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舞蹈鉴赏的审美心理过程

2020-03-02李苗苗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期
关键词:审美

【摘要】在舞蹈鉴赏中人类的审美心理是以人类的情感为中心作为中介所形成的有机统一,其中包含了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且这些心理因素不是单一的直接相加。笔者根据以上受到启发,想要进而深入挖掘有关在舞蹈鉴赏活动中人的审美心理是扮演着一个怎样的重要角色。在艺术审美活动过程之中或结束之时甚至是之后的某段时间中,审美主体的内心产生与舞蹈作品的情感共鸣是用语言无法准确描述出来的,进而这个产生过程是如何产生、产生的条件以及产生之后的影响或意义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审美主体、审美中介、审美客体三个方向从舞蹈鉴赏的审美心理过程来进行论述,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中介三者是舞蹈鉴赏审美心理过程产生的必要条件,它们相互依托、相互关联、互相支撑,是艺术审美活动者提升自身审美品位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舞蹈鉴赏;审美;心理过程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一、舞蹈鉴赏概述

(一)舞蹈鉴赏的含义

舞蹈鉴赏是属舞蹈艺术中的高级艺术活动,需要审美主体在进行鉴赏过程时带着“审美”的眼光来看舞蹈作品,它是审美主体通过舞蹈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形象、可感的动作、恰到好处的构图又或者是说高超灵动的技巧、回味无穷的韵味、丰富变换的表情等等所一同组成的去感受客观世界的一种人体思维活动。使舞蹈作品与审美主体在心中碰撞出某種似曾相识的感动或从未有过的情感体验。它完成的不仅仅是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一次接触体验,更是潜移默化的提升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的重要艺术活动。舞蹈鉴赏早已在舞蹈艺术领域中生根发芽,作为主体的我们,要在这样乘胜逐北的道路上,去不断丰富我们对舞蹈鉴赏道路的认识。

(二)舞蹈鉴赏的条件

1.审美客体

舞蹈鉴赏活动要使主体在内心产生审美心理的首要条件,无疑首先要客观存在的作品实体,将这个舞蹈称作审美客体,即使人们可以通过大脑来想象出的舞蹈作品的片段但前提也是需要先看过舞蹈作品之后才能有形象。舞蹈是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就可以完成的艺术活动。具有灵动可被人感知的艺术形象,是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所具有的共性之一。通过这些舞蹈动作与串联,构成完整的舞蹈作品,没有审美客体的存在就无法构成完整的审美活动。

2.审美主体

舞蹈,只有经过主体的才能真正将舞蹈的思想、情感、意蕴传达出来。那么舞蹈鉴赏审美心理的产生过程中的另一条件——审美主体。舞蹈鉴赏活动离不开我们人的参与,鉴赏者为主体,是这个活动中最重要、最中心的角色。在体验舞蹈之后才真正与舞蹈艺术有情感的碰撞。没有主体观赏的舞蹈就展现不出舞蹈中的情感意蕴,按照现当代美学的观念,鉴赏者在他们鉴赏或接受的过程中,也是对作品的一种再次创造,舞蹈的价值业跟着散发出来。

3.审美中介

审美中介是联系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中间环节,是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客体的时候进行审美感知、联想、理解的体验过程中所依凭的一种带有审美性质的心理,它融和着鉴赏者的潜意识和明意识,渗透着鉴赏者的情感和认知,交汇着鉴赏者的感性和理性,是审美主体在人类文化的背景下和自身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审美心理结构。正如劳承万所说到:“中介概念在黑格尔体系里是最常见的概念,是从“绝对理念”过渡到对方的中间桥梁。”审美过程这个中介的产生与发展是以审美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信息把握为铺垫,并受审美对象性质的限制,但是审美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最后的审美体验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总之,舞蹈鉴赏的审美心理过程大致需要经历三条主线,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加上审美中介,三者相互联系、彼此依靠、紧密依存。缺少其中的一种都无法构成一场较完整舞蹈鉴赏的审美心理路程。

二、舞蹈鉴赏心理过程的创造性

(一)舞蹈鉴赏的创造性概述

当鉴赏者投入作品中,有了属于自己的审美意识,舞蹈鉴赏中的“创造性”心理就成了其中的闪光点。这种创造性过程,是由主体(人)在接收到客体(舞蹈作品)之后并且在自己的内心流溢出自己的感受。本文中之所以突出舞蹈鉴赏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是由于在舞蹈鉴赏时鉴赏者经过“ 再创造”将舞蹈作品变成属于自己头脑中的舞蹈艺术形象。也正是在这种“再创造”的精神活动过程中,鉴赏者才能更加深刻地与舞蹈中的艺术形象融在一起,体悟到更深层的情感。

更为重要的是,即使多年从事舞蹈艺术的人,也不仅仅是要有丰富的舞蹈实践经验,也需要理性的认识经验。舞蹈艺术的实践之路固然是根、是本,但舞蹈艺术的真正价值激发一定会有舞蹈鉴赏。

