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企业预算管理与控制问题探究

2020-02-28仲玲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5期
关键词:财务监督方案

◎仲玲

新常态下现代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控水平,做到资金的合理配置,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本文首先从防控经营风险、作出科学决策等方面,概述了预算管理的价值;随后针对当前企业预算管理中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别从科学编制预算方案、监督预算顺利落实、通过反馈优化预算管理这三个方面,总结了基于预算管理提升企业控制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企业预算管理的价值分析

1.有助于防控财务风险。

预算管理以市场为导向,是连接市场与企业的纽带和桥梁。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以保证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新常态以来,企业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投资业务,均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如何规避财务风险就成为新时期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重点问题。预算管理是以企业的实际运营为基础,在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下,将成本花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严重超出成本,保障了企业资金安全,规避了财务风险。

2.有助于做出科学决策。

预算管理是在科学经营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与规划,使生产经营活动按照预定的计划与规划进行流转和运动,以实现企业理财目标的有效管理机制。正式由于预算管理的存在,可以更加直观的反映出企业当前的经营管控水平,以及资金支配情况。从企业的高层领导角度来看,能够基于这些信息,作出更加科学的战略决策,从而指导企业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和经营发展。

二、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方案的编制不够科学。

能否提供一套内容完善、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对预算管理水平有直接影响。现阶段很多企业虽然实行了预算管理,但是大多存在“经验主义”,对预算方案的编制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在没有进行调查的情况下,财务人员对各个部门往年预算指标的完成情况、本年度的工作开展计划等缺乏全面的了解,也就无法提供一套具有参考价值的预算方案以及明确的预算指标。在后期的业务开展中,没有预算指标作为参照,有较高的概率出现预算超支,除了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外,还有可能造成资金漏洞、引发财务风险。

2.预算方案的执行不够彻底。

在企业内部,负责编制预算的是财务部门,而负责执行预算的是各个业务部门。由于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交流机制不完善,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预算执行不够彻底,预算管理的实效性无法体现出来。导致预算执行不到位的因素有多种,除了监督机制的缺失外,对预算管理缺乏客观认识,或是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等等,也都是影响预算落实的常见原因。因此,企业不仅要投入时间、人力做好前期的预算编制,更要严格的将预算指标与方案落实下去,否则也会削弱财务控制的力度。

3.缺乏反馈与调节机制。

预算管理是一个包含若干环节的体系化工作,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预算方案编制与执行外,还应当包括预算的监督和反馈。其作用是收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进而分析预算管理存在的不足、取得的经验,据此调整和优化预算管理。完成整个闭环流程后,才可以使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呈现出阶梯上升的发展趋势。而现阶段很多企业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没有必要的反馈机制和调节机制。这种情况下,预算管理水平不能根据企业的发展而不断的提升,其价值被弱化。

三、基于预算管理提升企业控制水平的策略

1.开展调研,科学编制预算方案。

企业在现有的财务部门内,抽调专人组建“预算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预算编制、监督执行、反馈优化等一系列具体事项。同时,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各个部门的业务计划,并根据业务开展需要编制预算方案,明确预算范围。获取各部门往年预算的完成情况,如果经常出现超预算情况,应当在了解原因以后,重点调整该部门的预算方案。初步形成的预算方案,除了委员会内部讨论和完善外,还要提交给财务部门主管以及企业主要领导进行审核,批复后再下发到各个部门作为资金支出的参考依据。需要注意的是,预算方案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预算执行情况,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改进,才能始终保持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2.强化监督,确保预算得以落实。

如上文所述,好的预算方案也必须贯彻执行下去,才能发挥预期的价值,真正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营效益,发挥防控财务风险和规避资金漏洞的作用。除了要求各个业务部门的主管人员强化预算管理意识外,预算管理委员会也应当安排专人实行全过程的动态监督,这也是保证预算方案得以贯彻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年来,现代企业大多引进了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管理信息化,为预算执行的监管提供了诸多的便利。相关人员只需要动态收集各个部门的资金支出信息,然后对比预算范围,就能够掌握预算执行情况。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引进专门的预算管理平台,针对某个项目设定预算阈值。如果平台监测到项目的实际支出超过了最大阈值,则自动进行报警,提醒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发现成本超支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企业资金流失。

3.重视反馈,不断优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的考核奖惩制度应是一种责、权、利相统一,分级负责的管理方式。通过建立严密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强化对各部门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监督、控制、管理和考评。在激励机制的设置上,应该将考核的目标定位在对费用以及成本的控制上,要细致分解各项指标,科学确定财务预算管理的责任单元。在监督预算执行的过程中,注意收集相关信息,接收各部门的反馈意见。对于预算执行情况较好的,要注意总结成功经验;对于出现了成本超支的,也要分析问题原因。在反馈的过程中,创新预算管理的模式与方法,并通过不断的调整逐渐形成新的、更加完善和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继续执行,实现的良性循环。

四、结语

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企业的经营效益、稳定发展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新常态下企业的预算管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预算管理流程不畅,实效性不强。企业方面应优化组织结构,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重点从预算方案的科学编制、监督执行、反馈调节等环节,采取严格管控,确保价值的发挥与功能的体现,在维护企业利润的基础上,防控风险的发生,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财务监督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水利财务
夯实监督之基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