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竹笛教学模式的思考

2020-03-02李晨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1期
关键词:竹笛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摘要】关于当代的竹笛教学模式的正式提出,大部分地说法主要是集中在赵松庭先生身上,作为一名竹笛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赵松庭先生在这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不能够被轻易的忽视的,尤其是针对于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还能够与传统的一些优秀的风格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赵松庭先生最为突出的贡献。因此,本文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关于竹笛教学模式的进一步的探讨,尤其是针对于三种竹笛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就当下整体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根据问题找到解决的最好的方法,并且,在最后能够使竹笛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竹笛;教学模式;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在当代的竹笛艺术的发展历史也有相当一段时间了,在它逐渐的变得重要,得到更深远的传播以后,由冯子存先生将它真正的搬上了更大的艺术的舞台,而直至如今,关于竹笛艺术的发展也变得更加的快速,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作品不断地涌现,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作品逐渐登上更大的艺术舞台,尤其是在与世界水平的交响乐团进行合作演奏以后,中国在这方面的造诣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赞成与认可。而且随着中国在竹笛这个方面的艺术造化表现越来越突出,在培养人才方面也就要求的更多,原先传统的教学模式事实上已经不再适应如今国际化的水平,在竹笛的教学模式上面需要不断地得到改变与完善,尤其是原先的教学模式在科学化与系统化方面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相比较于西方在这方面的教学模式的创造,在科学性上是远远高于中国竹笛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并且,中国在这方面的教学模式的探讨还是处于刚起步的阶段,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在专业水平方面的提高,让中国的竹笛在系统的划分上能够独立门户,那么,在教学模式上的进一步的改变,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本文主要是以这个方向为切入点,就当下中国竹笛在这方面的总体发展情况入手,分析三种竹笛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因此更好的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一、当代三种竹笛教学模式并存

关于竹笛教学的最初的开始时间,大多数的说法是从蒋咏荷在50年代的初期撰写的《笛子教材》开始的。在近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当中,竹笛方面的艺术家与专家们都在为了竹笛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加的完善而不断的努力,为了能够让教学模式逐渐向着科学化的方向靠近,而且,这样的努力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效果显著的教学经验也逐渐的被使用,在教学方面也起到很大的帮助。但是,关于竹笛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还是受到了限制,一些问题始终没有解决,逐渐影响大了整个教学模式的向前发展。首先就是在早期发展时缺乏了良好的传播媒介,在传播时就因为技术的问题,而使得那些优秀的作品受到限制,不能够更快的向外传播。其次就是关于传承的问题,很显然,竹笛作为具有中国艺术气息的文化,它的传承靠的是一代代的老艺术家的言传身教,虽然,这样的传承方式有一方面的好处,但实际上,这些艺术家看重传承,一般都是选择自立门户,关起门来发展,这对于艺术的更好传承是有十分明显的限制的。最后就是关于教学方法各有各的看法,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与决定,一再的拖延,到最后问题也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反而让教学模式的進一步发展始终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或者说,在总体上的发展情况就是不容乐观的[1]。

(一)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模式

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仍然在发挥着它的作用,它有着它特有的存在意义,也在最开始的时候培养出了一批批的优秀的艺术家,但是,这种教学方式随着一代代的艺术家的去世,失去了可传承的人,这种教学模式在现实当中的传承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同时,那些传承的老艺术家很大程度上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的,虽然他们在这方面的造诣是值得认可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种方式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忽略了对于基础知识的训练与巩固。面对面的传授方式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对于受教学生来说,只是某一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但是在基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锻炼的。这在长期的演变之后,就会造成一种很严重的现象,那就是老艺术家们的技艺高超,但是却很难培养出同样优秀的竹笛方面的优秀的学生。而且,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有些难题时,有时候老师也不能够因此而给出更加科学的解释,因为他们自身的学习体系就不是那么的完整的。伴随着技艺要求的不断提升,这种模式的教学模式也就会慢慢地被淘汰[2]。

