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歌剧《红珊瑚》的戏剧文学语言特色

2020-03-02崔少娟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言特色歌剧

【摘要】歌剧《红珊瑚》的内容具有诗歌化、散文化的特点。较多的唱腔都被用在了最适合的位置上,达到了理想的表达效果。对白在刻画和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思想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艺术形式上采取了传统戏曲歌词中的句法和词韵,展现的文字和内容是通俗易懂的。诗词句的应用灵活,每句长短不一致,句数也不整齐。

【关键词】歌剧《红珊瑚》;戏剧文学;语言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语言文明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9GXSZ111)。

歌剧是融合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形式,通过舞蹈、乐队和演员等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作品的内涵,在情感表现和情节展示上更加鲜明,能够有效增强整部作品的影响力,拉近艺术作品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歌剧《红珊瑚》中的剧诗创作艺术特色是以民歌为基本载体的,新诗歌载体为次要的一种艺术类型。《红珊瑚》的这种艺术创作特征使其在表现中会承担不一样的艺术任务。歌剧所展现的内容具有诗歌化、散文化的特点。为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了解《红珊瑚》的内容,文章就歌剧《红珊瑚》所展现戏剧文学语言特色问题进行探究。

歌剧《红珊瑚》是由赵忠、林荫梧、单文编剧,胡世平作曲在1960年创作的作品。这部歌曲在当时土洋之争的背景下显示出鲜明的民族戏曲特色。从整个剧本的创作情况来看,歌剧戏曲化是这部作品创作上的指导思想,其特征不仅采用了一些戏曲音调,而且也从剧作、曲子创作、演唱、表演、舞蹈美术等一系列的创作风格上探索出了整个歌曲的戏曲化内容,是对民族传统戏曲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红珊瑚》所讲述的是在解放初期的珊瑚小岛上,渔霸七奶奶为巴结国民党军官帮助她守住小岛,将渔家珊妹委身给司令作为小妾,小妾为了帮助父亲看病不得不答应渔霸七奶奶的要求。珊妹在嫁过去之后跳海逃到了一个小岛上,在这个小岛上遇到了解放军王永刚,之后掩护王永刚躲避了敌人的追捕。之后珊妹和解放军密切配合,为打败国民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一、歌剧《红珊瑚》的唱腔和说白

在戏曲表达中,较多的唱腔都被用在了最适合的位置上,由此达到了理想的表达效果。在戏剧中,处理“逼债”一场的描述则是充分显示出艺术特点:珊妹到渔行赊药,她在赊药的过程中和富荣花之间的对话,作者没有将其处理成对唱,而是仅仅在最后面的时候应用了对唱。珊妹在刚刚进入到渔行的时候,虽然珊妹和富荣花之间产生了比较鲜明的冲突,但是在表面上则是都保持了一种平静的状态。富荣花假惺惺的问珊妹;“是谁病了?还是出岛请个先生抓一个汤药为是啊!”这个时候的表达不需要应用唱腔就能渲染出人物的性格和情绪。但是在富荣花提出想要珊妹租身的时候,珊妹仿佛受到了晴天一击,这个时候胸腔中的怒火喷涌而出,用歌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猛听得渔霸骗我租身,气涌心头恨难以忍,你……你丧尽天良没有人性,你笑里藏刀毒又狠。”这里的唱歌并不多,但是每一个唱歌的应用都是十分恰当的,由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表达的时候如果珊妹一进入渔行就唱歌,那么到了真正需要唱腔来表达的时候则是会失去韵味和一种强调感。

在第二场《纵海》中珊妹和孙富贵有这样的对白:“珊妹:(唱)茫茫大海船似箭,贼船把我的心思扯撕,回头再望珊瑚島,灯火早被浪涛淹。”孙富贵:“别看了,穷家破业有什么牵挂头!”通过对话将两个人物的性格充分展现出来。在这种对白中能够充分发现戏曲独具的念白节奏感和音乐感,借助传统的戏曲对白表现方式向人们展现了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物性格。

二、歌剧《红珊瑚》的诗化语言

歌剧《红珊瑚》的戏剧语言具有诗歌化的特点,剧作语言的表达更像是优美的散文语言,透过这种优化的诗歌散文化语言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语言个性。在这部歌剧的创作中引用了大量的对白,通过对白,有时候一句话就能够将人物的性格鲜明地衬托出来。比如在第一场更夫杨德顺和保长孙富贵的对白:“孙富贵:夜里打更又什么动静?”“更夫:有点风吹草动,不是什么正经的事情!”“孙富贵:什么事情?”“更夫:三更半夜的,有人想逃大陆,被保定抓回来了,好一顿毒打!”“孙富贵:还有什么?”“更夫:还有……孩子饿哭的声音,老婆婆饿的叫;山上有人烧香,有人谩骂老天。还有……就不好说了……”“孙富贵:什么不好说?”“更夫:说……说七老爷封住了船只和岛屿,不让渔夫出海,想要出海小心挨刀子!”“孙富贵:说这么说的?”“更夫:……”

在这一段独白中,本来剧作者借助开头人口中的话来向观众基本介绍情况,这种对白模式不仅将珊瑚岛的情况向观众清楚,且还能够让人们了解都各个人物的性格。在人物对话的过程中两个人采取的是“数板”的方式,紧凑的对话给人以鲜明的韵律感,透过老人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她的勇敢和机制。在民族歌剧《红珊瑚》中,对白在刻画和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思想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将这种对白转变为唱词,则是会降低戏剧表达的艺术效果。民族歌剧《红珊瑚》的对白不仅塑造了人物形象的性格,而且也凸显出了念白的艺术性。在表述上,剧作中的对白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变化的模式。

