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影视专业商业实践活动探索

2020-03-02奚洋孔凡平张岭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期
关键词:视频高校

奚洋 孔凡平 张岭

【摘要】互联网下的视频制作以其简单、迅速而为现代商业所追捧。其海量的产品将成为影视专业学生实践的最佳练习场。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商业视频制作的实践探索,探讨影视专业学生在商业实践活动中的定位、路径,同时针对学校与企业合作中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视频;商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影像视频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于各类平台,不仅原有的主流媒体平台竞相争奇斗艳,很多服务性商业平台也试图以视频影像的方式呈献给客户,如淘宝、京东等纯商业平台,以及近年来兴起的抖音、快手等。由此,视频制作的人才需求量增大,吸引了在校生参与。然而,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一直将实践与理论课程相对割裂开来。学生的实践活动多呈现的是个人化的、非商业性的创作。本文从以往的实践活动中,总结探索影视专业实践课与商业合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力求给今后的影视教育同行和影视专业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

一、互联网下的商业发展为高校影视实践活动提供了机遇

(一)商业视频蓬勃发展,制作人才缺口大,为高校影视专业学生参与创作实践提供了机会

根据《2018-2024年中国影视制作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影视制作人员规模在 20 万人左右,保守估计影视制作人员的需求量在32万人左右,行业人才缺口超过10万人;预计2020年行业人才缺口将达到13万人左右。

我国目前影视公司数量已达到1.2万家,仅2016-2017年就新增4000家。其中北京数量最多,超过3000家。

互联网视频井喷般的发展,使商业视频的应用更加广泛。人才的缺口一时难以得到缓解,这为影视专业的在校生提供了实践契机。影视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在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后,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在校期间所创作的习作使之具有一定的制作能力。同时,大学生对参与到社会活动中的实践创作,充满了渴望。因此,开掘学生商业视频的实践活动可以补充影视公司专业人员不足的状况。

(二)商业视频制作市场项目繁多,为学生实践提供了多样舞台

除传统视频制作外,网络视频在数量上的更是海量扩增,商家竞相投资在其中。京东、淘宝、拼多多等各类商业网站需要大量的视频、图片介绍产品,使用户直观地了解产品性能。这些商业视频以其迅速、快捷、周期短等特点在电商平台上闪现。其精致、考究的镜头,为商品增色,成为吸引消费者目光的法宝。其创意往往因简单、直接、时长短、利润薄而不为专业人士所青睐。因此,这些商业视频成为一个被忽视的洼地。

抖音、短视频、小红书等的出现,带来了更多的流量经济。大量的创意、构思以其独特性、反传统性赢得高点击率,这些作者往往是非专业的年轻人。因此,影视专业的学生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投入其中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找到了自我,培养信心。

商业实践活动还可以使学生将课内学习向课外实践进行最有效的过度转化,学生通过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锻炼,无疑是培养技能的绝佳路径。

二、高校影视专业商业实践活动的定位

(一)商业合作资源互补

长久以来高校影视实践教育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学生的创作大多以个人喜好为主,围绕教师布置的内容进行视频创作。能够外化多为参赛评选,或上传互联网。更多属于自娱自乐,基本是有经济投入、无经济回报。学生渴望参与社会的商业合作,一方面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获得应用,另一方面可以获得部分报酬,得到认可,有成就满足感。

而对于商家来说,大量简单的商业化视频,利润比较薄,很难请到专职优秀导演来完成。然而,巨大的市场份额,使商家不愿意放弃,更愿意使用廉价的劳动力,未出校门的专业学生恰好符合这一需求。一方面,学生经过磨合很快可以上手;另一方面,在报酬上相较于成熟导演要低,管理上也比较容易。因此,影視公司经常会拿到单后寻找廉价的合作伙伴,学生成为他们的首选。

(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商业实践活动中,将学生的定位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夯实。利用平台资源与企业联合,针对专业开发校企联合的商业合作项目,以作业的形式进行规定性创作。可以使学生能够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有效地接触实践,引领学生顺利过渡到社会就业工作岗位。

