中的关键步骤和环节。首先,要选择适宜的育苗场地,尽可能以开阔地势为主,同时也要保证育苗场地距离水源较近,并有较强的排水能力,这些因素都会对育苗工作的整体效果和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其次,苗床的土壤应较为肥沃,在种植前应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以起到抑制病虫害的作用。在苗床制作方面,每6~8 m2为一个单位,效果最佳。育苗之前要将种子进行晾晒,并使用温度为55~60 ℃的温水,浸泡5 h左右。需要注意的是,在浸泡过程中要对种子进行不断搅动,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杀菌效果。完成上述的工作之后,将种子浸泡在浓度为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起到进一步灭菌的作用。待苗床播种后,种植人员可以使用800倍的霜霉威盐酸盐,对苗床进行均匀浇灌,之后覆盖一定厚度的土壤[2]。幼苗生长阶段的保温工作尤为重要,是保证幼苗能够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时应加强苗棚的通风效果,保证幼苗可以吸收到充足的空气和养分。在此过程当中,还应及时去除病苗,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有效避免病苗对其他幼苗造成的影响。

1.4   田间管理

在无公害蔬菜种植工作中,田间管理是保证蔬菜种植效果的重中之重。种植人员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蔬菜的种植方式,由于种植方式多种多样,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无公害蔬菜种植的效果和质量,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蔬菜的种植效率,其中轮作是比较常见的种植方式和手段之一。为进一步保证无公害蔬菜的健康生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蔬菜种植和栽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采取间作套种或者轮种等方式,使蔬菜在生长过程当中获得充足的光照和养分,同时也要加强对病虫害问题的有效预防和治理。通常情况下,前茬蔬菜收获之后,种植人员应及时对剩余的枯叶和杂草进行彻底清理,避免细菌和病虫的出现。除此之外,也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播种周期的控制与调整。

2   土肥管理要点

2.1   有机肥的使用

在传统的蔬菜种植中,广大农户为了保证蔬菜种植的产量,通常会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在农药品种和用量的选择上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不仅会对种植环境造成影响,同时也会造成农作物农药残留,危及人们的食品安全。对此,首先,在无公害蔬菜培育过程中,应科学选择有机肥料的种类、合理配制用量,以最大程度改善蔬菜种植基地土壤的营养成分,提升土壤当中的有机环境,从整体上提高土壤的质量,为无公害蔬菜的种植和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科学有效地使用有机肥,还可以使土壤中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从根本上保证和提升土壤的保肥能力。通过追加有机肥,切实提升无公害蔬菜的质量,提高无公害蔬菜对病虫害的抗逆性,最终达到提升无公害蔬菜产量、优化无公害蔬菜质量的目的。使用有机肥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应确保肥料的腐熟程度,否则将会对蔬菜的生长带来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

2.2   钾肥的使用

钾肥是蔬菜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微量元素,对蔬菜的开花与结果都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此,种植人员应加强对合理应用钾肥的重视程度。从化学角度来讲,对钾肥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有效降低蔬菜当中的硝酸盐含量,进一步提升蔬菜的食用安全性。在应用钾肥的过程中,种植人员要先对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以此作为依据,科学确定钾肥的用量和使用方式,以保证其作用和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一般情况下,黏土当中的钾肥含量最高,沙土中的钾肥含量最低。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土壤的分析和检测工作。此外,还要注意在施加钾肥时,应该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同时施加一定比例的氮肥,并在完成施肥工作后进行覆土。

2.3   氮肥的使用

氮元素也是蔬菜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无公害蔬菜种植阶段施加适量的氮肥,可以有效提升蔬菜的品质和生长速度,在无公害蔬菜栽培过程中,对氮肥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保证和提升无公害蔬菜的安全性[3],但是如果氮肥施加过量,则会对蔬菜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种植人员同样应该保证施加氮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氮肥作为基肥加以利用,对施加氮肥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有效控制,并且在完成施肥工作后,要第一时间进行翻土作业,避免氮肥的挥发对蔬菜造成影响。另外,施加氮肥时可以采取挖沟的方式,显著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2.4   重视土壤酸碱度的调整

土壤的酸碱度会对其中所含的养分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的蔬菜能够在酸碱度为5~6.8的范围内正常生长[4]。如果土壤的酸碱度过低,则会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直接的影响和阻碍。对此,种植人员可以使用氢氧化镁、石灰以及草木灰等生理性肥料进行合理改良,但应注意对用量以及使用方式进行有效控制,以此实现对土壤酸碱度的调节。同时,其也可以与铁、铝以及镁等离子发生化学反应,避免蔬菜遭到毒害,进而使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得到有效降低。此外,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中提倡使用钙镁磷肥,在为无公害蔬菜补充磷元素的同时,也能够补充相应的镁、钙元素。使用过程中,将有机肥与钙镁磷肥进行有效的结合,待其发酵腐熟之后作为基肥加以利用,能够进一步提升肥料的使用效果,从整体上提升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质量和产量,增加广大农户的经济收入,有力地促进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使人们品尝到绿色健康的蔬菜产品。

3   结论

综上所述,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需要经历复杂的环节和流程,不仅要对种植栽培技术加以优化和改进,同时也要对各类所需的肥料加以科学合理的应用,在对土壤性质、种植环境、蔬菜品种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种植技术手段,切实保证无公害蔬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我国的農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 祝显萍.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要点[J].南方农机,2020,51(12):57.

[ 2 ] 庞卫军.浅谈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要点[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16):11.

[ 3 ] 胡启旺,雒富荣,连海方.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要点[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12):29.

[ 4 ] 保守智.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要点[J].今日农业,2019(10):45-46.

猜你喜欢

无公害蔬菜要点栽培技术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书写要点(十)
书写要点
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管理探析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轻灵中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