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毛泽东用故事讲政治

2020-03-02郭强

铁军 2020年2期
关键词:毛泽东

郭强

讲政治是理论教育和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天职。讲政治最忌讳那些空洞的口号和枯燥的说教,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挖掘历史和现实中栩栩如生、群众喜闻乐见、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的故事循循善诱,用故事讲政治。我们生活在这个风云际会、如火如荼的时代,如何面向14亿中国人民,面向国际社会,用中国故事讲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是广大理论工作者的崇高政治责任和全新实践课题。

“用故事讲政治”一代伟人毛泽东是翘楚。他一生植根群众又博览群书,对中华文化尤其是对典籍名著、诗词歌赋、民间传说,都谙熟于心,沉淀在他的意识深处,在演讲或报告中信手拈来。

讲张思德的故事,阐明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时起,就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身核心价值。如何用精炼的表述阐明共产党人的宗旨观?1939年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信中,首次提及“为人民服务”。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各界纪念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讲演。这天下午2时,在枣园后沟的西山脚下操场上,中共中央直属机关1000多人,为一个普通党员、警卫战士张思德召开了一个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亲笔题写的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挂在会场正中,哀乐声中,毛泽东神色凝重,缓步走上临时搭建的土台子,为一个普通战士致悼词:“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停顿一会,他引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文中的话打着手势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讲到比鸿毛还轻时,毛泽东还把手放到嘴边做了个吹气的动作。

这些后来人们非常熟悉而又熟记的论述传遍了千家万户,尤其是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这一句,一直成为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此后一年时间里,毛泽东5次提及“为人民服务”,直至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载入党章,升华为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的根本宗旨。

用陕北人赶毛驴上山的故事,谈“逼蒋抗日”的统一战线方针

1937年1月19日,为适应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毛泽东经常到抗大讲课。“西安事变”后,有人主张杀掉蒋介石,因为他的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毛泽东在给抗大学员们作报告讲到为什么要“逼蒋抗日”、促进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时,他说:在目前的形势下,杀了蒋介石,会使国内形势更加复杂和混乱,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何况杀了一个蒋介石,还会出现第二、第三个蒋介石。诸葛亮对孟获还搞七擒七纵,我们对蒋介石为什么不可以一擒一纵呢?你们都见过陕北的农民赶毛驴上山吧,毛驴不肯走怎么办呢?那就前面用人牵,后面用人推。还不走怎么办?那就得用鞭子抽两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对付蒋介石,我们用的就是陕北老百姓这个办法,迫使蒋介石起码在口头上承认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接受一致抗日的主张。毛主席风趣幽默的讲话,全体学员听得津津有味,以至于若干年后这堂课的每一个字,好多老同志都能够回忆起来。

用“愚公移山”的故事,讲抗日持久战和人民必胜的道理

“愚公移山”故事的流传,得益于伟人毛泽东的反复引用。1938年12月1日和次年1月28日,他两次在延安“抗大”讲要学习愚公挖山的精神。当时毛泽东担心人们缺乏持久抗战的心理准备,经受不了长期艰苦和挫折的考验,在演讲中着重讲道:抗日是长期战争,总归要打下去,一直到胡子白了,于是把枪交给儿子,儿子的胡子又白了,再把枪交给孙子,孙子再交给孙子的儿子,再交给孙子的孙子,日本帝国主义倒不倒?不倒也差不多了。讲到这里,他说:“这条道理是中国古时一个老头儿发明的”,这就引出一大段愚公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神仙移走太行王屋二山的故事。召开党的七大时,抗战胜利在即,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100多万正规军队、上亿人口的根据地,全党的思想空前统一,最艰难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在七大闭幕式上,毛泽东又反复讲“愚公移山”,并以其为题发表讲话,提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也为“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注入了以奋斗为主题词的精神新元素,即珍惜奋斗历史、咬定奋斗目标、正视奋斗困难、坚信奋斗胜利。毛泽东推崇愚公移山精神,说到底是提倡一种持之以恒、一干到底的精神,即面对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和大无畏精神。