(二)全盘西化的新潮教学模式

这一种教学的模式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技术的训练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方向上更加注重难度的提升,跟西方的一些器乐的教学模式十分的相似,甚至于有些形式的教学模式的搬用可以说是完全相同的,跟西方的一些文化上的观点采取完全采纳的态度,但是对于中国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却是逐渐的远离的态度。这种方式的采用虽然对于学生来说,在真正的技艺与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上会取得十分重大的提升,但是,这种方式也同样有难以避免的缺点,比如说对于传统乐曲的逐渐远离,对于优秀的中国传统的戏曲一类的音乐作品会逐渐有那种慢慢生疏的感觉,对于民族自己独有的文化的远离,对于在竹笛的创造方面也是一大短板,作品缺乏了真正的灵气,没能够有充足的感情加以投入,这对于竹笛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来说,最后来看,也是失败的,它也难以让竹笛的教学之路走得更远,相反,这种模式会让整个民间的音乐走向毫无方向的地步。

(三)科学基础训练,配合传统风格多样化训练的教学模式

在综合比较前面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后,第三种的教学模式的优点就会显得尤为的突出,既包含了科学的训练方式,关注基础知识的累积,也同样对于传统音乐文化能够更好的加以应用,这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于竹笛的更好教育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情,在经历过那么多次的尝试以后,这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得到了相关的人员认可,并且,逐渐的被推广。

二、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科学化基础训练中的教材选择问题

对于在科学化基础之上的教材选择问题上,从最初关于《笛子教材》的投入使用,在使用之后,效果上的显现是比较明显的,也逐渐的影响到之后的一些关于技术教程方面的内容丰富但。是,之后随着在技术方面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如今市面上关于这方面的教材数量已经远远大于之前的情况了,可供的选择变得更多了,但是,却更加的加大了教材的选择。总之,关于正确的教材选择总体上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定的,关于自身专业水平的正确认识,加上合适的教材选择,才能够对于专业素养方面的提升有所帮助。简而言之,对于教材的选择,首先应当是比较基础性的。另外,还要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适当的调整教材的难度与选择的方向,这样才能更加科学的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二)传统风格多样化训练教学在当前教学中的实施难度

在原先的教学方式中,口传心授是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它其实也有自己独特的优点,但是,针对于竹笛的教学来说,实际的进行实践是很难进行的,对于那些不同地区的竹笛风格的展现是多样的,但却是竹笛学习者很难完全领略掌握到的。而竹笛的音乐风格是可以多样的,如何让这些多样的风格同时的发挥作用,既能够重视可变的一个方面,也能够重视这个方面不可变的方面,这就需要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有更加丰富的收集与利用,这个问题是急需要重视的,否则,对于这样的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来说会更加的困难。

(三)器乐演奏舞台表演训练与重奏训练教学必要性

在这方面的缺失主要是体现在对于学生在舞台上所展现的形象的与气质,比如演员在台上的一些细微的动作,事实上就很影响整个舞台的展现情况,器乐演员在这方面就没有真正的投入到入神的表演之中,给整个表演都带来了不好的影响[3]。所以,之后就在这一方面更加的注重,尤其是在关注器乐演员的舞台表演的基础之上,更加的注重重奏的训练,发挥竹笛的独特个性,在竹笛的音色上的把握上更加的注意,追求重奏的和谐性,展現出更加完美的竹笛作品。

三、结束语

在经过整篇文章的综合分析以后,可以很清楚的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转变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历许多人的努力与尝试,而如今的竹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过去老一辈的艺术家们的努力为如今我们在这方面的不断尝试提供了许多的经验,推动了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的形成[4]。如今,关于竹笛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已经逐渐的走上正途,尤其是在经历过综合的探讨以后,对于模式的成熟性方面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教学模式的效果的展现。

参考文献:

[1]唐俊乔.在传统与现代交响中探索竹笛艺术生命精神[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7(3):123-125

[2]王晓俊.开辟中国竹笛专业学理化发展道路新探索——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项目“中国竹笛艺术高峰团队”建设成果报告[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7:1-3.

[3]钟贺.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生命精神”在公共艺术“雕塑”创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139-145.

[4]何静.浅析青少年竹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都市家教月刊,2017(8):108-108.

作者简介:李晨(1984-),男,汉族,山西大同,讲师,研究方向:竹笛;李晨,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硕士研究生,现为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竹笛专业教师。担任中央音乐学院校外考级评委,参与全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考级工作。

猜你喜欢

竹笛课程设置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My Mother
我的坚守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地方高校竹笛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