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建筑施工企业社保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2020-03-02石晓文

经济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临时工社会保险劳动者

●石晓文

社会保险是面对劳动者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与生育保险,这是国家为分担和预防劳动者年老、事业和疾病死亡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险作为收入再分配环节,有着强制性,在促进社会公平、调节财富差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对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

一、建筑施工企业社保工作中的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存在人员流动大、劳动强度大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在建设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因素,行业从业者多为外出务工人口,对社会保险缺乏参保意识。但劳动者遇到生病、失业和工伤问题时需要得到经济支持,如果劳动者没有社会保险,这将影响员工合法权益。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在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社保基金收缴难度较大

建筑行业同其他行业相比,施工地点过于分散,人员流动明显,企业无法对现有的工作人员集中管理,调查其社保信息时存在困难,不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社保基金缴纳工作顺利开展。建筑行业内部组织结构较为复杂,企业在各地区建立分公司和工程部,基层施工人员分散在各个施工现场,社保基金的收缴工作难度大,需要从基层员工开始,逐层汇总,整个工作流程复杂,耗时长,且容易发生偏差。2019年1月1日开始,建筑施工企业的社保缴纳工作需要国家税务机关统一负责,该政策的出台减轻了建筑施工企业社保管理压力,但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同当地税务部门保持联系,了解与社保基金缴纳的政策信息,尽可能降低社保工作难度。但新政策的出台时间不长,建筑施工企业在社保基金缴纳时依然存在困难。不仅如此,企业资金流通无法预测,社保基金作为税前项目,缴纳时可能因工程款未支付或工程进度拖延问题而延迟缴纳。

(二)人们参保意识不强

建筑施工企业社保管理工作中,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基层人员,都普遍缺乏社会保险主动参保意识。具体问题如下:一是建筑施工企业缺乏社保意识。随着建筑行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为了提升经济效益,企业不断压缩已有的利润空间,节约成本;二是新政策颁布之后,社会保险费用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虽然税务机关对社保的征收与管理能力很强,但企业员工工资表、个人所得税、社保信息不完整,税务部门核查难度大;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员工较多,员工每天工作劳动强度大,农民工群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对社会保险缴纳缺乏认识,只在乎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考虑。

(三)社会保险制度不够完善

国家对未按时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展开了惩罚,但这些惩罚措施大多停留在经济方面,处罚的成本较低,无法引起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与劳动者拟定的合同存在问题,企业对社会保险问题模糊处理,员工不了解社会保险制度。如果劳动者在某个城市的社会保险缴纳年限低于15年,只可以转移或退还自己缴纳的保险,企业为劳动者缴纳的那部分社保不会退还。社会保险手续办理流程繁琐,建筑施工企业的劳动者流动性较大,员工对社保缴纳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农民工在家乡参加了新农保,农民工进城务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可以不再缴纳新农保。农民与城镇养老保险的合并需要很长时间,很多劳动人员同时参加两个保险,给企业和个人增加了经济负担。

二、开展建筑施工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对社保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

从思想意识层面出发,通过提升对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认识,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社保工作行为。要求建筑施工企业遵循法律规定,树立社会保险依法缴纳意识,保护员工切身利益,按照《劳动合同法》与《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引导员工重视社保的作用。以下建议可供参考:一是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形象。要求企业提升社会责任感,尊重员工的合法利益,保护员工生命安全,积极为其缴纳社会保险,提升企业市场形象,增强内部凝聚力,以此吸引更多人才来到企业;二是及时规避风险。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人员流动性大、施工环境复杂,企业在建设施工中面对的风险因素较多,无论是自然因素影响还是人为因素影响,到可能会导致员工遭受意外伤害,给员工和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企业及时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有利于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减轻员工意外伤害带来的经济负担,避免员工与企业产生矛盾纠纷。