讲农夫和蛇的故事,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夜,毛泽东于1948年12月30日为新华社写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毛泽东在献词开头不容置疑地宣告:“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他号召全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真诚合作,采取一致的步骤,粉碎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阴谋,将革命进行到底。针对少数人在这个问题上模糊动摇的观点,毛泽东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除惡务尽的道理,告诫人们决不要怜惜蛇一样的恶人。在这里,他引用了古希腊的一则寓言: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着。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恢复它的天性,便把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我怜惜恶人,应该受到恶报!他用这个故事深刻地告诫人们:革命到底,除恶务尽。

用《水浒传》中的故事,阐述唯物辩证法

1937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抗大作了一场关于哲学《矛盾论》的讲演。哲学本来是比较枯燥的理论,但毛泽东为了从认识论的角度强调研究问题切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用《水浒传》里著名的“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作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论述。他说,“……《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研究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像的办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这个三打祝家庄,算是最好的一个。”毛泽东讲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诫我们的干部,要深入基层全面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具体情况,克服主观主义、盲动主义。他批评说,“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使人们对唯物辩证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用京剧《法门寺》里的人物故事,强调要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1949年夏天,北平刚解放不久,百废待兴。是靠自己还是靠外援呢?一次毛泽东在长安大戏院观看京剧《法门寺》后,对身边的警卫说:“《法门寺》里有两个人物很典型,一个是刘瑾,一个是贾桂。刘瑾从来没有办过一件好事,唯独在法门寺进香时,纠正了一件错案,这也算他为人民办了一件好事。贾桂在他上司面前,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十足的奴才相。我们反对这种奴才思想,要提倡独立思考,实事求是,要有自尊心。”1956年4月20日,毛泽东为撰写《论十大关系》而听取国务院部门负责人汇报时,针对社会上流行的“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中国的建设是不可能的”错误观点,批评说:“当奴隶当惯了,总是有点奴隶气,好像《法门寺》里的贾桂一样,叫他坐,他说站惯了。”毛泽东后来还在《论十大关系》中特意写道:“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感觉事事不如人,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像《法门寺》里的贾桂一样,人家让他坐,他说站惯了,不想坐。在这方面要鼓点劲,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把抗美援朝中提倡的‘藐视美帝国主义的精神发展起来。”一番话如雷贯耳,使国人树立起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

用《笑林广记》里的故事,讽刺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

为切实整顿党的学风,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他在报告中讲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和典故,引得七八百位高级干部不时哄堂大笑。他首先讲了一个《笑林广记》中的故事。有一个人举着一根长竹竿进城,城门小,竹竿长,横过来进不去,竖起来也进不去,急得满头大汗。一个过路人看了,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笨,你把竹竿砍断不就可以进去了么?这个举竹竿的人果真这么做了。其实,这两个人都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只知道把竹竿横着拿,就不知道把竹竿顺过来进去。接着,他又讲了一个秀才过沟的故事。秀才要过沟,怎么也过不去。一个农夫看到了,叫他跳过去。秀才两腿一并,往前一蹦,结果掉在了沟里头。农夫说,你的跳法不对,于是做了个示范动作。秀才看了埋怨农夫说,你是一条腿在前一条腿在后这叫作“跃”,两腿并起来才叫“跳”,你为什么不叫我“跃”呢?毛泽东讲完这个故事后,教导大家:“这个秀才教条主义到了家,他比猪还不如。猪过河还知道用前腿探一下,调查研究一番……”毛泽东还用一个民间传说挖苦了教条主义者的崇洋思想。有一个留美学生,得了博士学位,回到家里,趾高气扬,谁也瞧不起。他爸爸问他在美国学什么,他说学烹饪。老头一生奉行孔夫子的脍不厌细、食不厌精的信条,听见儿子是学烹饪的,很高兴,便叫儿子给他炒个鸡蛋。这位博士抱来一大堆洋书,边翻边做,油都烘起了火,鸡蛋却还未下锅,结果鸡蛋炒焦了。老头很生气,打了儿子两个耳光。这小子还摸着脸说:“爸爸,你打我两个耳光没什么,可是你没有外国人打得好。”讲到这里,毛泽东评论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为了运用,绝不能像那个博士一样,什么都是外国的好。教条主义者就是不顾中国的实际,马列主义词句背得朗朗响,就是不会用。”

