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业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2020-03-02宋德辉

种子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大棚蔬菜现代农业要点

宋德辉

摘    要: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生产水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棚栽培技术进一步推动了蔬菜种植水平的提升,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基于此,着重研究了现代农业大棚栽培技术相关问题,探究了现代蔬菜栽培技术的现状、大棚栽培技术发展趋势及其技术要点,希望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现代农业;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4-0077-02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志码: B

当前,我国在农业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各个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开发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栽培技术,为满足我国农产品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水平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大棚栽培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农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之一。

1   蔬菜栽培技术发展情况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有着巨大的农产品需求量,传统栽培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时代背景下民众对绿色蔬菜的需求。因此,各个地区普遍采用大棚栽培技术进行蔬菜种植,这也推动着此项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重要地位。大棚技术的产生,使得我国蔬菜栽培凸显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1   反季栽培

我國北方地区由于季节温度差异明显,冬季的气候条件无法满足绿色蔬菜的种植要求。通过利用大棚技术,可以为蔬菜种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其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也可以顺利生长,使北方居民冬季也可以吃上新鲜的绿色蔬菜,在满足民众需求的同时,也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1.2   软化栽培

软化栽培是使一些蔬菜在无光或弱光的条件下进行生长发育,使蔬菜的一些器官柔软化。较常见的应用方式为在蔬菜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采用给蔬菜覆盖黑色地膜或直接用遮阳布将大棚覆盖的方式,为蔬菜制造生长条件,如韭菜、大蒜、芹菜、姜种植等。

1.3   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蔬菜大棚种植中一种常见的栽培方式,即使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作为蔬菜的生长基质,取代天然的土壤。通过使用营养液,可以人工控制蔬菜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充分利用资源,有效防止一些蔬菜疾病。无土栽培是蔬菜种植的一种趋势,具有节水、节肥、人工少、高产、优产等特点。

2   现代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技术研究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当前阶段,我国农业技术研究人员也应认识到,由于我国大棚栽培技术起步较晚,相较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在部分地区大棚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尚未达到预期[1]。为满足我国民众的实际生活需求,农业生产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进一步提升大棚蔬菜栽培的先进技术水平,尽可能降低推广成本,扩大大棚蔬菜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

2.2   规模化发展

在工业化发展时代背景下,农村劳动力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纷纷选择外出务工,造成农村人员大量外流,农业生产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随着大棚栽培技术的产生,绿色蔬菜种植区域向着集中化趋势发展,蔬菜生产逐渐趋于规模化发展,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蔬菜生产规模化发展极大地减少了人工利用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大幅提升了蔬菜种植和运输贩卖的效率,切实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此外,大棚蔬菜栽培的规模化发展也带来了另一个优势,即为机械化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对进一步降低蔬菜生产成本提供了基础保障。

2.3   工业化发展

蔬菜种植向着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为种植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农业机械进行生产提供了方便。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改变了传统的蔬菜种植模式,使农业蔬菜种植紧跟时代的潮流,成为一种先进的种植产业,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不再认为农业蔬菜种植是落后生产的代表。

3   现代农业蔬菜大棚栽培技术要点

3.1   加强对光照时间的把控

种植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光照时间的重要性。当前阶段,我国大棚栽培技术主要应用于春季和冬季蔬菜种植上,这是因为这两个季节的气候和光照条件不符合蔬菜生长的要求,相较于其他季节,春季和冬季的光照都较为温和,能够进入大棚的光照仅为正常光照的60%左右,若雨雪天气较多时光照条件更差。然而绿色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利用光合作用获取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及能量,因此应用大棚栽培技术的重点,就在于合理控制光照时间,以确保满足蔬菜的生长条件。

3.2   保证种植地土壤肥沃

土地是实现蔬菜种植的基础,虽然当前已经发展出无土栽培技术,但是大多数蔬菜种植仍需要依赖土壤,因此,农户在进行大棚种植时必须确保土壤肥沃,能够为蔬菜生长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蔬菜对土壤的要求较高,种植所需土壤的酸碱度应适中,这是因为土壤酸碱性会极大地影响蔬菜的生长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作物绝收[2]。此外,蔬菜种植对土壤的吸水性、透水性、透气性也有明确的要求,农户在种植前应采用沙壤土或黏壤土等团粒结构、符合蔬菜生长需求的土壤。同时,还应注意定期对种植地进行翻土、松土、碎土、混土、压土等技术处理,以实现改良土壤的目的。