(二)加强对社会保险工作的宣传与培训

1.积极展开宣传与培训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员工对社会保险的参保率较低,企业职工对社会保险不够了解,没有意识到社保关系到自己的未来。虽然《社会保险法》对企业社保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社保有着政策性和专业性特点,农民工群体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层次不高,对社会保险制度缺乏认识。面对这一情况,建议企业加大社会保险制度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将最新政策与精神宣传给基层员工。可以采用宣传片、文艺表演、演讲比赛的方式进行社会保险宣传工作。由于基层员工分布在各个城市的施工现场,各类活动的举办无法保证全体员工参加,企业可以应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创建微信公众号,所有员工关注公众号后,企业定期将社会保险制度和政策相关信息发布出来,供员工观看,使其了解社保拥有的具体险种,不同险种对自身的保障作用。

2.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建筑施工企业社保工作的井然有序离不开健全的保障制度。新政策的颁布使社会保险基金有税务部门负责征收,但企业也需要从中协调,提升社会保险管理的规范性。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建筑施工企业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健全社会保险管理制度,为社保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建议企业编制《企业员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管理办法》,以此解决员工社保缴费基数申报时的重复统计、漏统计和少统计问题;二是建筑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使企业员工数量不断增加,各类工种要求不同,工作方式多样化,给企业社保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建议企业建设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凭借信息化技术优势实现社会保险的规范化管理;三是建议简化建筑施工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流程,对工程项目登记、项目参保缴费、用人单位参保缴费流程简化。企业在建设单位办理向建筑统筹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手续时,可以一并办理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项目工伤保险费手续。按建筑施工项目需要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用,覆盖项目使用的所有职工,包括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的农民工。

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基于B/S模式,以Myeclipse为开发工具,以mysql为数据库进行所有员工社保信息和缴纳数据的存储。社保信息查询模块包含个人密码修改、参保人员管理、社会保险缴费管理、医疗报销管理、信息查询模块与安全退出系统几部分。社保缴费管理中在线记录着建筑施工企业参保人员的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包含养老、失业、工伤与医疗保险情况。医疗报销管理中实现了医疗报销信息化管理,其中包含信息添加与修改、金额与材料的管理等。

(三)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社会保险制度

1.完善临时工聘用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项目施工时需要大量劳动人员,施工结束后部分人员被调往其他项目,部分人员解聘离开企业。面对人员流动性大的现状,建议企业建立临时工聘用制度,并从两方面展开临时工社会保险管理工作:一方面,企业容易负责临时工部署,将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作为工作对象,聘用他们进入企业工作。另一方面,如果有重要岗位招聘临时工,应遵循岗位工作固定,对临时工提出明确要求,为其办理专门针对临时工的社保手续,避免未来出现劳资社保纠纷问题。企业需要对所有临时工及时参与社保,保障其合法权益。

2.提升社会保险异地转移便携度。劳动者缺乏参保意识,与社会保险异地办理不便有关。建筑施工企业聘用劳动人员来自不同地区,如果社会保险管理可以转移,这将有利于提升员工参与社保的积极性。但当前社保政策中社保需要属地化管理,如果劳动者离开建筑施工企业,个人缴纳的保险能够退还,单位缴纳的费用将转移到地方统筹账户,随后员工按转入地标准领取社保基金。劳动者返乡后,领取到的基金将会降低,这不利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也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对此,建议国家统筹规划,工人缴纳的社保基金由各地方管理,工人退休后,各地方根据其缴费金额按标准支付保障基金,防止地区之间的差异给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带来不便。进城务工人员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无需按照最高标准缴纳养老金,回到地方后也能享受福利待遇,社保转移手续简单,无需过多操作。

总而言之,随着人们维权意识和企业风险意识的提升,社会保险工作逐渐彰显出自身价值,并走向规范化与制度化发展道路。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引导员工增强社会保险意识,鼓励基层员工主动参保,企业与当地税务部门取得联系,通过积极有效地配合提升社会保险管理效率,应用信息化社会保险管理系统简化工作流程,保障员工权益。

猜你喜欢

临时工社会保险劳动者
劳动者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女子打赢“临时工”官司
捞足现在不管将来临时工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