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3-01白海江

西部资源 2020年4期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熵权法综合评价

白海江

摘要:研究土地集约利用对提高土地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價方法和相关性分析,对2008年~2013年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度及主导因子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兰州城市土地集约度不断提高,并且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0.9661,且在2011年~2013年城市集约度增长迅速,达到每年增长0.19个单位;(2)各指标因子对兰州城市土地集约度影响程度依次为:城镇绿化覆盖率>单位面积商品零售额>单位面积总产值>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人均交通用地面积>污水处理率>人均绿地面积>城镇人口密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面积财政收入>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城市建筑密度>单位面积就业人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应协调好生态投入和经济投入。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集约度;综合评价;熵权法;兰州市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1],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改造[2]。尤其是作为人口密集区的城市,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对土地利用和改造,加剧了人地矛盾。在此背景下开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2008年~2013年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度评价,阐述兰州市土地集约度的时空变化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度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建议。

1.研究区域概况

兰州处在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38°10′之间,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兰州市历史上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现在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信息中心。是“一带一路”经济带的重要发展城市。兰州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五区和永登、榆中、皋兰三县。

2.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09年~2014年《甘肃省统计年鉴》和2009年~2014年《兰州市统计年鉴》。

2.2研究方法

2.2.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参考其他学者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体系构建的基础上[3]~[7],结合兰州市实际情况及数据的获取情况,分别从4个影响方面:土地利用强度、土地产出强度、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中选取13个影响因子构成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进行城市集约度的评价(见表1)。

其中rmax为指标的最大值,rmin为指标的最小值。由于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都为正效应,故采用第一个计算公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2.2.3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选取熵值法进行赋权,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公式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方案指标值的比重pij

3.结果与分析

3.1评价指标权重

对收集的兰州市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后,带入熵值法中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如表2)。

3.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熵值确权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计算出2008年~ 2013年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度及其城市土地集约度变化折线图(见图1)。

通过图1可以看出,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度在2009年~ 2011这三年增长缓慢,而2011年~2013年期间迅速增长,平均每年增长0.19个单位。这是由于兰州市单位面积总产值、单位面积商品零售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城镇人口密度、城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这些指标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单位面积总产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城镇人口密度、城镇绿化覆盖率四个指标的增速较快。

3.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兰州市各年指标数据与各年集约度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各指标因子与集约度的相关程度,依此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的判断依据。将上述数据导入SSPS软件中进行相关性分析。

从兰州市2008年~2013年城市集约度与各评价指标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各指标因子对兰州城市土地集约度影响程度依次为:城镇绿化覆盖率(C11)>单位面积商品零售额(C2)>单位面积总产值(C1)>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C6)>人均交通用地面积(C5)>污水处理率(C13)>人均绿地面积(C12)>城镇人口密度(C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4)>单位面积财政收入(C3)>人均城镇建设用地(C9)>城市建筑密度(C10)>单位面积就业人数(C7)。其中城镇绿化覆盖率、单位面积商品零售额、单位面积总产值、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人均交通用地面积、污水处理率、人均绿地面积、城镇人口密度影响因子相关性最强且显著性水平都在0.001。

从主导因素可以总结出兰州市土地利用存在以下问题:(1)人地矛盾突出。而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缓慢,这将导致兰州市城镇用地极度紧张,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2)重外延扩大,轻内部挖潜。从2008年~2013年6年间建设用地面积从154km2增长到198.44km2,平均每年增长7.4km2。而建筑密度增长缓慢。(3)城镇绿化覆盖率较低且增长缓慢。到2013年底,兰州市城市绿化面积仅为建成区面积的34.5%,平均每年仅增长2.221%,与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幅相比较为缓慢。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1)2008年~2013年兰州城市土地集约度总体呈快速增长,2008年~2011年增长较为缓慢,但在2011年以后快速增长且在2013年达到高度集约利用状态。(2)各指标因子对兰州城市土地集约度影响程度依次为:城镇绿化覆盖率>单位面积商品零售额>单位面积总产值>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人均交通用地面积>污水处理率>人均绿地面积>城镇人口密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面积财政收入>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城市建筑密度>单位面积就业人数。

4.2建议

(1)控制人口数量,合理规划城市各类用地。在制定城市规划时要注意协调各国民经济部门用地,尤其是居民用地、工业用地要进行合理配置,增加就业岗位,缓解人地矛盾。(2)控制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无序扩张,注重老城区的再开发。从城市内部挖掘土地利用潜力,达到增加建设用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目标。(3)扩大城镇绿地面积,提高城镇绿地覆盖率。从城市土地集约度与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来看,城镇绿化覆盖率与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相关性最为密切,提高城镇绿化率可以加快集约度的增长。

参考文献:

[1]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第6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刘黎明.土地资源学(第5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0.

[3]郑拥军,孙鹏举.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 2010, 49(06): 1344-1348.

[4]李南洁,姜树辉.村镇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南方农业, 2008(03): 69-71.

[5]刘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标准科学, 2009(09): 38-40.

[6]裴科亮,刘学录.庄浪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分析[J].草原与草坪, 2012, 32(06): 56-58.

[7]杨杰兴,张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评价指标研究[J].科技视界, 2015(13): 284.

猜你喜欢

土地集约利用熵权法综合评价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探究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