3.3   科学选择蔬菜品种

农户在选择种植蔬菜的品种时,需要高度重视气候因素,若光照量不足应选择弱光的蔬菜品种来栽培,如黄瓜等。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分析蔬菜的特点和结实率等问题,以保证大棚蔬菜栽培的产量和质量。此外,也应尽量选择早熟的品种,从而提升植物的抗寒能力,实现抢先上市,以期获得较好的市场收益。

3.4   保证大棚通风

在部分光照较为充足的条件下,大棚室内温度极易出现过高的情况,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质量。因此,农户在应用大棚栽培技术时,也应高度重视大棚的通风情况。当前,农户通常使用遮阳网和勤通风两种方式,控制大棚的室内温度。相较于通风措施,遮阳网虽然可以控制温度,但是无法有效调控棚内湿度,因此,农户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合理配合采取通风措施,也要注意将通风口设置在避风处,避免大风天气下大棚受到损坏。如此不仅可以有效调控温度和湿度,还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对促进蔬菜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3.5   科学选择大棚

农户在应用大棚栽培技术时,应注意大棚材料对作物种植的影响。在选择大棚建设材料时,应选择无毒无害的材料,避免大棚在经过光照后产生的有毒物质融入作物中,不仅影响蔬菜得生长质量,同时也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首先,农户应充分认识到质量优良的大棚建设材料不仅可以保障蔬菜作物的健康生長,对落实绿色栽培技术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农户在选择棚膜时可以选择防老性能较强、使用寿命较长的棚膜,以实现控制成本的目的。最后,农户在选择大棚材料时,还应综合考虑蔬菜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确保大棚条件符合绿色蔬菜种植要求,为保证大棚蔬菜种植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3.6   加强病虫害防控力度

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是当前比较主流的几种防治措施。①化学防治: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段,主要利用化学药剂实现防控目的,其优势在于高效,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效果,但是长时间使用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性,同时残留物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②农业防治:主要依靠整地、中耕除草等手段,消除土壤中的病原以及虫卵,虽然无法彻底根除虫卵,但是可以大幅削减其数量,降低虫卵孵化率进而实现防治目的;同理,除草等操作也是以消除病株、阻断病菌传染途径,最终实现防治目的。③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手段有一定的相似性,分别利用害虫的某种特性对其进行灭杀。物理手段主要利用蛾类害虫的趋光性,通过在田中点亮黑光灯,将其聚集起来集中捕杀,进而实现降低害虫密度、防控病虫害的目的,对飞虫类害虫的效果极好。④生物防治:主要依靠引入害虫的天敌或是利用一些生物菌剂,实现防控目的。

3.7   落实大棚内部保温保湿要求

蔬菜大棚内部温度的来源主要以地中传热占10%、缝隙传热占10%~20%,其余热量主要来源于棚膜投射。农户在实际应用大棚种植技术时,应选择性能较好的棚膜,以满足蔬菜生长所需的光照条件。同时,该技术对棚膜的密封性也有明确要求,如果大风天气导致棚膜受损,会造成大棚内部温度大幅下降,如果无法及时修补,则会导致作物的大面积死亡。因此,农户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通常采用大棚与小棚结合,或利用草帘进行覆盖等多层覆盖方式,以确保大棚密封性以及温度调控要求。还需要注意的是,春季正午时分光照条件较好,棚内温度会大幅上升,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雨雪天气较多时则易造成光照不足、棚内湿度较高,可能会导致作物落花或病虫害问题。因此,农户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棚内湿度和温度的把控,根据棚内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科学调整光照以及湿度条件。

综上所述,大棚种植技术推动着我国的农业发展。因此,农业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和指导,加快对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确保农户在应用大棚种植技术的过程中能够明确技术要点,为进一步提升蔬菜种植水平、满足市场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 1 ]  胡健.现代农业背景下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技术要点分析[J].乡村科技,2019(11):91-92.

[ 2 ] 托尔根.现代农业蔬菜栽培技术及栽培重点探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5):77.

猜你喜欢

大棚蔬菜现代农业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书写要点(十)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书写要点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大棚蔬菜根结线虫病害调查研究以及防治对策
轻灵中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