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省林业工作站本底调查成果分析

2020-03-02王祖善

经济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林业站护林员工作站

●王祖善

为适应新时代林业建设对林业站工作的新要求,加强对林业站建设的科学化管理和分类指导,切实发挥林业工作站的职能作用,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统一要求与部署,完成了青海省2019年度林业工作站本底调查工作,形成如下分析报告。

一、调查结果

(一)市(州)级林业站管理机构和人员情况

截止2019年10月,市(州)林业站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有8个市(州)林业站管理机构。管理人员66人,较2018年减少11人。从文化水平来看,本科及以上学历53人,占总人数的80%,大专学历9人,占14%,中专及以下学历4人,占6%。从职称情况来看,专业技术人员54人,高级20人,占37%,中级21人,占39%,初级 13人,占24%。

(二)县(市、区)级林业站管理机构和人员情况

机构改革后,全省36个县(市、区)设有林业站管理机构,较2018年减少3个。管理人员326人,较去年的461人减少135人。

从文化水平来看,本科及以上学历165人,占总人数的51%,大专学历106人,占32%,中专及以下文化55人,占17%。从职称情况来看,专业技术人员合计241人,占总人数的74%,高级40人,占16%,中级115人,占48%,初级86人,占36%。

(三)乡镇林业站机构和人员情况

全省有机构的乡镇林业站258个,全省乡镇林业站主要是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林业站牌子为主,共155个,占总数的60%,其中虽无机构编制文件但正常履职的“林业站”72个,占28%,其他乡镇机构加挂林业站牌子有14个,占5%,独立设站的17个,占7%。

年末在岗职工数507人,从文化水平来看,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400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79%,中专学历人数57人,占11%,高中文化人数37人,占7%,初中及以下文化人数13人,3%,其中涉林专业人数176人,占35%。其中专业技术人员高级13人,占4%,中级168人,占52%,初级140人,占44%。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112人,占在岗职工总数的22%,36至50岁341人,占67%,51岁以上54人,占11%。

(四)职能发挥

2019年全省乡镇林业站协助本年造林面积140603.38公顷,较2018增加了54357.98公顷。其中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108437.07公顷;森林抚育面积24882公顷;四旁植树株数645.49万株;森林病虫鼠害防治面积84624公顷;育苗304.9公顷;政策等宣传数(人天)6206人次。

(五)乡村林场及护林员

2019年全省乡村安排护林员24667人,较2018年的20135人,增加了45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7665人。专职护林员23941人,兼职护林员726人;文化程度情况为:大专以上100人,中专高中1370人,初中以下23197人;年龄结构情况为:45岁以下的9456人,46至60岁的14664人,61岁以上的547人;报酬来源情况:财政补助23648人,林业经费1019人。管护林地总面积2643177公顷。林场个数75个,其中集体林场73个,占97%,家庭林场2个,占3%。经营面积15570.1667公顷,其中公益林14641.4公顷,商品林344.2公顷,其他584.5667公顷。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乡村林业建设管理、监督、服务工作难以到位

综合配套改革前,平均每个乡(镇)林业工作站有3名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专职从事林业站各项工作,加上村两委班子的配合,村社林业建设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改革后,原有乡(镇)林业工作站76%被撤并到乡镇社会经济发展中心,林业岗位人员大量减少,一类乡镇经济(或社会)发展服务中心一般设1~2个林业岗位,二类乡镇设1个林业岗位,有些乡镇根本未设林业岗位。绝大部分乡镇,由于人员少,林业岗位人员通常身兼数职,大量的时间忙于农机推广、整村推进等其他农村社会性工作,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抓林业工作,导致乡村林业工作难以到位,严重影响农村牧区林业的发展。

(二)林业站机构设置呈现多样化情况

机构改革后,县(市、区)林业站基本上属综合业务部门,任务十分繁重,普遍名称为“林业站”或“林业工作站”,个别为“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主要承担营造林、技术推广、种苗生产、有害生物防治等业务。管理体制不顺畅,林业工作难落实。综合配套改革前,乡(镇)林业站实行县林业局垂直管理或由乡镇政府与县级林业部门双重管理的体制,健全的机构设置和顺畅的管理体制确保了全省农村林业事业的有序开展。综合配套改革后,县林业主管部门对乡镇林业的工作由原来的直接领导变成了间接指导,很难直接组织乡镇经济(或社会)发展服务中心及时开展各项林业工作。由于管理体制不顺,造成各项林业工作难以及时有效落实。

(三)乡镇经济(或社会)发展服务中心林业岗位设置过少,专业人员严重缺乏

目前,新竞聘上岗的林业岗位人员大多专业不对口,造成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加上林业岗位设置过少,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无法及时补充。

三、今后发展的建议

首先,加强乡镇林业机构建设,充实林业队伍。在稳定黄南、海西、玉树、果洛等四州现有乡镇林业站机构的基础上,对林业生产任务较重的地区,如海东、西宁、海南、海北等州(市)县所辖的乡镇恢复并独立设置林业工作站,对林业生态建设任务相对较轻、地域相近、辖区面积较小的乡镇根据工作需要可2~3乡镇合并设立林业工作中心站(片站)。

其次,理顺管理体制,科学核定编制。乡镇林业工作站作为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进行管理。林业站人员调配、考核和晋升,林业部门要充分听取服务区域乡镇政府的意见。根据所辖区域面积和生态建设任务,合理核定人员编制,建议对独立设置的乡镇林业站核定编制4~5人,片站(林业工作中心站)核定编制6~8人,并且确保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占总编制的70%以上。

第三,州(市)县林业工作站在组织林业生产中,肩负着森林资源管理、林政执法、林业政策宣传、林业技术推广、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职责,是监督管理生态公益林的前哨,长期以来,在组织实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推广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森林资源管理、林政执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组织群众造林绿化、义务植树和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其建站的投入很少,建议国家林业局考虑建站或维护的投入。

第四,青海作为生态保护大省,生态保护的任务越来越重要,随着生态护林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建议加强生态护林员培训,积极争取培训资金开展生态护林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生态管护员的业务能力和管护水平。通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不断增强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尽快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站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林业站护林员工作站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第三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光影视界
第二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平凉市出台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基层林业站促进林业发展的策略探讨
移动式CIP及SIP工作站(可记录型)
林业站的建设与发展对策
德钧关爱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