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乡土人才队伍结构优化的理论释疑与实现路径:一个文献综述

2020-03-02胡红宇静陈

经济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才资源人才农村

●胡红宇*盛 静陈 政

乡土人才是具有专业技术专长和活跃于农村生产经营和创业的领军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引领者。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地方人才资源的开发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目前学术界大多用乡土人才或乡村实用人才来指代这类乡村乡土人才,两者的概念没有明确划分,往往混淆。农村实用人才理念在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相对于乡土人才的提法较晚。一般认为,两者是指同一群体,也有一些地区和部门将地方人才划定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子集,但仍以地方人才为主体。乡土人才是我国人才分类的特殊术语,国外没有完全意义上的乡土人才研究机构和成果,其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力资源上。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国内外学者对乡村人才资源开发由粗犷化不断向精细化的发展,力求突破乡村人才总量少且流失严重、综合素质偏低、角色难以发挥等问题,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现在国外与人才资源开发相关的研究已经基本成熟,展开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的研究较国内提前很长时间,研究内容有乡村人才开发的现状、原因、问题以及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等诸多方面,并且国外更多的是站在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而国内的有关研究大多是站在定性研究的角度来进行,至今尚未建立起明确的理论研究框架、研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不够、针对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效应的实证研究不足、模型构建研究尚未展开等,特别是缺乏对处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的乡村人才资源开发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因此,亟待对现有研究成果及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以期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评述和展望。

一、国外乡村人才资源研究文献综述

乡村人才资源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人力资源相关学者以此为基础展开农业人才、乡村人力资本、乡村人才资源相关研究,众多研究成果中同时包含理论方面及实践方面。西奥多.W.舒尔茨(1963),美国经济学家,他表示人不单单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资本,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促使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这样的递进形成了一种农业方面的良性提高,在投资人力资源的同时同步提高的是人才知识、智力、体力和能力,所获得的投资收益较成本高出很多,从中不难看出,乡村农业产业要想实现迅速发展就必须对乡村人才及人才队伍进行壮大①。法国经济学家弗朗斯瓦.魁奈(1757)提出国家经济政策面向的对象是人口状况以及劳动力的使用,乡村土地肥力的好坏同劳动者的劳动以及工作积极性有着直接联系。到20世纪60年代,对乡村人才发展的研究不断细化。

Carig(1976)研究了人才资源开发的目标,提出生命周期中人才资源开发主要目的为注重每个人所体现出的价值,并对各方面潜能进行全方位的开发。Marsick & Watkins(1994)、Gilley& Eggland(1989)、Mclagan(1989)、Elias Darlington Anzaku(2006)等研究了乡村人才资源开发的途径,开发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对个人以及组织的未来前景进行培训,组建培训、职业发展、组织发展密切融合的学习型组织,这些学者提出人才资源的成功开发与否同相关政策所具有的支持性相关,优秀的政策将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因此国家关于人才资源开发应制定相关基本政策予以支持。OAAliaga & R A Swanson(2005)研究了人才资源开发的内容,提出人才资源开发的内容将会通过开发模型的建立、积极进行技术训练、制定职业规划、多种途径发展获得,内容重点在于提高领导管理以及执行能力、展现人为技术、并展现出个人学习以及组织的发现能力。Matthew Rowland(2011)、Sunita Panda & Chandan Kumar Sahoo(2015)、Walter McFarland & David Jestaz(2016)、Graham Cole(2016)等研究了人才资源开发的效果,提出对人才资源开发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他们认为通过对人才资源开发予以积极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众多劳动者对变革的主动参与性和组织性,对于想法创新同样起到积极作用,从中不难看出,要想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首先要找到对人才资源开发有重要影响的相关要素,这样才能对组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有效帮助。