讲《封神演义》的故事,论述党的三大法宝

統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党夺取抗战胜利进而取得革命成功的三大法宝。怎样才能使这三大法宝深入人心呢?1939年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两周年,7月9日华北联合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校长成仿吾邀请毛泽东给师生作动员报告。当时中央已决定将华北联大迁到抗日根据地去办,出发在即。毛泽东来到桥儿沟天主堂西侧广场上,为几千名准备奔赴前线的师生们演讲。演讲开场白别具一格,首先由全体同学代表献给毛泽东一面旗帜。毛泽东的演讲便从献旗开始。他说:今天我来给大家送行,同志们送我一面旗帜,我收了。但我还要给同志们三面旗帜,作为送你们上前线的礼物。接着他很风趣地引用《封神演义》第三十八回“姜子牙二下昆仑”的故事:“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像和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接下来,毛泽东对三样法宝一一作了讲解。最后说,我讲的这些都是我们18年的经验总结,又加上两年的抗战,这三样法宝是从血肉中得出的。毛泽东借古喻今,十分精练地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概括成“三件法宝”,既生动又通俗,给即将奔赴抗日前线的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他们到抗战一线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用《西游记》人物故事,主张学人所长、明辨是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关键在扬长避短。1938年4月底,毛泽东在延安对即将毕业的抗大第三期二大队学员讲话时,对《西游记》的人物一一点评:唐僧这个人,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受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他也有缺点:麻痹,警惕性不高,敌人换个花样就不认识了。猪八戒有许多缺点,但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吃苦。臭柿胡同就是他拱开的。孙猴子很灵活、很机动,但他最大的缺点是方向不坚定,三心二意……毛泽东还特地提到了那匹白龙马,说:你们别小看了那匹小白龙马,它不图名,不为利,埋头苦干,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把经取了回来,这是一种朴素、踏实的作风,是值得我们效法的。毛泽东对孙悟空的评价多是正面的,如在《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就有“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句。但1953年,毛泽东在谈到一些人的阶级本性变不了,伪装也没用时说道:“孙猴子七十二变,有一个困难,就是尾巴不好变。他变成一座庙,把尾巴变作旗杆,结果被杨二郎看出来了。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就是从那个尾巴上看出来的。”这里是把孙悟空当负面形象,比喻那种阶级立场、感情无法改变的伪君子代表,强调革命者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用《三国演义》的故事,阐述知识分子的作用

毛泽东对四大名著情有独钟且活学活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上,凯丰批评毛泽东是“靠《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在打仗”。他并不否认,反问凯丰:你看过这些书吗?《孙子兵法》有几章几条?他十分强调知识分子要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1945年4月24日在中共七大会议上他讲话指出:“《三国演义》里有三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知识分子,有高级的,也有普通的。那些穿八卦衣的,或像诸葛亮那样拿鹅毛扇的就是知识分子。”1926年5月至9月,毛泽东在广州开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运用《三国演义》的故事把中国知识分子要同民众相结合讲得出神入化。他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当其未出茅庐时,一点用也没有,当一出山握有兵权,则神出鬼没了。”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革命事业中广泛吸纳知识分子参加的重要性。大约在1929年年底,为了阐述党和军队的宣传鼓动工作重于指派命令,毛泽东给大家讲了一段三国时期老将黄忠大败夏侯渊的故事:“黄忠本来年迈、体衰,很难取胜夏侯渊。可是诸葛亮使用了‘激将法,把黄忠的勇气鼓动起来了。于是黄忠表示:如果不斩夏侯渊于马下,提头来见。结果,黄忠果然杀了夏侯渊。”一个尽人皆知的老故事,被毛泽东赋予了完全现代的意义。

用故事讲政治,通俗易懂,耐听好记,受众喜闻乐见,使人印象深刻,经久难忘。我们要向伟人学习,把讲政治的功力再提升一步。

(责任编辑 李赞庭)

猜你喜欢

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毛选》第五卷缘何未能在毛泽东生前出版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毛泽东对叶剑英的深情厚望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毛泽东的生日宴会都上些什么菜
政治家的身高
电视连续剧《开国领袖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