三、歌剧《红珊瑚》通俗易懂的戏剧语言

戏剧是语言的艺术,也是音乐中的艺术,在表达时候应用了大量的押韵词语,在这些押韵词语的使用下向人们更好的诠释了整部戏剧作品的内涵,也使得戏剧语言变成了一种旋律语言,为戏剧的广泛流传提供了重要支持。歌剧中的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诗歌韵味的体现,想要将歌曲演唱得更好,需要创作出朗朗上口的歌词。比如在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话剧《窦娥冤》之所以能够惊天地、泣鬼神,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这部戏剧深刻刻画了窦娥的个性和心理,加上生动鲜明的演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唱词和诗歌的表现不同,二者在创作时候都拥有各自的特点,话剧诗歌与常规诗歌相比更加注重通俗易懂的特点。戏剧诗歌一般会以唱的方式来表现出来,如果写得不够清楚就很难让人们了解和把握其中句子的内涵。歌剧《红珊瑚》从艺术形式上采取了传统戏曲歌词中的句法和词韵,其文字和内容往往是通俗易懂的。

从整部作品来看,戏剧语言结构短小精悍,词语之间的表达连贯、清晰,在以传统句法为主的情况下显示出朗朗上口的特点,使得整部作品的朗读很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且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衔接比较自然、顺畅。 比如在剧作名篇《海风阵阵愁煞人》中的歌词:“风声紧,浪滚滚,风浪不怜打鱼人;阿青哥被逼逃大陆,春去秋来半年整;汪洋大海隔断音信,哪年哪月他能回家门”这种类型词句的表达短小精湛优美,在综合应用比喻、烘托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下使得整个句子的表达显示出深刻的道理,实现了戏剧表达和传统文化的有效衔接。

四、歌剧《红珊瑚》广泛应用长短句

运用长短句的形式能够让歌剧的表达更加鲜明而有生命力。在歌剧《红珊瑚》中,“新诗”体裁应用广泛,歌剧的表达形式灵活多样,内容生动形象。在歌剧中诗词句的应用灵活,每句长短不一致,句数也不整齐。比如在《海风阵阵愁煞人》中,“爹爹染重病,他卧床昏沉沉,渔船搁沙滩,渔债逼死人,渔霸天下何日了,渔家苦难几十尽。”这一小段落中,字数虽短,但是通过剧诗长短句结合的表达方式充分显示出了主角的困境,以及对渔霸的深恶痛绝,这是剧诗的魅力,也是他的独特之处。长短句的使用也使得整个戏曲的表达慷锵有力,比如“强逼阎王债、钱比钢刀快、渔霸杀人不用到、生劈骨肉两分开。”再比如在第四幕的时候有这样一段渔歌“海水涨潮又落潮,渔家时代受煎熬风卷日月出大海……”这些富有思想、表达凝练的语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人们充分展示了渔人的悲苦生活,充分显示出歌剧的艺术魅力。

抒情是戏曲表达的一个重要特色,歌剧这一题材,本身具备叙事诗的特点,侧重挖掘和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真诚情感的影响下来增强戏剧对人们的吸引力。在歌剧唱词和叙事之间,二者本身是可以相互融合的,通过这种综合能够更好的展现人们内心的心理活动,向人们展现故事情节特点。在跳海这一幕的表达中应用了大量的抒情表达方式,达到了理想的艺术表达效果。“海风阵阵愁煞人,哪风声紧浪滚,风浪他不怜打渔的人,阿青哥被逼到大陆上,春去秋来半年整,汪洋大海隔音信……”在初始阶段深情演唱的时候大约涉及到40多句的语句,表达朗朗上口,显示出独特的艺术格调。在这一部分中歌词的表达很有韵味,这种富有情调的表达不仅通過歌唱展现出她身边的场景,而且也成功的塑造了特殊环境下珊妹的个性特点,文字表现有力,符合人物角色的思想情感。

综上所述,在歌剧中,文学语言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民族新歌剧”的时代背景下,歌剧《红珊瑚》更注重了演唱和独白。情感的抒发始终是艺术展现的重要特征,也是歌剧诗艺术表达的重要特征。歌剧的主要构造具备叙事诗的特点,和戏剧诗相比更加注重表现人物角色的内心活动和情感的展现。但是歌剧注重抒情的表达不仅要透过语言展现人们的实际生活,而且还需要使语言的应用更加贴近群众生活,通俗易懂,打造出独具韵味的戏剧。通过选择适合的语言来实现情感的表达和叙事融为一体,推动整个歌剧情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艺蓓.民族歌剧《红珊瑚》的戏剧文学语言研究[J].北方音乐,2009(5):27-28.

[2]王洁.歌剧《红珊瑚》的戏剧文学语言特色[J].飞天, 2012(12):16-17.

[3]王艺蓓.歌剧戏曲化的又一次成功探索[D].南京艺术学院,2007.

[4]江婕.歌剧《红珊瑚》中珊妹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演唱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

[5]张婉祺.歌剧《红珊瑚》的戏曲化音乐风格及演唱处理——以“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J].齐鲁艺苑,2017(2):30-33.

[6]王莹莹.谈歌剧选段《海风阵阵愁煞人》的艺术特点[J].艺术研究,2018,No.79(2):75-77.

[7]司岩.河南梆子在歌剧唱段《海风阵阵愁煞人》中的运用[J].戏剧之家,2018,No.276(12):59.

作者简介:崔少娟(1983-),女,汉族,广东电白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语言特色歌剧
浅析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翻译标准及策略
基于商务英语语言特色的翻译技巧研究
弗洛伊德早期绘画语言特色
浅谈商务英语的文本特征及翻译策略
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英语的语言特色对汉译旅游文本的启示
歌剧
童话歌剧
童话歌剧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