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省内外招生情况与示范校建设的相互作用

2020-02-28刘兴海杜旭阳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5期
关键词:示范校生源院校

◎刘兴海 杜旭阳

近些年高职院校在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也得到了国家政策和物质上的大力扶植与支持,在经历了课程改革、理实一体化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改革后,高职院校已具备了面向全国生源进行教育教学的新实力。同时,高质量示范校建设的要求也为高职院校提供了全新的挑战和全新的发展机遇。根据对近年相关高职院校生源数据的分析,紧密结合部分地区高职院校教学实际情况,本文重点对高职院校省内外招生情况与示范校建设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探究,明确了高职院校在省内外生源招生与示范校建设相互作用下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趋势,为能够更好地支持国家对具有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前言:伴随着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和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开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长足发展,党和国家更是推出多项重要举措鼓励具有专业技能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对于高职院校而言,目前面临的最主要任务是我们应如何在紧密结合有利政策基础上扩大省内外招生力度,如何根据不断变化的招生新环境,更好的开展独具特色的专业型示范校建设。

一、现阶段高职院校生源情况现状

1.简述高职院校现阶段省内外招生信息。

逐步抬升的高等职业教育入学门槛,对省内外生源的比例产生了较大影响。从近年的招生录取结果不难发现,当前的高职院校总体上能够完成每年的招生计划,且每年还能够完成追加的招生指标。但从实际录取人数来看,不同高职院校最终录取计划完成率却差异较大,粗略统计其差额能够达到50%到120%不等。这可能就是由于省外招生数量在不同高职院校之间的差异所致。通过对近些年相关文献的检索与分析,高职院校省内外招生数量变化与示范校建设的质量好坏存在有较为密切的联系。首先,我国高职院校总体数量没有显著变化,但出现“零投档”的院校较以往减少了约41所,其中投档数量小于10%的院校比率也有所低,基本为小概率事件。特别是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相比,公办学校的招生率明显高于民办院校。而就在公办院校之间,已经具备有示范性学校或实验优质学校称号的高职院校其招生率更明显优于其他所有同等类型院校。由此可以得出,具有同等条件的高职院校之间生源数量和生源质量相差不大,环境地理因素影响也在逐渐降低,比起传统观念更对的对高职院校硬件条件的侧重,学生更愿意选择示范校建设成果显著的高职院校作为高层次教育的首选,也体现出其更加重视院校其自身的教育实力和社会知名度。与此同时,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扶植,截止到2014年,全国共有职业技术学院1186所,其培养出来的具有专业技能素养的学生正不断成为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示范校建筑等教育教学软件实力成为继教育教学硬件投资之后,高职院校首要注意和重视改进的教育实际问题,示范校建设等软件实力的提升,也为高职院校扩大招生规模提供了可能性的基础保障。

2.高职院校招生特征分析。

高职院校招生数量的多少要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力。这就要求明确高职院校省内外招生与示范校建设的相互作用到底是一种什么的关系?高职院校省内外招生与示范校建设的积极促进作用如何得以实现?这里我们将引入适度原则,这就要求学校关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与高等教育需求的平衡协调,学生应该与学校的定位相匹配,教学程度应该与学生能力相适合。到目前为止,国家确定的高职院校招生形式有高考招生、单独招生、免试招生等,在部分地区,高职院校招生的入学比例已经达到80%,也就是假设有20名学生入学该高职院校,其中确定进入的生源可能达到16名,特别是部分热门专业甚至能够达到95%以上的入学率。分析当前数据也可以发现,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学校对生源招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首先,沿海发达城市招生机会更多,对于校址在沿海地区的高职院校而言,内陆三四线城市的生源中将近有80%左右都会选择此类院校。其次,就现实入学情况看,除了学校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因素外,学校知名度也成为了考生择校的又一重要参考因素。所以,在具有了相同优势条件下的各高职院校如何维持较高的招生数量,成为共性问题。而选择参与示范校建设等途径,努力提升高职院校社会影响,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开展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源数量的变化。当前,各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已经形成了自发组织、自供经费的深入互动型招生模式,在固定招生流程基础上增加专业招生人员或聘用专业招生公司,提升招生的专业性,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合的招生组织体系。从纵向层面上看,高职院校多以院系领导为核心,构建以老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招生小组。制定奖惩制度,明确招生目标,坚持责任到家,任务到人。从横向层面上看,将招生工作立体化,招生不只是招生部门的工作,而是全高职院校的共同工作。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共同承担,把招生宣传工作分散到全年的每一天,努力做到招生无时无刻不在,无处无地不在。尽管如此,在部分改革研究方面仍存在欠缺与不足,高职院校缺乏对全国高职招生普遍特征整体分析,没有较好的从宏观层面提出完善措施,仅仅局限于单方面或固定地区的招生模式,仍没有形成较强的生源辐射力,极大制约了高职院校省内外学生数量的扩大招生和与之相关的示范校建设等软实力的建设。

