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文化统战工作的关系

2020-03-02

经济师 2020年5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文化

●李 琳

1939年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把统一战线列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重要法宝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①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表达了对文化的重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②因此,文化统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做好当代文化统战工作的任务更加重要且艰巨。现阶段对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统战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建立最广泛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概念界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表达,是我国社会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其本身在一定意义上就属于超越性的理念,可以凝聚人心、引领方向,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多数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一是普遍性;二是崇高性;三是民族性。③但也有学者认为其具有政治性、科学性、普遍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开放性。④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具备全局性、时代性、概括性、稳定性、导向性和大众化的特征。④还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征是共时性、竞争性和先进性。⑤本文则以实践性、普遍性、民族性、开放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文化统战”的概念最早是1940年1月由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文化革命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并为他们服务的。在中国,文化革命与政治革命一样,有一个统一战线,文化革命的统一战线。”⑥在学理层面上,其定义是以文化为手段、引领和感召力量的统战工作模式。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统战应有不同的内涵。当前,文化统战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通过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实现最广泛的团结。文化统战始于文化且归于文化的寻求共识的行为方式。开展文化统战工作也就是以文化为载体,求同存异,寻找文化交流的契合点。

包括文化统战在内的统一战线问题就是在中国革命时期中扩大无产阶级同盟军的问题,是关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能否成功的战略问题,因此当代文化统战工作仍然要以追求政治团结为首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可见,文化认同是促进国家认同和民族团结的基础。通过文化认同途径达成的思想认同是凝聚、整合各方面社会力量的最高层次,所以当代文化统战工作的深层次目标还要上升到文化认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文化统战服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加强政治团结,增进文化认同服务于当代统战,解决文化统战工作中的难题和推动统一战线不断巩固扩大,完成统战工作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任务,以塑造统一的人民意志和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政治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提到,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表述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简洁明了且深刻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现实且重要问题,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判断是非的价值标准,同时有利于引领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士、不同的社会角色以及不同的团体成员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是多元化社会中凝聚人心的“最大公约数”和精神纽带。

新时代的文化统战工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我国内地范围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加以团结;二是对内地范围以外的我国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以爱国和维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加以团结而形成联盟。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而这种共同选择就会提高其民族意识和使命感,为统战工作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源泉,以此正确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激励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观念符合各民族的追求,可以激发各民族人民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意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即如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指明了方向。团结所有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起来的力量,并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积极因素,总而言之,从而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国范围人民的团结,服务于新时代统一战线。

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思想武器,对于意识多元化的新阶层人士和海外华人可以用主流的价值观凝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符合的共识。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把抽象的思想观念和宏大理想转化为统战对象的自觉追求,实现海内外全体儿女的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战线。

(二)文化认同

“文化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凝结在文化之中、决定着文化质的规定和方向的最深层的要素,就是核心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⑧因此,可以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和文化选择。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多样化及其碰撞和交融呈现出新特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进入新时代,文化统战的对象相对于之前的时期更加地广泛,统战对象的文化背景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2015年5月,第21次中央统战会议中确定的统战对象和范围: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我国香港、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及大陆亲属、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等,新增统战对象为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年轻一代,统战工作的重点对象为新增对象和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⑩由此可见,文化统战工作也是对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年轻一代和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格外重视和关注,但这些人群也是统战对象中对于文化认同的程度最低的一部分人,所以这也突出了文化认同在当代统战工作中的重要性。

现如今传统的统战对象我国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和大陆人民同宗同源,有着相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年轻一代和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颇深,但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较为分散化,会淡化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认同;我国不同社会阶层的思想观念也不尽相同,甚至出现意识形态模糊化。因此,文化统战迫切需要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借鉴西方文明成果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统战工作。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全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凝聚思想共识,增进文化认同,加强当代文化统战工作的深度。

文化的力量体现于认同,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深化推进建设民主党派的“合”文化、宗教团体的“善”文化、工商业的“义”文化、海外团体的“根”文化等文化主题,有利于文化统战工作的开展以及统战工作任务的完成。

三、在文化统战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能够回应中国在转型期面临的困境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危机、价值危机,才能具有生命力。以文化为手段、引领和感召力量的文化统战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高举社会主义的鲜明旗帜,寻求文化认同。因此文化统战工作能够引导统战对象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拥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和产生更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化在本质上也实践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反之,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当代文化统战工作中,以文化统战为载体,可以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如此,一经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就可以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身价值才会得到实现。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层面上,深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使其在文化统战的工作中得到弘扬。

如前所述,统战对象的范围包括15个方面,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的人士,因此,在文化统战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手段进行统战工作中求同存异,寻找文化交流的契合点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部分,其普遍性得到彰显。

文化统战工作通过尊重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使各民族文化和而不同,呈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和谐形态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通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引起两岸同胞的共鸣,唤起海外侨胞的民族意识。文化统战就是要以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来凝聚海内外儿女从而形成爱国者联盟,以伟大的民族精神作为凝聚力工程的魂,促进统战五大关系的和谐,这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性不谋而合。

当前文化统战工作的重点是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年轻一代和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对于年轻群体要求的文化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这些人士结成联盟就要求其认同的新兴文化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共同点,文化统战必须与时俱进。社会主义价值观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在最广泛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战线中的新进力量中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开放性也可以得到体现。

在文化统战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上的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将逐渐占领意识形态的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理念、社会目标和价值追求逐渐被统战对象所接受,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具体体现,具有政治性。因此,进行文化统战工作的同时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基于文化统战工作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文化统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在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可以得到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⑪基于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寓于文化统战之中,在文化统战中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普遍性、民族性、开放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帮助完成同广大统战对象加强政治团结和增进文化认同的根本任务,服务于当代文化统战工作。两者具有高度同一性和共通性,共同解决人心向背问题。

伟大斗争需要众志成城,伟大工程需要坚定一致,伟大事业需要聚力推进,伟大梦想需要同心共筑,因此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统战工作协同并行,才能将全体人民的政治团结和文化认同最大化,铸牢理想信念、坚守价值追求、聚合磅礴之力,从而有利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注释: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9-40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③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N].光明日报,2007-04-03;周海春.我国主流价值文化及其构建研究(研究报告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1

④倪素香.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M].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5):4-7

⑤宋善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光明日报[N].2012-2-11

⑥郭志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统战文化的灵魂[M].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3):60-64

⑦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9

⑧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44

⑨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红旗文稿,2010(17)

⑩廖幸谬,景跃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共统一战线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J].浙江社会科学,2018(9):25

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文化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年味里的“虎文化”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