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研究

2020-03-02莫婉妮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身份外宣翻译塑造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不同地区文化开始进行密切的互动交流、融合,民俗文化对外翻译也在这一环境中得到有效推动。传统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不仅要按照民俗文化表面意义进行翻译,还要挖掘文化背后的深厚内涵、文化身份属性,才能使目的语国家受众理解区域的民俗文化。本文主要以广西少数民族的文化宣翻为例,探讨如何对民俗文化进行翻译与介绍,才能传达出民俗文化所包含的身份内涵。

【关键词】民俗文化;外宣翻译;文化身份;塑造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礎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为:2019KY1012)。

前言

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是对原有文化内容的重新组合与表达,通过源语、目的语国家文化习惯的对比与协调,找出更能够让目的语受众理解的翻译方式,进行传统民俗文化内容对外宣翻。在这一文化交流、文化内涵传达目标的指导下,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翻译和宣传,也要在维持自身文化身份属性的同时,兼顾目的语国家的理解习惯、文化表达方式,作出更加贴切、得体的民俗文化内容翻译。

一、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的文化身份概念与主要内涵

文化身份又被称为文化认同,是后殖民语境中出现的文化词汇,主要指在一定区域内,某一民族或多个民族身上所存在的共同文化印记,但文化身份或认同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文化不断交融与发展中形成的。例如东西方文化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不同民族又有着不同的文化语境、文化身份,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形势下,本民族民众会通过多种外在表现方式,来维系自己的文化属性和身份认同,由此也带来一系列文化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冲突的问题。

而当下所提及的“文化身份”,指的是某一地域民族或民众,所具有的文化自觉性、文化自信意识,这对“文化身份”建构起到决定性作用。首先“文化自觉”是由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的文化理念,表示生活在一定文化区域内的群体,会不断认同与继承该地区的文化内涵,也能够妥善解决外来文化接触所产生的矛盾问题,也就是本民族民众在文化对外宣传、翻译表达过程中,始终要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性,才能展现出文化具有的真实面目。其次,文化自信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践行力,民俗文化走向世界是国家软实力的胜利与展现,只有民众对自身文化属性具有充分的认知和肯定,才能推动民俗文化进一步的向外传播,并为民俗文化的发展争取到平等话语权。

二、广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身份属性与外宣翻译现状

(一)广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具有的独特身份属性

广西不同少数民族有着多样化的饮食习惯、民俗节庆活动,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各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身份。当前广西地区存在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民族,他们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建筑,也被称为木楼或吊脚楼,大多使用竹片、木板镶拼而成,下方堆放农具、杂物或饲养牲畜,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属性。此外风雨桥、花婆庙、大士阁等古建筑,也是广西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其中供奉着花婆神、观音大士等形象,显示出广西少数民族的宗教认同。

而最重要的是,广西各民族至今保留着独具特色的饮食习惯,每年也会定时举办具有文化属性的民俗节庆活动,如壮族在节庆或祭祀中,常常会制作五彩糯米饭、粽粑、油团等美食,彝族、水族也在年节时期,制作荞粑、白水煮乳猪、鱼包韭菜、酸鱼汤等美食。

广西民间节庆活动更是数不胜数,三月三壮族的“歌圩节”、十月苗族的“苗年节”,以及瑶族的“达努节”、毛南族的“分龙节”、仫佬族的“依饭节”,京族的“唱哈节”等,零散分布在一年中的不同时节。壮族歌圩节、京族唱哈节通常以唱歌为主,包括民歌、山歌对唱,以及大型舞狮、抛绣球、抢花炮等集庆活动,男女还会在夜里互唱情歌,表达对对方的喜欢或爱慕之情。瑶族达努节、毛南族分龙节,还会举办有着宗教祭祀性质的节庆活动,节庆期间唱师公戏、唱木面戏、跳神、打陀螺等民俗活动,是少数民族文化身份的最好表现。

(二)广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对外宣传翻译现状

我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不仅仅是对汉语或少数民族语言的转换,更要对语言符号或民俗习惯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与解释,这样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源语文化身份、文化内容的准确传达。特别在具有代表性民俗文化词汇或习惯的翻译中,译者最好能够以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身份认同观念为指导,熟悉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异同点,以及汉语、英语在语言与文化表达方面的差异,进行多种民俗文化词汇的翻译与介绍,才能使目的语受众对广西民俗文化有一个深入了解。