3.高职院校省内外招生情况对示范校建设的作用。

近年来,基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际,明确高职院校省内外招生与示范校建设的相互作用机制,成为了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点。因此,我们要积极正确面对招生人数的增长,实现从单纯注重人数的增长到注重具有专业特色教学水平的示范校建设的重大转变。人们常说,生源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没有了学生,任何一所学校都没有存在的意义。当前高职院校迎来了国家发展对人才需要的新机遇,高考等招生模式的生源分配比例不断倾斜于高职院校,各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完成既定招生数量的同时,扩大自身的招生办学能力。但学生数量有了却没有教学质量作为保证,不能按需的向社会提供急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无法较好地在社会中寻找到安生立命的工作岗位,极大地制约了传统高职院校的办学发展。所以,示范校建设成为了高职院校办学发展新时代的“新风尚”。通过走访和考察不同地区各类型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多数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推进相关专业或学院整体的示范校建设项目,对于部分高职院校更是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对部分教育质量不佳的分院系或专业予以合并或裁撤,通过最优化教育资源的分配,实现招生数量的稳定和示范校建设的高效结合,实现了自身办学水平的快速提升。我们还对部分院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一些成绩在二本上线考生并不局限于学历层次,而是青睐于更有专业前景和专业优势的高职院校。因此,加大示范校建设更将有助于高职院校长期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

二、关于高职院校示范校建设情况与影响分析

1.高职院校示范校建设要求。

当前,明确了高职院校省内外生源招生数量维持在较好的招生数量前提下,我们应积极探索和尝试进行全面的示范校建设,完成多项目、多专业的具有内涵建设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期达到高职院校示范校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纪要坚持自我专业特色,做到专业建设又专又精,又要努力大胆的进入新的、更高一级的教学发展阶段。其中,高质量生源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也能为院校自身的发展提供异质化、精品化的可能,并借此实现错位发展,提高在专业建设上的预见性和长远眼光,顺应国家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示范校建设中的高职院校要坚持打造精品专业,充分结合地区和产业特色,办社会需要、大众认可、未来发展空间大的专业,杜绝走个性化、特色化、同质化发展道路。同时,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已经能够较为全面的进行全局整体性思维模式。按照国家对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建设的指导意见,各高职院校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涉及专业课程内容和师资队伍进行专业性培养训练,为高职院校扩大招生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要避免全面带动或以点带面的思路,突破局部思维和整体思维定势,注重现实问题的收集分析处理,针对现有社会问题和社会对人才需要特点进行评估,第一时间调整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实现建设成为有水平有内涵的高等职业学校。

2.高职院校示范校建设对省内外生源扩张的作用。

在示范性院校评定、评选过程中,学校的历史、地位、综合实力、社会认可度等都是重要的参考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对生源质量的多少、好坏产生较大影响。从现有的数据调查结果来看,提升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将直接有助于示范校建设顺利完成和学校长远发展。据了解,大多数被评选为国家示范院校的高职院校,招生生源数量一般都会高于其他普通院校和非示范校建设院校。因此,非示范建设院校更应该以提高招生质量为首要任务,积极对接国家和地方招生生源规划和满足社会对不同专业技能型人才结构的培养需求。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不能再将办学以招收学生获得投资回报为目的,或收取学费作为敛财手段,预防将考学招生行为当作商业行为,损坏学校形象。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要努力以高质量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作为招生标杆来吸引学生,在此空间上开展多方联合、协同发展的开放式发展模式。自觉引进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有利教育课程体系。面对国家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以学校为中心,以示范性课程教学为纽带,以师生关系为基础组建多位一体的共性教育发展机制。实现高职院校示范校建设教育品牌化,以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招生就业工作的提升,同时兼顾国家政策调整与变化,实现全域教育教学新模式,将优势教育资源提供给来自不同省份的不同类型的生源,特别是对来自我国西南等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在学生之间形成口碑,促成高职院校示范校建设与省内外生源扩大招生的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

3.高职院校招生情况与示范校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

紧密结合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科学执教。首先,示范校建设中,各学科专业建设要去除同质化,增强外省生源吸引力。大力在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方案上实现创新,增强高职院校生源在市场配置中的综合竞争力。其次,进一步推进示范性课程改革,全面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当前社会急需和紧缺型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强相关的示范性课程改革和提升,将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次,扩大外内省生源数量,将有力服务于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全面实施。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指出:“要多方面采取措施,创造拴心留人的条件,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人才成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各高职院校就责无旁贷的成为了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孵化基地。同时,我们也要加大政策扶植力度“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与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更加关注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大幅提高薪酬待遇、打造特色人才平台、创新人才引进模式等手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寻找和发现新时代下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结合点,实现国家、人才双发展。最后,高职院校要严格遵循生源市场在生源配置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虽然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正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实际学校工作中,还有招生难、教育教学水平和内容很难与社会实际生产相接轨等诸多压力。各高等职业院校除需要和不同层次的本科类院校争夺生源,还需面临同类型的院校的竞争,其中还包括众多民办类学历甚至非学校教育机构的挑战。所以,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在示范校建设中打造的专业特点,发挥省内外生源招生中的主观能动性,突破了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束缚,从国家按照标准完成指标任务向加强学院示范性建设吸引生源主动择校的根本性转变,使学生主体的生源市场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为省内外生源提供最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生源市场在生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三、结语

高职院校省内外共同招生模式是新时代不可扭转的趋势,而高职院校的示范校建设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发展建设要求,我们需要尽量适应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促进发展。示范校建设与省内外生源数量变化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道路上无法回避的现实和发展方向,我们要牢牢把握二者的相互关系,不能单靠国家政策单纯实现招生数量的扩大,更不能只看到高职院校示范校建设对生源质量提升和人数增长的促进作用。通过本文,我们要用辩证统一的眼观看待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道路,做最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使我国的高职院校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可能。

猜你喜欢

示范校生源院校
红领巾示范校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智慧校园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茚旺高中“五措并举” 建成省级党建示范校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