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专业胜任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2-28焦睿姝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5期
关键词:胜任会计工作会计专业

◎焦睿姝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智移云”等新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财务共享、财务机器人等新兴产物已经开始对会计行业产生变革。在此背景下,为了我国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增强高职会计学生的综合竞争实力,以专业胜任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模式定位不明、效果有限、与实务脱节的难题,本文从培养模式定位、“1+X”职业技能证书培养、管理会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进行研究。

近年来经济管理类工作岗位不断饱和,会计岗位流动性差,基础会计工作岗位没有实际数量缺口,引起会计就业困难等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从而导致高职会计生源数量减少,这成为高职院校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要培养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符合企业所需的高技术高技能财会类人才,这些都要求提高高职会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加强高职会计学生的专业胜任能力,变革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目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一)培养模式定位不明

作为不同的教育类型,高职会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地要同普通学科教育相区别,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需要做到什么。但现行的高职会计培养模式大多参照普通教育模式,理论学习课程和课时占比较大,会计实操课程课时缺乏,无法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的要求,顺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模式效果有限

据调查,目前高职会计培养出的毕业生普遍很难快速进入会计工作岗位角色,这也是众多企业宁愿提高工资薪酬聘用有经验的财会人员,也不愿意招聘刚毕业的高职会计学生的原因,所以高职会计毕业生在专业胜任方面的能力亟待加强。另外,从高职会计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学习期望角度来看,大一学生的公共基础课课时多、学期期望最强,随着课程推进和学习深入,因为以前没有过多接触过会计方面的学习,大二、大三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压力迅速增大,而且毕业后就业压力大,学习期望逐渐减弱。这就迫切要求高职会计改革培养模式要以专业胜任能力为导向,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三)学生培养模式与财务工作发展相脱节

随着RP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财务共享、财务机器人等前沿财会工作平台已经在很多企业中被频繁应用,“将财务人员从简单重复的低附加值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得财务人员能够转型从事更具创造性、更有价值的工作”。针对这些方面,目前高职会计的培养模式还没有系统地进行改革和创新,还没有系统地搭建符合目前财务工作发展方向的培养模式。

二、以专业胜任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一)明确高职会计培养模式的定位

高职会计人才“主要应培养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即可”。按照课程标准对接岗位标准的要求,高职会计的培养模式定位应着重关注出纳、助理会计、税务报送等中小企业基础性财会类岗位的工作要求。

在会计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高职会计培养模式应强调培养学生面向中小企业的专业胜任能力,增加实训课程和课时量,加强实训考核,使毕业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尽快上手,能够做得了账、报得了税。这就要求高职会计明确培养模式定位,为中小企业输送专业能力强的学生,而且企业也应当根据自身业务需求,按照不同的会计工作内容招聘人才,高职会计学生完全可以承担起企业的基础性会计工作。

(二)发展1+X职业技能证书培养模式

随着1+X证书试点工作的开展,“智能财税”“财务数字化应用”等会计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财会类高职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职业技能。这些就是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会计工作不断变革的体现,按照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课程标准和实训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基本掌握目前主流的基础会计岗位、税务管理岗位的实际工作操作和平台软件应用。高职会计院校应加大力度紧跟1+X证书试点工作,按照要求及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推广和应用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中。

(三)注重管理会计方面的能力培养

高职会计的培养模式还要关注培养学生在管理会计方面的专业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会计工作,培养学生的不可替代性、创新性,增加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高职会计学生在掌握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培养管理会计能力,培养战略性思维,使学生具备会计核算能力、会计数据分析能力、战略性决策能力、公司经营管理能力等等。

(四)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了自身的岗位胜任能力,“如果一个人只懂会计,他实际上不懂会计,在如今的信息社会,由于会计工作是实践知识的应用,必须具备开阔的专业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保证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高职会计培养模式还需要考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心理素质、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能力、优秀企业文化学习等方面。这就要求高职会计培养模式要加强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认知的阶段,应增加经济社会中实际发生的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体现育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创新创业方面,高职会计学生毕业后想要自主创业的学生不在少数,高职会计院校可以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管理者授课,或通过举办讲座、举行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双创能力;在心理素质方面,由于家庭环境因素、父母教育层次、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高职会计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以后,很多学生出现不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心理压力大等问题,高职会计院校应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做好心理辅导;在企业文化方面,在培养模式中考虑将著名企业的公司文化、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灌输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通过案例学习、言传身教等形式,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深植入学生的内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专业胜任能力培养,也有助于立德树人的德育教育。

猜你喜欢

胜任会计工作会计专业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会计工作在网购浪潮下迎来的挑战与策略调整方案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第四部分 地方会计工作