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窦娥冤》悲剧的审美价值

2020-03-02孙庆瑜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童养媳窦娥冤窦娥

摘  要:《窦娥冤》是一部悲剧作品,主人公窦娥的悲惨命运让世人感叹。在《窦娥冤》这部作品中,作者用用犀利的语言对窦娥的命运进行了描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就《窦娥冤》悲剧的审美价值作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窦娥冤》;审美价值

作者简介:孙庆瑜(1994-),女,汉族,吉林省梅河口市人,硕士,延边大学,研究方向:中学语文研究。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2--01

引言

《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悲剧的典范作品,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窦娥悲惨的命运。窦娥被父亲卖与他人作为童养媳,成亲后不久丈夫就去世,年轻的寡妇经常受到恶霸的欺压,种种不幸交织成了、惊天动地、悲惨无比的大悲剧。《窦娥冤》由戏曲家关汉卿创作,这部杂剧通过讲述窦娥的悲惨命运来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处于黑暗的社会里,平民百姓时常遭受恶霸欺压,而窦娥作为平民百姓的代表,她敢于反抗,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刻画了窦娥这个女性形象。

1.《窦娥冤》的简介

《窦娥冤》被列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在当时的元朝,许多官吏贪赃枉法,无所不为,肆意欺压百姓,冤案多得数也数不清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有正义感、有识之士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作为元代注著名的戏曲家,他把所听到、所看到的百姓悲惨遭遇写进了《感天动地窦娥冤》。《窦娥冤》讲述了窦娥不幸的悲惨命运,全剧共四折,写弱小寡妇窦娥造无赖陷害、昏官毒打,屈打成招,最终被判斩首示众。临死前,满腔愤怒的窦娥许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窦娥死后,这三桩誓愿一一实现。《窦娥冤》这部戏剧中字里行间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现实,生动刻画了窦娥这一女性形象,使得悲剧气氛更浓烈,主题思想更深刻,即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也充满着奇异的浪漫色彩[1]。

2.《窦娥冤》悲剧的审美价值

《窦娥冤》虽然是一部悲剧,但是作者在塑造窦娥这一悲惨人生的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窦娥敢于评判黑暗。作为用赞美的语言歌颂的了窦娥,用犀利的语言抨击了社会的黑暗。

2.1窦娥是封建社会孝女、节妇的典型

封建社会非常注重伦理道德,而《窦娥冤》中的窦娥则是一个封建伦理道德的遵循者。在窦娥七岁时,其父亲为了还债,就把她卖与别人当作童养媳;成为别人的童养媳后,就一直生活在别人家,但是在结婚不久后,丈夫就去世了。丈夫去世后,窦娥就一心一意地照顾婆婆。但是,奈何当时的社会比较黑暗,恶霸肆意欺压平明百姓,而作为青年寡妇的窦娥,也时常遭受恶霸欺凌。在被冤入狱后,窦娥想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婆婆,尤其是在押赴刑场的路上,非常担心婆婆看到自己披枷带锁感到伤心,所以她肯定刽子手绕道走。虽然窦娥是被买入蔡家做童养媳,但是她却处处按照孝道来服侍婆婆。“贞节”、“贤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汉卿将这些优良的美德在主人公窦娥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每当观众看到窦娥这一妇女形象时,都能引起情感共鸣,激发人们反抗邪恶的勇气[2]。

2.2窦娥是一个善良、温顺的弱女子形象

窦娥虽然出身于书香世家,奈何家道中落,小小年纪就遭受饥寒之苦,这也给其内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其父为了还债,不得已将其卖与别人做童养媳,这种买卖行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作为一名弱小无助的孩童,窦娥只能听从父亲的安排。在成为童养媳后,一直生活在蔡家,直至十七年嫁为人妇。但是,好景不长,在窦娥十七岁成亲不久,其丈夫便去世了,成为了一名寡妇。从童养媳到青年丧夫,再到冤死,窦娥这一生可谓是悲惨至极。生活在当时的黑暗社会里,窦娥的命运一直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尽管深受黑暗社会的压迫和恶霸的欺凌,竇娥还是宁愿牺牲自己守节尽孝了此一生[3]。从窦娥这一女性角色来看,她从小就乖巧、听话,但是由于其命运多舛,最终沦为了社会的牺牲品。在观看这部剧时,不难看出,窦娥本身就是封建社会无数悲剧的缩影。

2.3窦娥是敢于反抗的典型平明百姓的代表

作为一名普通百姓,窦娥很想安稳地过自己的日子,好好地服侍自己的婆婆,但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却时时刻刻地欺压像窦娥这一类的下层群众。短短的二十年岁月,窦娥经历了高利贷的毒害、地痞流氓的欺压、贪官污吏的毒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压迫下,窦娥开始看清当时的社会,认为一味地忍气吞声只会换来无尽的欺压,开始敢于反抗,表达自己的不满。窦娥的那种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她的反抗最终失败,但是她作为一名遭受黑暗压迫的女性,她敢于站出来指责当时的统治阶层。观众在看到窦娥这一悲惨的人生时,必然也会受到相应的鼓舞,催促世人为争取公平合理的社会而抗争。

3.结语

《窦娥冤》是一部经典的悲剧,讲述的是窦娥这一主人公的悲惨人生。作者通过窦娥这一人物以及其悲惨的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平民百姓的敢于反抗精神。在《窦娥冤》这部悲剧中,作者用生动、犀利的语言抨击了社会的黑暗,将窦娥这一女性形象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作者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吴诗雨.近十年《窦娥冤》研究综述[J].戏剧之家,2019(28):17+19.

[2]张曦,金晶.《安提戈涅》与《窦娥冤》悲剧冲突比较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9,31(01):77-80.

[3]由锋.文化差异下中西古典悲剧比较解读——以《窦娥冤》和《俄狄浦斯王》为例[J].语文建设,2018(33):49-51.

[4]王庆芳.《窦娥冤》悲剧的审美价值[J].孝感学院学报,2001(04):48-51.

猜你喜欢

童养媳窦娥冤窦娥
窦娥冤
红色童养媳
康菊英:从童养媳到全国劳动模范
红色童养媳
《窦娥冤》中蔡婆婆形象分析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浅谈
《窦娥冤》人物悲剧命运探究浅析
品味元杂剧《窦娥冤》的人物形象和风格特征
如泣亦如诉
——从民间歌谣看中国历史上的童养媳
谁杀死了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