(三)丰富商业视频多元化创作思维

作为伴随互联网出生、成长的年轻一代,从母体就开始接触到网络,其思维的孕育也和前人不同。可以说,这种先天的思维优势得天独厚,势必影响未来社会的消费格局和认知方式。手机、电脑所带来的网购消费的普及,亟需社会产品提供新的思维,而大学生正处于头脑极度活跃时期,对事物的认知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有各种奇思妙想,这在大量的抖音和短视频中已得到认证。大学生的创新、创意无疑将为社会提供更新鲜的文化产品。

三、高校影视专业商业实践活动的机制

(一)与商家联合建立不同的合作方式

目前高校与企业商家的联合多为项目制,单个项目或同类项目打包,由学校派出专业负责人与企业进行签约,履行法律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内容,包括策划、文案、拍摄、剪辑、包装,成品。

此外,还有派学生进入企业内部,以实习的形式,在实习导师的带领下进行实践(非本文重点)

(二)建立项目分包作业机制

将签约的项目以作业的形式派发给学生,学生以组或个人为单位,规定制作周期,按周期完成任务,并获得相应报酬,同时记加实践学分。

(三)建立奖励优片机制

学生能力高低不同,进行有效的组合,各取所长,优势互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从总体劳务经费划拨出奖励基金,定期评比,评比出ABC三个等级,按等级颁发奖金,设立创新奖,鼓励创新。

四、高校影视专业商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经过一年的实践运作,完成了一定量的商业项目,然而其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一)项目承接周期短,时间紧,与学校课业的矛盾

企业行为往往与市场相关,市场上的瞬息万变影响商业的定位走向。然而在校生在参与商业活动时,往往利用课余时间,但企业产品推放市场不可能有较长的制作周期,并带有很强的随机性。因此,在时间上的冲突导致很多向项目不能进行合作。

(二)劳动报酬偏低,项目延续性差

目前商业视频市场大多为影视公司作为中介所垄断,其利益占主导,制作经费及劳务偏低。学生对于商业实践以体验为主,尽管付出艰苦的劳动,获得一定报酬,但大大低于市场的劳动力价格。学生在熟悉了制作流程步骤、制作出一些产品后,往往会以各种理由退出项目,使后续无法进行。

(三)学生良莠不齐殃及产品质量

学校教育与社会用工不同,力求使每一名受教育者获得相同的机会。然而,在商业实践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人员能力方面的差异,所造成的不同结果。对于甲方来说,以实现商业目标为基准,利益最大化,没有培养人才所付出成本的意愿。因此,培养人才和出产品成为校企双方不同的出发点,使合作不断发生矛盾。

总之,作为应用学科,影视教育注重人才技能的培养。商业实践活动无疑为学生的成长打开了一道新门,把学生推出去与企业合作,完成知识向实践的转化,毕业进入影视公司,无缝衔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同时,对于教师推进实践教学的改革提供经验。根据学生动手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的特征、特点,针对性的施教新格局,产、教融合。希望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具有适合学生操作的項目,使学生影视实践创作活动形成体系化、规模化。

参考文献:

[1]2018-2024年中国影视制作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 前景预测报告[OL].中国产业信息,http://www.chyxx.com/ research/201804/627161.html.

[2]我国去年新增4000家影视公司 浙江影视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第二[OL].看准资讯网,https://www.kanzhun.com/news/296077.html.

作者简介:奚洋(1966-),女,汉族,辽宁沈阳人,讲师,研究生,研究纪录片方向;孔凡平(1981-),女,汉族,北京,讲师,硕士研究生,北京城市学院;张岭(1973-),女,汉族,山东烟台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鲁东大学。

猜你喜欢

视频高校
计算机基础课MOOC视频的制作方法
新浪网副总裁谈移动直播如何带来媒体弯道超车新机会
基于IPv6组播技术校园网络视频服务设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