现阶段不同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宣传翻译,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外宣翻译往往以字面意义翻译为主,如广西壮族三月三举行的“歌圩节”,被官方旅游机构翻译为“3rd of March Folk SongFestival”(民歌节),“花王圣母”“花婆神”被翻译为“Flower God”(花的上帝),五色糯米饭被翻译为“five color rice”(五种颜色的米)。虽然这一翻译方式更加简单、直白,但其失去了民俗文化具有的身份属性和文化内涵。还有部分外宣翻译采用“音译”方式,比如壮族神话人物“布洛陀”被译为“buluotuo”,广西京族唱哈节、仫佬族依饭节被译为“Changha Festival”“Yifan Festival”,在这些民俗文化词汇翻译后面,并没有添加相应解释词汇,对民俗文化的族群身份、人文内涵予以说明,由此也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外宣翻译的词不达意。

三、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与文化身份塑造的策略——以广西少数民族为例

(一)民俗文化内容外宣翻译的文化身份选择与认同

广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宣传与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语言表达和交流活动,译者只有摆正自身的民族文化身份,对区域性民俗文化进行内部视角、外部视角的审视,才能保证源语文本内容在传播过程中文化内涵的保存。在这一民俗文化对外宣传翻译目标的指导下,广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翻译,需要中外译者的互相合作才能完成。首先中方译者可以针对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的文化形式和内涵,进行源语文化的理解与翻译,尽可能保留民族文化想要表达的意义。之后由西方译者对翻译过的民俗文化,以外国受众视角,进行民俗语言与内容表达的进一步润色,提高少数民族文化词汇和内在涵义的可读性。因此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进行以上两方面翻译加工与整理,能够塑造出不同民族独特、鲜明的人文属性和文化身份,使目的语受众产生较为深刻的外在印象。

(二)广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策略

1.“音译+注释”的民俗文化外宣翻译方法

对于少数民族民俗中难以表达的文化内容,可以使用“音译+注释”的对外宣传翻译法,进行建筑、饮食、民俗习惯等人文元素的翻譯,来传达出民俗文化的悠久历史与内涵。例如:干栏建筑、吊脚楼等,可以被音译为“Ganlan dwelling style”,五色糯米饭被音译为“five-color glutinous rice”,侗族大歌被音译为“Kgal Laox”(嘎老),然后在译文后标注干栏建筑、五色糯米饭、侗族大歌等内容的真正涵义。

2.“意译+混合译”的民俗文化外宣翻译方法

意译法更倾向于对民俗文化内在涵义的翻译,而不过于拘泥于文化词语的字面意思。如广西壮族民族经典作品《布洛陀经诗》,被翻译为“God Baeuqloegdoz”,这一翻译主要沿用壮语中“布洛陀”的语义表达,更容易呈现出民族文化身份的属性。而侗族在节庆举行的“百家宴”,也被翻译为“public dinner”,而不是“Banquet of hundreds”“One hundred families banquets”(一百个家庭的宴会)。而“混合译法”是音译、意译与注释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如花婆神被翻译为“huapo God”、三江风雨桥被翻译为“Wind-rain bridge”,并在文化宣传品结尾处加上注释,来进一步突出少数民族民俗语言、民俗文化的独特属性。

四、结语

随着近年来文化旅游项目的兴起,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宗教祭祀、文化娱乐活动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广西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因此在广西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宣传与对外翻译中,翻译者要把握该生活地域、生活习惯之中所蕴含的文化印记,以及少数民族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开展包含源语文化审美特征的民俗或词汇翻译,才能加深目的语受众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参考文献:

[1]张新悦,侯岩妍.黑龙江民俗文化与边境城市宣传设计[J].艺术科技,2016(10).

[2]柴雯.民俗文化推动经济良性发展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5(26).

[3]梁美清.文化视域下民族特色旅游外宣文本翻译策略——以广西三江侗族为例[J].新西部,2018(8).

[4]文静.广西外宣翻译文化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及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6).

作者简介:莫婉妮(1983-),女,汉族,广西梧州人,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文化身份外宣翻译塑造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保罗·马尔登《莫伊沙砾》中的文化身份重建
浅析《天堂电影院》中次要人物的成功塑造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从外宣翻译视角谈中药说明书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