(二)舞蹈鉴赏中创造性过程的重要性

舞蹈鉴赏审美心理过程的创造性是非常重要的,带有审美意识的创造性心理过程会不断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也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动力之一。在舞蹈鉴赏时,审美主体通过审美客体在内心产生情感是经过每位审美主体自身的创造,给出不同有意义的鉴赏评价,是不断丰富舞蹈艺术的发展与积淀的重要因素。也正是因为我们在舞蹈鉴赏中有了这样一种不由自主的创造性过程,让舞蹈艺术工作者看到了多种不同视角的鉴赏理解,也使得舞蹈的历史不断丰富发展至今。

三、舞蹈鉴赏时对于鉴赏主体产生的审美心理的三个过程

(一)直观感受

舞蹈作品最先是人们直接看到舞蹈演员的人体和从舞蹈演员身上表现出来的美的人体动作或韵律,可以是舞蹈剧情,也可以是舞蹈动作的刚柔或舞蹈队形变化等,在舞蹈鉴赏时,必然要先看到这个舞蹈作品的实体。在舞蹈鉴赏时,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觉得舞蹈作品美,但却答不上这个舞蹈为什么美、哪里美的时候,这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其实就是我们在开始舞蹈鉴赏时最开始一个感受体验。但这并不表明该舞蹈没有意义,只是因为这个作品的美的意义、美的感受比较隐晦、比较模糊,无法用语言又或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二)了解认识

在前一步之后进一步理解,例如这个舞蹈是什么样的剧情,或者是怎样的舞蹈动作烘托出怎样的舞蹈氛围,是舞蹈的美还是通过舞蹈展示出高超的技艺技巧等,在直观体验之后,开始思考舞蹈其中想要表现的某种或多种情感,层层展开而步步深入,被舞蹈中的情绪或状态所染感,从而打开鉴赏主体情感入口。

(三)深入体悟

通过舞蹈的外在人体动态与其中表现的情感或思想给予鉴赏主体深层领悟。叶朗在《美在意象》中就提到“美感不是认识,而是体验”。鉴赏者最后在较高层次上对舞蹈作品有了实质性的把握这就引出了舞蹈鉴赏审美心理的最深层,鉴赏者只有从感性的感受,到理性的推敲,最后到达与艺术的共鸣,才完成了一次较完整意义上的舞蹈鉴赏审美心理历程。感性经历是理性推敲的前提,理性推敲又是到审美鉴赏心理最深层次的基础,鉴赏舞蹈时鉴赏者的內心如果一直是充满着“感性”,就无法清晰的体悟到舞蹈作品深刻的内涵,如果始终保持着一颗“理性”的心理,也就不能“与情同动”。

四、舞蹈鉴赏审美心理过程的重要性

要想将舞蹈鉴赏之旅激发出的最大的活力,是要求鉴赏主体集中注意力,并高度开放情感,这样才能从不断变化流动的人体动作姿态中体悟到深层含义。平心在其《舞蹈鉴赏心理学》文中就将舞蹈鉴赏作为一门美育科目,把舞蹈鉴赏看作是人类的情感教育,甚至是一门人格教育,可见舞蹈鉴赏在塑造我们人的过程中时占比较重要位置。舞蹈鉴赏的审美心理过程是带有审美意义,对于舞蹈这门艺术的发展来说很重要的。

舞蹈鉴赏活动中无论是悲剧美还是喜剧美,对鉴赏主体的审美享受、审美感受都是不容忽视的,舞蹈鉴赏都是通过作品将舞蹈带给鉴赏者,使人们认识到舞蹈艺术的审美快感。当然,舞蹈鉴赏不仅仅是带给鉴赏者若多益处,从舞蹈编导角度看,正确、科学的鉴赏对舞蹈艺术是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作者舞蹈创作观念更新。在舞蹈鉴赏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是能带给人美的体验,除此之外,也是或多或少的给予人类精神世界的启发与心动。这次美的过程,总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美化人们的情感。

五、结语

舞蹈鉴赏中必然出现审美心理过程才能算作是一次较完整的舞蹈鉴赏之旅,进而进行舞蹈鉴赏活动必须存在三个必不可缺的因素:审美主体(人)、审美客体(舞蹈)、审美中介(情感),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审美客体是进行舞蹈鉴赏活动的首要条件。在有了一个审美客体之后,由我们人作为审美主体来进行舞蹈鉴赏活动。最后,作为审美中介——情感,审美心理与审美主体的情感密切相关,正确、积极的情感是在我们生活中起着推动作用,虽说艺术活动与日常活动有很大不同,但我们的情感生活也与艺术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舞蹈艺术鉴赏活动的基本性质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一切优秀的舞蹈艺术活动化身为美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形式,只有与鉴赏者的主观意识或情感中介发生关系时,才能使鉴赏者完成这场审美活动,舞蹈鉴赏的审美心理过程要实现营造审美意象的充分完成,必须有鉴赏者的审美心理的介入,也将进一步实现出舞蹈艺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鉴赏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叶朗.美在意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欧建平.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5]劳承万.审美中介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53-54.

作者简介:李苗苗(1997-),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硕士在读,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研究方向:艺术学。

猜你喜欢

审美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论风骨与崇高
论少儿美术培训对审美的作用及影响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闲情偶寄》中的中国女性之美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