国外在进行乡村人才理论的同时也注重对农民和乡村人才的培养。日本的农业开发模式主要是以农业教育为主,范围覆盖各种层次的人才,下至技能型农民,上至农业专家。上个世纪后期日本进行“造村运动”,在乡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对日本乡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在层次上的进行提高。日本三岛町在1981年发布了《三岛町振兴计划》,计划的目的在于提倡日本“生活工艺运动”,其中所描绘的“明日的三岛町”构想者为町民自身。乡村文化建设活动是农业生活技能同文化艺术结合的平台,将有效提高广大农民对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各个年龄层的农民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下至青壮年,上至中老年,大大开发了乡村人力资源所蕴含的潜力①。在美国的乡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中不仅仅对执行实用技能的农民进行培训以实现技能开发和提高的目的,也对农场主展开培训,主要内容有让农场主明确传统农场决策结构同现代公司决策结构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建议农场主积极开展进行公司化改革②。在法国,通过建立起多元化乡村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实现人力资源开发,对农业技术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级培训工作,分为高、中、初三级。举例来说,农业成人培训中心培训对象为广大农民,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和农业职业教育中心培训对象为接受过义务教育的毕业生;农研所和农学会组织对农业相关的科研课题进行研究,开展成果展览活动,并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展开农业知识培训③。关于人才资源开发国外的宏观政策和微观举措均能可为我国人才振兴提供经验并积极借鉴④。

二、国内关于乡土人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对我国国内学者进行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我国现在的乡村人才建设进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乡村人力资本严重匮乏且流失严重。长期以来导致我国乡村人力资本外流的最主要原因为非农化发展战略的实施。由于我国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因而乡村人力资本流失更加严重。吴忠权(2018)⑤、乔金亮(2018)⑥、赵璇(2018)⑦等学者提出农村和城市比起来发展机会少、生活条件较差、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缺陷等多种原因都是乡村人才向城市外流的重要原因。廖智琪(2019)⑧、蒲实(2018)⑨等提出在城市优越条件的吸引下很多农村青壮年纷纷离开农村去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越来越高,趋于弱势化。该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小觑,同现代农村发展与乡村振兴有直接联系。赖德胜(2018)⑩、周晓光(2019)⑪等指出由于乡村人力资本回报相对偏低、农村市场基础设施不健全和乡村养老、教育资源缺乏等问题日趋严峻,导致乡村人才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不断外流,乡村人才建设面临的问题日趋严峻。刘玉娟(2018)⑫表示乡村人才相关工作中人尽其才的目标还未达到,乡村人才自身存在人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优等问题。

三、国内关于加快乡土人才振兴的实施路径的研究文献综述

1.人才引进方面。乡村振兴需要大量人才进行推动才会实现。吸引人才的主要方法其一为鼓励返乡劳动力积极创新创业。何晓(2019)⑬认为乡村人才引进不仅是引进现实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引智。赵璇(2018)、何晓(2019)提出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年轻劳动力返乡创业,服务农村。赖德胜(2018)、刘晓峰(2019)⑭提出政府应当尽快建设省级或国家级乡村人才数据库,分门别类地制定支持返乡劳动力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最大程度发挥乡村人才作用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其二为通过产业吸引人才。产业与人才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产业的发展是对人才产生吸引力的根本。发展产业在增加人才流入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流动和开发工作。吴忠权提出应同时注重农村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本开发工作,保证农村产业与人才资本相互促进进而实现共同发展。赵璇(2018)、黄柳林(2019⑮、彭智新(2019)⑯等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队伍中需要大量本土人才,但要想实现人才队伍的多样性、丰富性、层次性就需要引进大量外来人才,这样才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在人才方面的需求,同时他们还提出乡村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也能够吸引人才,就业机会的增加离不开产业发展,这样才会对人才产生吸引力,工资与福利待遇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2.人才培养方面。其一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赵璇(2018)、张香丽(2018)⑰、刘争(2019)⑱等认为新型职业农民中是乡村人才振兴的主力军,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组织领导,并通过培育对象分类实施、构建支持政策体系、创新培育机制等措施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其二为发展乡村教育和职业教育。陈龙(2018)⑲、田书芹(2020)⑳、洪雨萍(2019)㉑等认为充分利用地方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开展与农民需要密切贴合的专业,例如电子商务、现代农业技术等,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强调要加大在乡村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让乡村的孩子能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并鼓励开展“新上山下乡运动”和“新乡村教育运动”,鼓励青年人才主动投身到乡村教育发展工作中去,探索出与农村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制度。

3.人才激励方面。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才能留住人才。王婕(2020)㉒、唐闻怿(2019)㉓等认为应大力实施人才引进,促使人才逆向回流,政府在人才激励上负担着重要作用,政府引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将乡村人才激励机制落到实处,鼓励乡村人才大显身手,为乡村的振兴做贡献,同时还可以参考本地最低工资以及百姓消费水平对乡村人才的工资与福利待遇进行设置,提高其生活水平。刘馨(2018)㉔表示现代企业很多都采用股权对员工进行激励,将集体经济股权分给为乡村振兴事业做贡献的人才,以达到吸引并留住人才的目的。

四、总结性评述和未来展望

1.研究评述。目前,我国乡村人才建设问题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普遍认为乡村人才建设中人才外流严重是问题的重中之重。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不少局限,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深入研究,已有成果多为总结报告类型,缺乏学理性的深入研究。二是还有一些研究成果还处于理论研究层面,实际操作性较差,或是仅对于某一区域有意义,普遍适用性较差。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文献均为理论层面,少有实证性研究,特别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三是缺乏实证研究,田野调查严重不足,对于农村实用人才直接研究不足,理论与个案没有进行联系。国内学者对乡村人才建设人才外流问题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但这些对策和措施的重点方向为人才引进和培养,很少涉及人才激励,我们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应为怎样才能留住人才。

2.研究趋势。农村振兴是新时代发展的重大战略。为了占据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其核心要素是培养高素质的农村人才,大力发展本地人才资源,强化本地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教育,强化后续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当地人才培养政策和长期人才规划,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完善配套机制和措施,对确保本地人才的发展尤其重要。由于本地人才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再加之湖南偏远农村经济、农业自然条件、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落后的思想观念,本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高,导致人才发展机制不健全。本地人才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当前,学术界需要扩大乡土人才队伍结构优化问题的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总结相关理论,增强乡土人才研究的体系性和综合性。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乡土人才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完善高效的组织体系,解决好的职能“错位”问题;如何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解决好程序的“越位”问题;如何建立广泛的参与机制,解决工作“补位”不及时的问题;如何建立多元投资体系解决“资金不足”问题,从而形成有效的开发工作体系。

注释:

①廖智琪.乡村人才振兴目标下的黔南州乡村人才评价研究.浙江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②冯葆昌.美国现代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中国牧业通讯,2013(14):72-87

③EJ Russell.Ministry of Agriculture.Ministry of Agriculture,2013,12(October):619-620.

④ Sehultz’T.W.Investoent in human Pital,American Econimie Reciew,1961,(5).

⑤吴忠权.基于乡村振兴的人力资本开发新要求与路径创新[J].理论与改革,2018(6):44-52

⑥乔金亮.振兴乡村先要聚人气[N].经济日报,2018-02-14(9)

⑦赵璇.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N].太原日报,2018-04-24(6).

⑧廖智琪,陈修颖.浅谈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途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109,30(4):202-203.

⑨蒲实,孙文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人才建设政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8(11):90-93.

⑩赖德胜,陈建伟.人力资本与乡村振兴[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6):21-28.

⑪周晓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瓶颈及对策建议.世界农业,2019:32-37

⑫刘玉娟,丁威.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人才作用发挥探析[J].大连干部学刊,2018(8):11-17

⑬何晓.以人才振兴促乡村振兴问题思考.农村·农业·农民,2019.8B:19-21

⑭刘晓峰.乡村人才:从概念建构到建设路径.人口与社会,2019,35(3):76-85

⑮黄柳林.广西乡村人才振兴发展现状及对策.科技对策与研究,2019.2:15-19

⑯彭智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人才振兴的思考与建议.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2):217

⑰张香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人才队伍建设措施研究[J].乡村科技,2018(12):19-20

⑱刘争,奚照寿.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调查.科教文汇,2019.10(中):187-188

⑲陈龙.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55-62.

⑳田书芹,王东强.乡村人才振兴的模式比较及其延伸——基于整体性治理的多案例研究.当代经济管理.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356.f.20200110.1922.002.html

㉑洪雨萍.乡村人才振兴从外推转向内生的必要性和路径——以湛江乡村振兴发展为例.继续教育研究,2019.4:45-55

㉒王婕.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的路径探究.山西农经,2020.2:7-8

㉓唐闻怿.优化乡村人才,推进乡村振兴.江苏农业经济,2019.12:65-66

㉔刘馨.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18(10):18-22

猜你喜欢

人才资源人才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人才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人才有价”充分释放人才资源市场活力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赞农村“五老”
科学开发“五老”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